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岐黄学者是什么意思 > 第78章 亲手羹汤(第1页)

第78章 亲手羹汤(第1页)

时序悄然流转,边关的盛夏在灼人的日头和偶尔掠过的干燥热风中显得格外漫长。

江蓠那每隔两三日便准时在傍晚时分降临小院的“旧疾复诊”,已然成了两人之间心照不宣的惯例。

苏芷也渐渐习惯了在忙碌的编撰工作间隙,预留出那片刻的、带着微妙张力与莫名期待的时光。

这日,黄芪带着研究小组的几名骨干进山采集一批急需的夏季药材,预计要两日后方能返回。

少了老先生的坐镇和小组员们往来请示的喧嚣,小院陡然清静下来。

苏芷得以全身心投入到《新编》核心部分的梳理中,直到窗外日头西斜,才惊觉腹中空空,已是晚膳时分。

她放下笔,揉了揉酸涩的腕骨,正思忖着去伙房随便寻些吃食,目光却不经意间掠过书案一角——那里压着几张前几日为江蓠请脉时,随手记下的脉案。

上面除了关于他“旧伤”的寥寥数语,更多的是她凭借专业观察,下意识记录下的细节:

“胃脉略弦,似有隐痛”,“唇色偏淡,饮食恐有不调”,“思虑过重,眠浅易醒”……

苏芷的指尖在那几行字上轻轻划过。她想起他每次来时,眉宇间挥之不去的疲惫,想起他偶尔按压上腹的细微动作,想起亲兵曾无意中提及,将军处理军务时常废寝忘食,饮食极不规律……

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悄然在心间弥漫开来。

并非医者对病患的关切,而是一种更私密、更柔软的牵念。

鬼使神差地,她没有走向伙房,而是转身走进了那个兼具厨房功能的小隔间。这里除了她偶尔煎药、进行一些需要加热的简单实验外,很少用于真正的庖厨之事。

她挽起衣袖,洗净了手,看着角落里后勤按她要求备下的、却几乎未曾动用过的米粮油盐和几样耐储存的菜蔬,心中有了计较。

他胃气不和,思虑伤脾,寻常军营的粗粝伙食或是大油大荤的宴席,只会加重负担。

或许……一碗温和熨帖的羹汤,正相宜。

念头既起,便再难抑制。苏芷并非庖厨高手,在前世也多是依靠食堂和外卖,但基本的烹饪常识和药膳理念还是有的。

她挑选出小半碗质地细腻的粳米,又找出几颗饱满的红枣,一小把性温的怀山药材干,以及一小块瘦肉。

她将粳米细心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红枣去核,怀山药片掰成小块,瘦肉切成极细的末,用少许料酒和盐略腌。

然后,她生起那小土灶的火,控制着微弱的火候,将泡好的米连同泡米水一同倒入一个干净的砂锅中,慢慢熬煮。

粥汤沸腾后,她小心地撇去浮沫,转为更小的文火,让米粒在锅中轻柔地翻滚、融化。

待到米粥初具粘稠之态,她才将红枣、山药和腌好的肉末依次放入,用木勺缓缓搅动,防止粘底。

她没有添加过多的调味,只放了少许盐,旨在突出食材本身的原味与调和之效。粳米健脾和胃,红枣补中益气,山药滋养脾肺,瘦肉补充蛋白而不滋腻。

这碗粥,算不得什么珍馐美馔,却凝聚着她作为医者的细致考量,以及……一份越了医者本分的、悄然滋生的心意。

砂锅在小火上咕嘟咕嘟地冒着细小的气泡,米香、枣香与淡淡的药香混合在一起,氤氲出一种温暖而安宁的气息,逐渐取代了平日里小院中惯有的草药清苦味。

当时近黄昏,熟悉的脚步声在院外响起时,苏芷刚将熬好的粥从火上端下。

砂锅滚烫,她用厚布垫着,正准备将其放置到一旁晾至适口温度。

江蓠掀帘而入,依旧是一身玄色常服,带着一身署气与风尘。

他习惯性地看向书案方向,却意外地现苏芷并未如往常般在案前等候,而是在那小隔间门口,双手捧着一个冒着热气的砂锅,额被蒸汽熏得有些湿润,脸颊也透着劳作后的淡淡红晕。

他的脚步停顿,深邃的目光落在她手中的砂锅上,又移到她略显局促却强自镇定的脸上。

“将军。”

苏芷稳住心神,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如常

“今日黄芪老先生不在,我……我顺手熬了些粥。将军若尚未用膳,不妨……用一些再行诊治。”

她的话语带着刻意的解释,仿佛这只是医者随手的关照,与那“旧疾”一般,同属“分内之事”。

江蓠没有立刻回应。

他的鼻翼微动,捕捉到了空气中那与往日截然不同的、温暖的食物香气。这香气与他熟悉的军营伙食不同,更与那些精致却冰冷的宴席菜肴不同,它带着一种……居家的、熨帖人心的力量。

他的目光再次落回苏芷身上,这一次,带着更深的审视与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