第75章
“普罗米修斯”号内部的“黎明”并非由阳光唤醒,而是由环境照明系统模拟出的丶从幽蓝深海逐渐过渡到柔和晨光的色彩变幻,伴随着一种类似鸟类鸣叫与溪流潺潺的丶经过精密计算的合成音效,旨在“自然”地引导居民从休眠中苏醒。姜临月在系统切换的第一时间便睁开了眼睛,瞳孔在微光中迅速适应,没有丝毫刚从睡梦中醒来的迷茫。她平躺在床,维持着均匀的呼吸,耳中微型接收器却已处于最高警戒状态,捕捉着舱室外逐渐增多的丶属于白日的细微动静——远处隐约的交谈声丶设备啓动的嗡鸣丶以及空气循环系统提升档位的低啸。
她的大脑如同经过一夜冷萃的精密仪器,冷静地复盘着昨夜冒险获取的信息碎片,同时将感官的触角延伸出去,评估着今日船上的整体氛围。一切看似与往常无异,但一种无形的丶仿佛暴风雨前夕低气压般的紧绷感,已然弥漫在空气里。是她的行动留下了未被察觉的痕迹?还是“织梦者”或其掌控者预感到了什麽?抑或……这只是大规模行动前,这艘船上固有的某种节奏?
就在这时,她隐藏在臼齿内部的丶与外部支援单位保持单向静默联系的微型震动器,传来了一组极其短暂丶却意义明确的密码序列。不是常规的状态确认,而是最高级别的行动指令——【翠鸟已就位,风暴眼锁定。按计划引航,确保自身安全。重复,确保自身安全。】
季梧秋的代号是“翠鸟”。她就在附近!收网的时刻到了!
姜临月的心脏在胸腔里沉稳而有力地搏动了一下,没有丝毫慌乱,只有一种尘埃落定般的冷静和骤然提升的专注度。她缓缓坐起身,动作与平日无异,开始进行晨间的例行准备——整理床铺,用冷水拍打脸颊,换上那套灰色的便服。每一个动作都刻意保持着惯常的节奏和幅度,仿佛只是一个普通研究日的开始。
然而,在她平静的外表下,一场无声的风暴正在酝酿。她需要执行计划中的关键部分——“引航”。这意味着她必须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引导外围的突击力量精准定位“普罗米修斯”号的核心区域,尤其是“源点圣所”和“织梦者”可能所在的位置,同时最大限度地扰乱船上的防御系统和内部通讯,为突击创造时机。
早餐是在“沉思回廊”的公共区域进行的。姜临月像往常一样,选择了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面前摆放着合成营养餐食。她看似专注于进食,眼角的馀光却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扫视着周围的环境和人员。“策展人”没有出现,“频率师”和“收藏家”在另一张桌子旁低声交谈,神色间似乎比平时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结构师”则独自坐在远处,面前摊开着电子平板,手指快速滑动,像是在进行某种紧急的系统维护或检查。
机会就在此刻。系统维护往往伴随着临时性的权限调整和防御重定向,这会是她激活预设“後门”和释放干扰的最佳时机。
她不动声色地将手伸向装有营养液的杯子,指尖看似无意地丶用特定力度和频率,在杯壁的某个位置轻轻敲击了三下。这是一个信号,激活了她昨夜安装在那个隐蔽数据中继器内的“嗅探器”的隐藏功能——它不仅会开始将窃取到的数据通过一个极难追踪的丶利用船体金属结构作为波导的物理方式向外发送定位信标,还会尝试向船上的内部网络注入一段经过精心设计的丶具有逻辑炸弹特性的错误代码。这段代码不会立刻发作,而是会像病毒一样潜伏,在接收到特定外部指令或检测到大规模网络攻击时瞬间爆发,造成关键系统(如门禁丶内部通讯丶部分武器平台)的短暂瘫痪和逻辑混乱。
做完这个微不可察的动作,她端起杯子,如同无事发生般喝了一口。味同嚼蜡的营养液滑过喉咙,她的目光平静地掠过“结构师”的方向,看到他似乎接收到了某个系统警报,眉头微蹙,但并未表现出过度的惊慌,只是加快了操作速度。
很好,第一阶段已经啓动。干扰的种子已经播下,定位的信标正在发出。
接下来,她需要为突击队指明最终的目标——“源点圣所”和“织梦者”。
她站起身,像往常一样,将餐盘放入回收口,然後看似随意地向着“创想工坊”的方向走去。这是她日常的行为模式,不会引起怀疑。但今天,她的路线略有不同。她没有直接前往她通常活动的实验室,而是绕了一段路,经过了几条平时较少涉足的通道,这些通道最终都指向那个戒备森严的“源点圣所”入口。
在路过一个看起来像是环境控制节点的设备柜时,她极其自然地停下脚步,仿佛是被柜门上闪烁的一个无关紧要的状态指示灯所吸引。她俯下身,假装系鞋带(尽管她的鞋子并不需要),手指却以肉眼难辨的速度,将一枚仅有米粒大小丶带有强磁性吸附功能的微型定位信标,贴在了设备柜内侧一个隐蔽的金属凹槽里。这个信标激活後,会持续发射一种特殊的丶能够穿透多重屏蔽层的低频脉冲信号,为突击队提供最精确的最终目标指引。
起身,继续前行。动作流畅自然,没有丝毫停顿。
她能感觉到,船上的气氛似乎变得更加微妙了。一些原本在通道中悠闲行走的研究员,脚步变得匆忙起来;远处隐约传来了某种低频的丶像是能量系统加速运转的嗡鸣声;连空气中那股非自然的清香,似乎也带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丶类似电路过载後的焦糊味。
是“织梦者”察觉到了什麽?还是她释放的干扰代码开始悄然生效?
她不能确定,但必须按照原计划进行。
她来到了“创想工坊”中她拥有权限的丶靠近“源点圣所”的一间实验室。关上门,隔绝了外界的视线。她没有去操作任何设备,而是快速走到房间角落的一个通风口旁。这个通风口连接着船上复杂的环境控制系统,也是她事先选定的丶最後一个信息传递点。
她取下一直藏在发髻里的一根看似普通的金属发簪,拧开尾端,里面是一个微型的丶存储着她昨夜收集到的所有关键数据摘要和情报分析结论的固态芯片。她将芯片小心地放入通风口格栅後面一个特制的丶非磁性的丶带有延时弹出机制的小型容器内。这个容器会在预设的时间(行动开始後一小时),或者检测到特定的外部震动频率(代表突击队成功登船)时,自动弹射到通风管道中一个易于发现的位置。这是双重保险,确保即使她无法亲自传递信息,核心证据也能被找到。
做完这一切,她将发簪重新戴好,整理了一下衣着和表情,让自己恢复成那个冷静丶专注的研究员模样。
现在,她能做的主动部分已经全部完成。干扰已布下,信标已激活,证据已隐藏。剩下的,就是等待风暴降临,并在这艘即将陷入混乱的钢铁孤岛上,确保自己的生存,直到与“翠鸟”汇合。
她走到实验室的观察窗前(虽然窗外只是模拟的深海景象),目光似乎落在那些游动的虚拟发光水母上,实则全身的感官都提升到了极致,捕捉着船体内部每一点细微的变化。
等待着,那决定命运的时刻到来。
等待着,季梧秋带领的利刃,刺破这深海的寂静与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