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嬷嬷上前把东西递了过去。
丁婶儿也是十分诧异的看着她,这甜糕她就教给过银丹那丫头,就算银丹跟这个嬷嬷说了,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的如此顺手。
四目相对着,田嬷嬷说了一些甜糕的做法。
意识到自己以前真的认识这个嬷嬷,丁婶儿内心倒是十分的平静。
毕竟都过去那麽多年了,刚开始她也迫切的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家人,久而久之看得就淡了些。
她也一把年纪了,要是有儿有女的,这幅模样回去指不定遭人嫌弃呢。
後来她在节度使府上寻了个差事,陆藩镇和夫人都是好人,待她也好,知晓她什麽都不记得了,让她安心留在府上,以後还会给她养老送终的。
她也挺心满意足的。
丁婶儿这次过来,只是因为八娘信里说想念庭州的饭菜,想念她做的饭菜。
她到陆家的时候,八娘才不到三岁,小小的一个孩子,长得比同年龄的孩子要大一些,可那也是她从小看到大的小娘子,便一同跟着过来了。
她怎麽都没想到,在上京还能碰到认识她的人。
田嬷嬷说得那些人和事,她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更没有想到,她以前伺候的人身份都那麽尊贵。
可是上京离庭州那麽远,她孤身一人,到底是怎麽过去的?
田嬷嬷心里也同样疑惑,可她面对的是失忆的丁婶儿,这个问题连她自己都回答不上来。
丁婶儿觉得,这事不能瞒着陆藩镇夫妻,想着找个机会,跟他们夫妻二人说一声,田嬷嬷能认出她来,若是其他认识她的人,保不准也能认出来。
思索片刻,丁婶儿还是找了个机会将这事告诉给了赵文心。
当初就是赵将军作主把她招进府里的。
听了丁婶儿的话,还有田嬷嬷给她作证,赵文心端着茶水的手停在半空中许久。
这个事情,听着真的让人感觉有点奇妙。
可是其中涉及到皇宫和宣德侯府,还有显国公府,尤其是最近上京闹得沸沸扬扬的,说那崔家九娘不是显国公府的亲生女儿。
不知道想到了什麽,赵文心摇头笑了起来,嘴里嘀咕道,“不会的,怎麽会那麽巧合呢?”
思索良久,赵文心还是知会了自己的夫君一声。
显国公府的事情,本来就同他们没有关系,可丁婶儿的事情,又让他们拿不定主意。
如今崔家九娘子的事情在上京闹得这般大。
按照田嬷嬷所说,丁婶儿就是最後和崔家九娘接触过的人。如若现在的崔九娘不是真的,丁婶儿可能知道那位真正的九娘究竟在何处。
要是没有这档子事情,即便是知晓丁婶儿的事情,夫妻二人也大可不当一回事,顶多就是禀明圣人,让丁婶儿留在他们家中。
可其中涉及的事情太复杂了。
夫妻二人商量了好半天,最後想出了一个折中的法子。
陆连云道,“我记得大嫂同宣德侯府的夫人关系很好,要不,咱们把丁婶儿送到宣德侯府,让他们瞧瞧。”
赵文心白了他一眼,“就算真的是,过了这麽多年,还能记得丁婶儿吗?约宣德侯夫人出来有什麽用,她认不认识田嬷嬷说得巧娘都不一定,还不如让宣德侯本人来家里认一认呢?”
她不是对宣德侯夫人有什麽意见,只是按照时间推算,宣德侯夫人未必认识丁婶儿,既然是倾城长公主身边伺候的人,宣德侯本人应该会有些印象。
夫妻二人都默契的没提显国公府。
一回上京就听说那显国公府的崔九娘子找过他们女儿麻烦,实在是不想同他们有什麽交集。
找宣德侯府就没有那麽多想法了,且不说,兄长嫂嫂与宣德侯府那边都有交情,也能说得上话。
所以陆连云请了兄长从中帮忙,请了宣德侯夫妻来家里吃饭,到时候再请人认一认就好办了。
要是不认识是最好的,如果认识,也好应对,要是不说,回头再闹出些什麽事情就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