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逍遥兵王又叫什么名字 > 第452章 麦浪接海山海同春(第1页)

第452章 麦浪接海山海同春(第1页)

极东岛的礁岩在潮水中泛着青黑色。阿禾站在码头,望着远处翻涌的浪花,手里攥着合流麦的种子,袋面的十八色条纹在海风中微微颤动。播种队的孩子们背着行囊,脚边的灵舟已装满了麦种和伴灵草籽,船帆上绣着的麦桥图案,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阿禾先生,真的要把合流麦种在礁盘上吗?”极东岛的少年望着退潮后裸露的礁石,上面布满锋利的棱角,“这里的海水又咸又冷,连最耐活的海苔都长不密。”

阿禾蹲下身,捡起块被海浪打磨光滑的礁石,指尖能感觉到细密的孔隙。“你看,”她指着孔隙里残留的海泥,“这里藏着土地的记忆,只是被海水盖住了。合流麦的根须能钻透岩石,就能在礁盘上扎根,我们要让它知道,大海边也能长出金色的麦浪。”

他们趁着退潮登上礁盘,礁石上的积水冰凉刺骨,孩子们却毫不在意,用特制的铁凿在礁石上凿出浅坑。阿凛将合流麦种与极东岛的礁麦粉混合,撒进坑里;阿雪则往坑里铺伴灵草的干叶,既能保水,又能中和海水的咸味;阿禾则在每个坑旁埋下块“聚灵贝”——这是用珍珠贝打磨的灵具,能吸收海雾中的灵气,滋养种子。

涨潮前,他们在礁盘边缘种下了“潮信麦”——这是用合流麦与海光麦杂交的新种,能根据潮汐的涨落调整生长节奏,潮来时收缩根须,潮退后疯狂生长。麦种刚埋下,退去的海水就漫了回来,将礁盘重新覆盖,只露出孩子们插在礁石上的灵竹标记,在浪涛中轻轻摇晃。

“它们会不会被海水冲走?”有孩子望着翻滚的浪花,声音里带着担忧。

阿禾指着灵竹标记旁的海面,那里的海水泛着淡淡的金光——是潮信麦的种子在海水中释放出的灵气,形成了层保护膜。“你听,”她取出麦语译器,贴近海面,里面传来微弱的“咕嘟”声,像小鱼在吐泡泡,“它们在说‘我能行’,海水是它们的摇篮,不是敌人。”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住在海边的渔村里,每天退潮后都去礁盘查看。第五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在礁盘上时,孩子们出了欢呼。浅坑里冒出了细小的绿芽,潮信麦的幼苗顶着晶莹的海水珠,叶片在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根须像银线般扎进礁石的孔隙。

“它们真的长出来了!”少年激动地跳进退潮后的水洼,溅起的水花打在幼苗上,水珠滚落,却没伤着娇嫩的叶片,“海光麦的花粉让叶片有了韧性,不怕海水拍打!”

随着幼苗生长,奇妙的事情生了。潮信麦的根须在礁石下交织,竟形成了张细密的“滤盐网”,将海水中的盐分挡在外面,只吸收水分和灵气。周围的海苔开始在麦根附近生长,连小鱼小虾都被吸引过来,在麦垄间穿梭,像在守护这片新生的绿地。

“是麦子在改善环境!”阿雪蹲在礁盘上,看着小鱼啄食麦叶上的寄生虫,“它们不仅自己能活,还在邀请大海里的朋友来做客。”

渔村的渔人也现了变化。自从礁盘上长出麦浪,近海的鱼群变得更多了,以前罕见的灵鱼也开始出现,渔网收网时,总能带上几穗被浪打落的潮信麦,麦香混着鱼腥,成了种特别的气息。

“老辈人说过,‘麦浪接海,鱼虾满舱’,”老渔人划着渔船,看着礁盘上的金色麦浪,眼里满是敬畏,“以前以为是传说,没想到真能见到。这麦子,是通着山海灵性的。”

麦收时节,礁盘上的潮信麦长得比人还高,麦穗在风中轻晃,落下的麦种随着潮水漂向更远的海域。阿禾带着孩子们乘灵舟跟随麦种的流向,现它们在远处的小岛、暗礁上都了芽,像串绿色的珍珠,将极东岛与周边海域连在了一起。

“它们在自己建‘海麦桥’!”阿凛指着海面上连成线的麦浪,兴奋地说,“从极东岛到大荒之脊的麦桥,再到这里的海麦桥,以后陆地上的麦子和海里的麦子能手拉手了!”

阿禾望着这片由麦浪连接的山海,忽然想起孩子们的梦想——那座从大荒之脊通到极东岛的麦桥,原来不是用藤茎搭建的,是用种子的力量,用根须的坚韧,一点点编织出来的。

离开极东岛时,他们在最大的礁盘上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麦浪接海,山海同春;万灵共生,无问陆沉。”碑旁的潮信麦正迎着海风生长,麦穗上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虹光,像给这片山海系上了条彩色的丝带。

回到万灵殿,水晶屏上的极东海域已亮起新的光点,与大荒之脊的灵脉遥相呼应,万灵网的光晕在海陆之间流转,像条连接天地的绸带。阿禾在《万灵志》上写下:“海可为田,浪可为壤;麦种所至,山海皆春。”

窗外的天地麦在风中轻响,仿佛在为这跨越山海的连接而歌唱。阿禾知道,故事还在继续,就像潮信麦的种子永远随着海浪漂流,就像合流麦的根须永远在土地下蔓延,他们会带着种子走向更辽阔的天地,让麦浪接起所有的山海,让春天洒满每个角落,直到陆地与海洋,都在同一片麦香里,共享这无尽的生机。

风穿过殿门,带来极东海域的咸湿气息与麦香,与万灵网的共鸣交织,像跨越山海的歌,唱着连接与共生,唱着所有生命对彼此的温柔拥抱,直到时间的尽头。

喜欢逍遥兵王的战斗请大家收藏:dududu逍遥兵王的战斗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