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我的老婆很有钱 > 113 改革税制(第1页)

113 改革税制(第1页)

113改革税制

◎“倒是我心急了。”◎

北风呼啸,大雪漫天,眼前一片银装素裹。

相比多年前第一次北上,沈素钦这一趟走得可算舒服极了。

官道平整宽阔,马车走在上面几乎感受不到颠簸。车里生着碳火,整个车厢被烤得暖烘烘的。

她倚靠在车厢里将睡未睡,耳边都是车厢外寒风呼啸的声音。

走走停停,她赶在小年前到了宁远。

苏逾白和炎临在家里等着她,提前将屋子里火龙烧着,到处暖融融的。

沈素钦解下披风,笑着问他们:“你们平日里都无事可做吗?耗费一整天专门在这里等我。”

炎临接过她的披风挂起来问:“不是早就写信来说出发了吗?怎麽这麽多天才到。”

“路上风雪大,走的慢了些。怎麽样?火器坊那边一切都好吗?”

炎临回:“放心吧,现在就是每天造火器,明年後年差不多就能让黑旗军全部用上了。”

“我估摸着也是,等拿下沙陀,咱们就正儿八经开始冶铁卖矿,好好赚钱。”她说。

“真到那个时候,我倒是想去关外走走,把之前跟你说过的商路打通。”

“我晓得,你想去就去,我不拦你。”

“行了,”苏逾白打断他们,“到时候再说吧,搞得好像沙陀像是纸糊的一样,说拿下就拿下。”

“有镇北将军在,有什麽不可能。”沈素钦说。

苏逾白撇嘴:“那他今年还回来过年吗?”

“说是不回了。”

“也是,听说沙陀王城都戒严了,他那边估计压力也不小。”苏逾白说,“话说回来,今年棉花不是扩种了麽,黑旗军那边我可优先供应了哈,他们的冬衣我都填了厚厚的棉花,说不定他们现在都热的出汗呢。”

“我晓得,他写信跟我说了,他不也说谢你了麽。”

“‘谢’字又不能当饭吃,抠门的人。”

沈素钦笑:“苏首富坐拥亿万家産,怎麽还成天盯着人家的钱袋子。”

苏逾白如今的家底,大梁首富这个位子,可谓做得稳稳的。他家里人也被他陆续接回来了,就安置在宁远城中,他新修的院子里。

苏逾白弯腰拱手:“哪及得上沈主事,我是首富,那沈主事是什麽?”

沈素钦的家底那才真的叫深不可测。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沈素钦淡笑,“话说回来,如今日子也好过了,你二位还打算单着?不会是有什麽隐疾吧?”她扫了两人一眼,“还是说……你两有私情?”

炎临八风不动,连眼皮都没有翻起来一下。

倒是苏逾白翻了个白眼,“我看得上他?你可别埋汰我了。我不找那是还没遇着喜欢的,至于他我就不知道,说不定真有什麽隐疾也说不定。”

砰的一声,炎临放下茶杯,“你想试,我也可以成全你。”

“嘿嘿,算了,不感兴趣,还是留给你未来夫人吧……”

“二位慢慢吵,我先走了。”沈素钦赶紧趁着火没烧到她身上的时候撤了。

临近过年,宁远城中越来越热闹,临街叫卖的小摊小贩到处都是,吆喝声此起彼伏。

如今宁远城修缮的那叫一个气派,城门高耸巍峨,城墙厚实敦重,城内街道宽阔平直,街道两侧房屋整齐,任谁来看这里都是富庶模样。

城外古宗坊是另一个比宁远城还要富庶的地方。

坊内自然形成了城镇,吃穿住样样精细,每日接待着南来北往的行商,人流穿梭不停。

古宗坊也早已从原来的西郊扩展到东郊和南郊,要不是北边老猫岭禁止人靠近,肯定把北郊也一并圈进来了。

它如今占地面积是宁远城的三倍不止,牢牢将城池圈在中间,几乎形成一个外城模样。

古宗坊内最大的肥皂作坊丶面粉作坊和棉衣作坊日夜不停,源源不断运往各地沈记珍货坊。

苏逾白作为古宗坊明面上的话事人,曾在沈素钦入朝做三司使的时候,公开主动向三司献金,这也正是为什麽後来世家只发难了一次就再没动静的原因。

原因是比不过。

如今古宗坊公开站在兴武帝身後,且兴武帝手里还牢牢捏着三司,裴家也隐隐站在兴武帝身後,以至于这位年轻帝王在朝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

兴武三年,除夕。

大梁终于有点中兴的苗头,都城家家户户挂起红灯笼,点燃爆炸烟花,喧闹的爆炸声直冲云霄。

在数千公里外的宁远,苏逾白在院子里陪着沈素钦放烟花,炎临坐在廊下的躺椅上,手里捧着一杯热茶。

在寂静的疏勒河,萧平川端坐在军帐内,明灭的烛火中,他摊开一封密报:火药师已遭暗杀。

萧平川起身走到帐外,仰头看向天空,漆黑的天穹倒扣在大地上,群星点点,悠远而深邃。

春节过後,宁远城马上又将进入一片繁忙之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