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标注解释:Δp为压强差,p为灵气密度,v为流,f为摩擦系数,ld为经脉长径比,q为流量,a为截面积,η为转化效率。
他又调出此前记录的“初源灵液”数据,对比现,该药剂提升筋脉活性的机理,正是通过降低局部粘滞系数μ,从而提升灵气流v,间接提高q值。这与医学中改善微循环的原理完全一致。
继续翻阅法典第二章:“炼体锻骨,淬皮洗髓,五行相生,气血充盈。”
青铜鼎再次启动解析——
肌肉纤维收缩模式对应力学中的应力-应变曲线;骨骼强化过程符合材料疲劳累积与修复再生模型;所谓“五行相生”,实为五脏代谢链的能量传递效率优化问题,可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进行熵变分析。
一段推导浮现:
ds≥δqt
若要实现“逆熵增”式的身体进化,则必须引入外部有序能量输入,并建立高效的散热与废物排出机制。传统“吐纳”之法,实为构建体内热平衡系统的关键手段。
陈玄笔尖一顿。
原来所谓的修行瓶颈,不过是系统内部能量失衡或传输阻塞所致。只要掌握各环节的量化参数,便可针对性优化——比如调整呼吸频率以匹配最佳换热效率,改变站桩姿势以优化重力负载分布,甚至设计专用药剂来调节组织导热系数。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正在做的,不只是解读一本功法。
他在重建整个修行体系的认知框架。
“理道”二字,第一次在他心中有了确切轮廓——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将其从经验主义的迷雾中剥离,还原为可测量、可计算、可验证的科学路径。
他停下笔,静坐良久。
窗外天色未明,室内灯火如豆。他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节奏稳定,像是在演算某个尚未完成的方程。
然后,他重新提笔,写下新的研究方向:
经脉网络拓扑结构测绘(拟采用染料示踪+高频脉冲探测)
灵气流体属性测定(密度p、粘度μ、比热容c_p)
基础炼体液配方优化(目标:提升组织导热率λ,降低能量损耗Δe)
最后一行,他写得极慢:
“修行非玄学,乃自然法则之应用。凡可观察者,皆可建模;凡可建模者,皆可改进。”
他放下符笔,右手伸向仪器包,取出一支新制的检测环,接入改良后的监测装置。导线接口处,青色光晕微微闪烁,与昨日焊点渗出的光芒频率一致。
他将检测环贴于左臂内侧,开启记录模式。
屏幕上,灵气波动曲线开始平稳上升。
喜欢科学证道:我在洪荒悟宇宙请大家收藏:dududu科学证道:我在洪荒悟宇宙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