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岐黄学者是什么意思 > 第35章 发现共同点(第2页)

第35章 发现共同点(第2页)

凌霜主张先用金针封穴,这是药王谷处理急性毒素入侵的标准手法,旨在控制大局,防止毒素攻心。

苏芷则坚持先物理清创,去除毒物残留,这是现代急救中处理毒物接触的要原则,旨在切断源头。

情况危急,没有时间争论。

凌霜捏着银针的手指顿了顿,看向苏芷。苏芷的目光没有丝毫退让,冷静而坚定:“毒素在体表蔓延极快,封穴恐来不及完全阻止,必须先清除附着在皮肤上的毒液和植物残渣!”

她的理由直接而致命。凌霜看着士兵手上那不断扩大的红肿和骇人的水泡,理智告诉她,苏芷说的是对的。封穴固然重要,但若源头不清,毒素持续渗入,封穴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延误最佳时机。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凌霜做出了决断。她收回银针,语极快地对苏芷道:“你来清创!我来准备解毒散和封穴!”这是她第一次,在危急情况下,主动对苏芷做出了分工配合的指令。

苏芷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点头:“好!”她迅从随身的急救包里取出小刀(已在烈酒中消毒),干净棉纱和清水。她动作麻利地刮除掉士兵手掌上沾染的毒草残渣和部分明显被毒素侵蚀的表皮组织,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她的动作快、准、稳,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毒素的进一步吸收。

而就在苏芷清创的同时,凌霜也已取出银针,精准而迅地刺入士兵手臂上的几处关键穴位,暂时阻断了毒素向心脉蔓延的主要通路。随后,她又立刻取出一个瓷瓶,倒出一些淡黄色的药粉,示意苏芷清创结束后立刻敷上。

两人之间,没有任何言语交流,却完成了一次近乎完美的衔接。一个负责清除外部威胁,一个负责控制内部扩散并提供解毒支持。

忠戟和周围的士兵都看得目瞪口呆。他们本以为会看到两位医官争执不下的场面,却没想到竟是如此默契的配合。

清创、封穴、敷药,一气呵成。

士兵手掌的红肿蔓延度明显减缓,虽然伤势依旧严重,但性命已然无忧。

处理完毕,苏芷和凌霜几乎同时松了口气。两人隔着面罩对视了一眼。

凌霜的眼神复杂难明。她没想到,在刚才那种千钧一之际,自己竟然会下意识地选择与苏芷配合,而且配合得……如此顺畅。苏芷那果断的清创手法,有效地为她后续的施针和用药创造了条件。这种基于实际效果而产生的、微弱的认可感,像一颗悄然萌的种子,在她冰封的心湖底轻轻颤动了一下。

苏芷则只是平静地收回目光,开始清理使用过的器械,并记录下“腐骨草”的特征和毒性反应。对她而言,这只是又一次基于专业判断的有效合作。

危机暂时解除,队伍稍作休整。苏芷拿出水囊,递给那名受伤的士兵,让他补充水分。她自己则走到一旁,取出那个装有“样本a”(那丛妖异紫花)的竹罐,再次用透镜仔细观察。

凌霜也平复了一下心绪,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苏芷。她看到苏芷对着那丛花看得极其专注,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什么。出于一种医者的本能好奇,凌霜忍不住开口,声音透过面罩显得有些闷,但语气已不像之前那般全然冰冷:“此花……苏姑娘可是另有现?”

苏芷闻声抬头,见凌霜主动询问,便也不藏私,将竹罐稍稍递过去一些,指着花瓣基部一处细微的、近乎黑色的斑点说道:“凌姑娘请看这里。这些斑点的分布,似乎并非随机,更像是某种……寄生或共生菌类留下的痕迹。还有这土壤,”她又指向罐底粘附的、颜色深黑且异常粘腻的泥土,“这种粘腻感,与我之前在一些特殊重金属或矿物污染区采集的样本颇为相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菌类?矿物污染?”凌霜微微一怔,这两个词对她而言有些陌生,但苏芷指出的细节却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也凑近了些,仔细查看那些黑色斑点和粘腻土壤。药王谷典籍中虽无“菌类”、“矿物污染”之说,但对于植物异常病斑和土壤性状与毒性的关联,却并非没有记载。

“《药性杂录》中曾提及,‘土色如墨,质粘如膏,触之腥臊,其地产毒,草木多异。’”凌霜沉吟道,引述着古籍,“这土壤性状,倒与记载有几分吻合。只是这‘菌类’之说……”她看向苏芷,眼中带着探究。

“可以理解为一种极其微小的‘霉’或‘藓’,”苏芷尝试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概念解释,“它们有时会与植物共生,甚至改变植物的性状和毒性。我怀疑,这丛花的诡艳颜色和可能具备的毒性,与这些‘菌类’以及土壤中的特殊成分有关,而并非它本身是‘鬼灯笼’。”

这个推测,跳出了单纯依靠形态匹配寻找“鬼灯笼”的框架,引入了环境微生物和地质因素,让凌霜感到一种思路上的冲击。她从未想过,毒性还可以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和溯源。

“若依苏姑娘所言,”凌霜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暂时忘却了隔阂,“那么黑水河之毒,或许也并非单一草木之毒,可能是某种……存在于水土之中的‘毒质’,被水流带出,才造成了大规模的中毒?”

“极有可能!”苏芷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凌霜的举一反三让她觉得交流顺畅了许多,“所以我们需要采集不同位置的水样、土壤,以及可能携带这种‘毒质’的动植物样本,回去后交叉比对分析,才能找到真正的毒源和传播机制。”

这一刻,两人都清晰地意识到,尽管她们的理论基础和表述方式不同,但在探究毒理、追寻真相的思维路径上,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注重观察细节,都强调证据链条,都试图从纷繁的表象中找出内在的联系和规律。

这个关于“毒源可能复合多元”的共同推断,像一道桥梁,短暂地连接了两个原本隔阂的世界。她们不再仅仅是被动地配合处理伤患,而是在共同面对一个复杂的科学谜题时,现了彼此在思维层面上的共鸣点。

这个“共同点”的现,没有稀世灵药的戏剧性,却更显得真实而牢固。它源于对细节的观察,对逻辑的推演,对未知的探索欲,这是深植于每一位真正研究者心中的本能。

凌霜看着苏芷那因专注思考而熠熠生辉的眼眸,心中那份因公主来信而筑起的坚冰,似乎又在不易察觉的地方,悄然融化了一角。她依旧无法全然信任苏芷的为人,也无法完全认同她所有的方法,但至少在这一刻,她无法否认,苏芷在“医”与“药”的探究上,拥有着令人无法忽视的、严谨甚至可称为卓越的洞察力。

“继续往前看看吧,”苏芷收好样本,站起身,目光投向峡谷更深处,“重点采集不同地段的水和土壤,尤其是那些动物尸体附近和植被异常的区域。”

“嗯。”凌霜低声应了一句,这一次,她的回应不再充满挣扎与勉强,而是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投入到共同探索中的专注。

忠戟见两位医官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气氛也不再像之前那般僵硬,心下稍安,挥手示意队伍继续前进。幽深的峡谷依旧危机四伏,但队伍中那无形的情感张力,却似乎因为刚才那场意外的配合与思维共鸣,而悄然缓和了几分。真正的共同点,正在这险恶的环境中,于细微处悄然萌。

喜欢岐黄红妆:生物学军医请大家收藏:dududu岐黄红妆:生物学军医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