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朝廷命官们和百姓知道水患后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兴许能避免掉不必要的伤亡。”
燕时序神色认真起来。
一个国家的强盛在于方方面面,但人口一定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每一次灾害死的百姓都是朝廷的损失。
如果能有一个方法能减少人口损失,燕时序很愿意做。
秦笙笙道:“可以为此编写出一本书,书籍下放,有地方官员勒令说书人说书,给百姓科普。”
这个世界也存在一些关于自然灾害的典籍。
但大多是讲灾害后如何治理,而不是如何防患。
“比如地龙翻身,死去的百姓基本上都是被倒塌的房屋压死的,如果在地龙翻身前,或者途中,跑到空旷地带,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会避免伤亡?”
燕时序眸子亮了亮。
“我记得当时我们在衮县巡视时,看见很多倒塌的房屋,夹角处或者小房间保存得较为完好,在地龙翻身时,是否可以先躲到屋内的夹角处或者小房间,后面再等待救援?”
燕时序道:“秦笙,你拿掉了遮住孤眼睛的叶子。”
他想不到这个,因为他自小学习的都是如何治理。
灾害生后,要如何将银子用到该用的地方,如何安抚百姓的情绪,如何解决这件事情。
从来没有想到过预防。
秦笙笙道:“臣也是灵光一闪,想到这点。”
“不光是地龙翻身,这水患一定也有防患的办法,等到了云州,臣实地调查一番,再问问百姓跟同僚们,看能不能找出方法。”
“好,这件事你放心去办,办成了大功一件,”燕时序开口,“时疫有孤在,孤会解决。”
燕时序再次为秦笙感到惊叹,不光是聪明才智,更是她的这份心。
秦笙是真的将百姓放在心里。
他跟秦笙不光是上下级的关系,更是知己,是灵魂的共鸣。
燕时序将笔墨纸砚取出放到马车里的小桌上,亲自为她磨墨。
秦笙笙想着地震的防御以及自救方法,佯装回忆的写写画画再改一改。
时不时跟燕时序讨论几句。
燕时序接着磨墨跟她靠得极近,近到能看见她脸上的绒毛。
秦笙容貌一向出众,此时离得这样近,也看不到丝毫的瑕疵。
燕时序想起先前看过的一卷书。
讲的是一位女子女扮男装进书院念书,却喜欢上了一位同窗。
燕时序还记得书中的大意。
女子女扮男装总会出现一些破绽,诸如耳垂的耳洞。
燕时序目光落到秦笙光洁的耳垂上。
-[英台不是女儿身,为何耳上有环痕?]
-[耳环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云?村中酬神多庙会,年年扮作观音像。]
……
-[梁兄啊梁兄,做文章要专心,你前程不想想钗裙]
燕时序收回视线,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在期待着什么。
他这副样子,又与书中的主人翁何异?
他爱的是秦笙,无论秦笙是男是女。
他不喜欢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太过悲情。
他跟书中的主人翁不同,他要走向最高的位置,将天下的权势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