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逍遥兵王大结局 > 第453章 海麦织网潮声伴麦(第1页)

第453章 海麦织网潮声伴麦(第1页)

极东岛的潮信麦在秋汛中愈茁壮。阿禾站在灵舟的甲板上,望着近海的礁盘连成一片金色的海,麦浪在浪涛中起伏,像给蓝色的海面镶上了圈流动的金边。孩子们划着小渔船穿梭在麦垄间,手里的竹篮装满了新收的麦穗,笑声混着海浪声,在海面上荡开层层涟漪。

“阿禾先生,您看这潮信麦的籽粒!”极东岛的少年举着麦穗跑过来,籽粒饱满,外壳泛着淡淡的珠光,“用它磨的面粉做饼,蒸出来带着海水的清甜味,连不爱吃饭的娃娃都能多吃两个!”

阿禾接过麦穗,指尖捻开一粒,籽粒里的淀粉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它把大海的味道藏进了麦香里,”她笑着说,“就像极西的沙光麦带着风沙的韧劲,冰原的极光麦裹着雪的清冽,每种麦子都在替土地说话。”

少年忽然指着远处的海面,那里的麦浪间有群银鱼在跳跃,鱼鳞反射的光与麦芒的金光交织,像场无声的舞蹈。“译器说它们在感谢潮信麦,”他举着麦语译器,屏幕上的波纹轻快活泼,“麦根过滤的海水更干净了,小鱼的卵存活率高了一倍呢!”

阿禾望着那群银鱼,忽然想起老渔人说的“山海相哺”。潮信麦为鱼虾提供了栖息之地,鱼虾的排泄物又成了麦子的养料;麦浪挡住了部分风浪,让岸边的渔村更安全,渔村的人则用灵泉水浇灌麦子——这循环往复的共生,不就是灵脉最本真的样子吗?

为了让海麦的根须织成更密的网,他们开始往更远的海域播种。孩子们明了“麦种漂流瓶”——用极东岛的海竹制成瓶身,里面装满潮信麦种与伴灵草籽,瓶口塞着浸过灵泉水的棉絮,能让种子在海水中存活三个月。

“让洋流带它们去更远的地方,”阿凛往瓶里放了张小小的灵脉图,“瓶身上刻着我们的地址,要是有远方的朋友捡到,就知道这些种子来自极东岛。”

漂流瓶投进大海的那天,渔村的人都来送行。老渔人往每个瓶里撒了把“海神盐”,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习俗,能让海水善待种子;孩子们则在瓶身上系上彩色的布条,像给种子系上了平安符。漂流瓶随着洋流远去,在海面上变成一个个小小的光点,最终消失在天际。

没过多久,就有消息传来。西北海域的小岛收到了漂流瓶,潮信麦在岛上的火山岩缝里了芽,根须缠着火山灰,竟长出了带着淡淡硫磺香的麦穗;东南群岛的渔人捡到瓶子,将种子种在珊瑚礁旁,潮信麦与珊瑚互相缠绕,长出的麦穗带着珊瑚的粉晕,像串挂在海里的花。

“它们真的找到新家了!”阿雪捧着各地寄来的信,信纸有的是海藻做的,有的是树皮做的,却都画着潮信麦的模样,“西北岛的人说,火山麦能预防火山灰引起的咳嗽;东南群岛的孩子则现,珊瑚麦的花粉能让珊瑚长得更鲜艳!”

阿禾把这些信贴在船舱的木板上,渐渐贴成了片“海麦地图”。她忽然想把陆地上的麦种也送到海里,让山海的麦子真正“握手”。她取出大荒之脊的凌云麦种,与潮信麦的花粉混合,培育出“山海麦”——根须能在淡水与海水里自由切换,既耐干旱,又抗盐碱。

“让它去陆海边缘生长,”阿禾将新种子分给孩子们,“一边扎根陆地,一边拥抱海洋,做山海之间的信使。”

山海麦的推广比想象中更顺利。在大河入海口,它的根须扎进河滩,过滤河水的泥沙,让入海口的水质更清澈;在沙漠边缘的盐湖旁,它既吸收盐湖的水分,又挡住沙漠的侵袭,渐渐在盐碱地上开辟出片绿色的带。

“译器说山海麦很开心,”阿凛举着译器,贴近入海口的麦浪,“它说终于不用选陆地还是海洋了,两边都是家。”

入冬前,极东岛举办了“海麦节”。渔人们用潮信麦的麦秆扎成巨大的船形灯笼,点燃后放进海里,灯笼顺着麦浪漂向远方,像片流动的星海;孩子们则穿着用麦秆编织的衣裳,在沙滩上跳“麦浪舞”,舞姿模仿麦秆在风中摇曳的样子,引来无数海鸟盘旋。

阿禾坐在沙滩上,望着海面上的灯笼与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忽然觉得天地间的界限变得模糊。陆地的麦浪与海洋的麦网相连,灵脉的光晕在海陆之间流转,像条没有尽头的绸带,将所有生命都裹在里面。

她翻开《万灵志》,在新的篇章里画下片连接山海的麦浪,浪尖上站着陆地上的孩子和海里的鱼,旁边写道:“山有麦香,海有麦浪;潮声伴麦,山海共长。”

灵舟驶离极东岛时,潮信麦的麦浪在船后起伏,像在挥手告别。阿禾望着渐渐远去的海岸线,知道海麦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像洋流永远在流动,就像种子永远在旅行,它们会带着山海的问候,去往更遥远的水域,让每个海域都知道,陆地的麦香从未远离,让每个角落都明白,山海本是一体,生命本是同源,直到海麦织成的网覆盖所有海域,直到潮声与麦浪的和鸣,响彻天地。

喜欢逍遥兵王的战斗请大家收藏:dududu逍遥兵王的战斗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