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随后的日子里,十里八乡的村民们注意到,出门给牲畜看病的兽医常商河身边多了一个年轻的助手。
从俩人有几分相似的轮廓上,就能够看出来,这是爷俩。
时间一长,大家伙就琢磨出来了,常商河这是要把家传的本事传给儿子了。
随着常顺利开始小有名气,常商河夫妻俩也就不再胡思乱想,技多不压身,何况本就是家传的本事,怎么说都要比教给一个外人让人心安。
族老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隔三差五都要去常顺利家小坐一会儿,跟族侄常一恒,也就是常顺利的爷爷,一人一张躺椅,在树荫下喝着茶,聊着先祖,聊着人烟日渐稀少的山村。
广禅侯常顺老祖的衣钵不至于在他们有生之年断绝,两位老人大感欣慰,觉得自己又能行了,还可以多活几年。
常顺利发现了自己的另外一个潜质,如果有参演影视剧的机会,他很想去试试。
因为爷俩每天早出晚归,每天不是去给那家的老牛接生,就是给那家的母猪催奶,忙得不亦乐乎,有时候自己都觉得有点棘手的病症,旁边拧着眉头做深思状的儿子就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常爸一琢磨,好像是这么一回事,上手一治疗,还真把牲畜给治好了。
如此反复好多次,再遇到悬而未决的疑难杂症,常爸就习惯性抬头看儿子,每次都能得到解决之道。
常顺利精湛的演技加身,朝夕相处的常爸楞是没有看出来儿子其实“天赋异禀”,一直都在藏拙。
几天以后,常顺利用自己稍显“笨拙”但无往不利的医术征服了半信半疑的乡亲们,开始小有名气。
在一个晨雾逐渐远离山村的早上,村民们惊讶地看到,已经有好几年都没有出诊过的常爷爷,今天破天荒出门来给大刘家的母牛看病。
常爸、常顺利站在左右,看得很认真,生怕错过某一个步骤。
村里人纷纷感慨开大刘的玩笑,说他的脸真大,竟然能够请得动兽医天团来给自家车牲畜看病。
老实憨厚的大刘跟憨憨的婆娘笑的像两个二百斤的胖子,一个劲搓手不说话。
常爷爷在亲眼看过孙子的手艺之后,笑得见牙不见眼,放出话来,假以时日,自己大孙的本事肯定会朝过他那个只会因循守旧不懂变通的老子。
见时机成熟,常顺利便提出,要去县上找相关部门,看能不能办一个“执业兽医资格证书”。
干了一辈子兽医的常爷爷、常爸爷俩还是第一次知道,当个泥腿子兽医,竟然也要持证上岗。
他们虽然不懂这其中的弯弯曲曲,不过既然常顺利提出来了,那肯定就有自己的道理。
族老听到后,也点头称是,认为常顺利到底是上过大学又在大医院当医生,想的远看得远。
为此特意打电话,让在城里当官的一个远房亲戚出面协调看看,能不能让常顺利拿上那个什么“职业兽医资格证书”。
常氏一族德高望重的族老亲自当说客,又对常商河父子二人这多多年干兽医的事情知之甚多详,那位在县里办担任副主任的远房亲戚亲自领着常顺利去了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