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人潮人海中又看到你是什么歌曲 > 第56章 第五十五章 戚队张魏出事了(第2页)

第56章 第五十五章 戚队张魏出事了(第2页)

许知砚说完这一套,直接给夏正听愣了。

说实话,他心里原本就有压力,因听说戚沨在校期间犯罪心理的成绩最好,所以跟着戚沨办案,他私底下做过不少功课。

关于“课题分离”还是前两天晚上看书正好翻到,刚才在办公室才表现得可圈可点,没有像是个大傻子一样听戚沨科普。

而且看戚沨最後的表情和笑容,似乎很欣赏他的“知识库”。

夏正又想起之前戚沨的建议,是走一线实战还是走学术流派,三十岁以前要想清楚大方向,日後还有半辈子时间朝这个方向努力。

是的,人的精力有限,除非是百年不遇的天才,否则不可能兼顾。可即便是天才,也需要後天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

夏正这阵子正在思考未来的职业规划,谁知道这会儿刚从办公室出来,平日对学术研究路线毫不感兴趣的许知砚,却能头头是道地说出一整套话,令他顿觉大家对他“表现突出”的评价都是谬赞。

“你早就知道?”夏正小声问,想不到他的进度落後了这麽多。

“哦,我是昨晚才知道的。”许知砚却坦然说。

“啊?昨晚?”

“对啊,就是在宋老师的直播间,他昨晚专门聊了‘课题分离’,还举了几个非常生动的例子。比如生活里,人们在学校和职场中遭遇的不公,被孤立啊,被背叛啊,只要从课题分离的角度去思考,很多事在心理上就能做到豁然开朗。不过这还要看悟性,有的人就是一根筋,总想着对方怎麽怎麽样,一直在指责他人,钻了死胡同不肯出来,即便是知道这个概念也做不到超然。他还说,他们做心理疏导,遇到的大部分受助者都是无法做到课题分离才会産生内耗和情绪困扰,经典的话术就是‘都是某某怎麽样,我才会怎麽样’。非要将两件本来可以拨离开的事情硬拉上因果关系。其实只要将这层关系打碎,问题就解决了。现在有句话说的挺对的:不要介入他人的因果。只要互不干涉,不介入,自己就不会有烦恼,也不需要去承担那个果。”

许知砚不仅绘声绘色,还摸出手机,调出记事本功能,将记录的重点指给夏正看,又说:“欸,你也去看看吧,他一周直播五天,虽然时间不算长,但给的都是干货,而且生动有趣,很容易就记住了,可比你自己看书有效率多了。哦,他每次都会留出十五分钟给大家提问,还会将其中一个问题作为新课题做个简单科普。可是直播间人很多,我之前的提问都没有被注意到,但我昨晚的问题被看见了,他还回答了!你猜我问的什麽?”

许知砚一聊到宋昕就停不下来,夏正好不容易有机会说话,连忙接道:“额,我想想啊……”

许知砚神秘兮兮地笑着,还给了提示:“和你正在处理的案子有关哦。”

“董承宇案?”夏正立刻开动脑筋,直到脑海中蹦出几个字,“主观恶意?”

“嗯……差不多吧,我问的是‘受助者恶意’。宋老师说,他做心理咨询最警惕的就是帮人的尺度。有很多时候,给了受助者建议,受助者根本不听,还会反过来跟他们杠,说自己来就是为了倒苦水,不是为了被说教。还有一些受助者会觉得面子上挂不住,花钱的是他,怎麽像是交了学费跑来听课一样。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他们的自尊心横在中间,无法做到虚心求问,反而还有一种心理咨询师什麽都懂,过于优越,高高在上的感觉。也有一些学历高的受助者会说,咨询师学历还没我高,懂得没我多,年纪没我大,口才没我好,就这个水平也来辅导我?宋老师的意思是,即便是做心理咨询也会遇到这种情绪反弹和来自受助者的攻击,何况是生活里帮人,一定要注意好尺度和分寸,一旦引发了对方的嫉妒丶不满丶羞耻心,哪怕你是善意的,都可能会得到‘好心没好报’的结果。对方还会说‘我没让你帮我啊,我没求你啊’都是你自愿的这种话。”

这边,办公室外许知砚一股脑地分享着学习心得。

而办公室内,戚沨正坐在桌前,盯着面前的记事本看。

摊开的那一页上画的是董承宇案和郝玫案相关的记忆点,包括菜刀丶剪刀,还有一对指向张魏的“双面人”形象。

随即她又从旁边抽出一张打印废纸,在中间写下“张魏”二字。

旁边还打了个括号,标注“戚原”。

从“张魏”出发拉出几条线,每一个箭头都对应一个名字:张城丶宋昕丶董承宇丶董承欣。

笔尖一顿,又在董承宇的名字上打了问号。

显然,要挖掘张魏的犯罪嫌疑,从董承宇案突破的可能性已经变小了。

那麽馀下的就是宋昕这三个人。

她想了想,又画了一条线,并在末端写上三个字:福利院。

如果按照顺序排布,福利院的材料和董承欣的记事本都要先往前推进,等进一步掌握证据,再找宋昕要张魏的咨询记录。

至于张城,他应该知道张魏和他父亲的一些事,甚至是戚原和戚翠蓝的过去。虽然江进已经去调查过了,但那毕竟是站在外人的角度,或许作为亲戚张城能提供不一样的思路?

然而戚沨的思路正走到这里,办公室的门就被敲响了,很急促,只有两声,接着门就被推开了。

进来的正是行色匆匆的夏正。

戚沨挑了下眉。

就听夏正说:“戚队,张魏出事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