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新词看着她强装的笑脸和眼底那点藏不住的委屈,心里某个地方像是被突然戳了一下。
她没接“玩”的话茬,而是合上书,从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木盒子。
“想看看这个吗?”
“是什么呀?”温大宝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
“一些古代东西的模型。”沈新词打开盒子,里面是几枚仿制的不同样式的青铜钱币和几块做旧的陶片,“用它们可以知道很久以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
她拿起一枚刀币形状的,“比如这个,叫刀币,是很久以前的人用的钱。”
温大宝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那枚冰凉的“刀币”,又抬头看看沈新词平静讲解的脸,眼里的好奇慢慢多过了之前的沮丧。
这成了她们之间一个有点奇妙的开始。
温大宝成了沈新词在温家的小尾巴。
沈新词看书时,她就安静地蜷在旁边,有时忍不住指着书上的字问:“姐姐,这个字长得像个架子,念什么呀?”
她指的是“鼎”字。
沈新词会放下笔,耐心解释:“这个念‘鼎’,是古代煮食物用的大锅,很重。”她还会从盒子里找出仿制的青铜鼎图片给她看。“喏,大概这样。”
“哦!好大的锅!”温大宝看看图片,再看看字,小脑袋点着。
一个懵懂好奇地问,一个平静耐心地答。
温大宝平时还是闹腾,但唯独在沈新词身边会安静下来。
她喜欢听姐姐讲那些遥远的故事,听着听着,有时就会枕在沈新词的膝盖上睡着了。
沈新词也渐渐发现,自己并不讨厌身边有这个小家伙的陪伴,甚至在那小小的重量靠过来时,心里会有一丝奇异的平静。
五年时间过得很快。
沈新词长成了清瘦的少女,温大宝也抽条了,脸上褪去了婴儿肥,对沈新词讲的那些历史故事和“老物件”模型,眼神里多了些真正的兴趣。
那天,沈新词像往常一样带着书和几片新找的陶片标本去温家。
她摁了门铃,等了等,又摁了一次。
里面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回应。
隔壁的门开了,一位老奶奶探头出来:“小姑娘,找人啊?他们搬走啦,全家出国了,走得挺急的,没跟你说吗?”
沈新词愣了一下。
“啪嗒。”
手里那本厚重的《资治通鉴》掉在地上,书页被风吹得哗啦作响。
她站在原地,脸上惯常的平静像是凝固了一瞬,随即又恢复如常,看不出什么情绪。
她弯下腰,把书捡起来,仔细地拍掉封面沾上的灰,动作很慢,很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