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一百零六章“你的怀疑重点在他身上……
第一百零六章
许知砚和夏正一起去了趟成慧事务所。
从得知接待高辉的律师是罗斐,到高辉先後两次找罗斐谈的具体事项之後,两人都有点懵。
罗斐看上去很平静,似乎早就料到他二人的来意。
罗斐坦言说,在网上看到了高辉已经死亡的消息,为了进一步确认曾打电话给她,但无人接听,他心里已经有了准备。
而後罗斐还早有准备地拿出一份律师协议的复印件,上面有高辉的签名。
高云德的案子与戚沨有牵扯,这事儿王队早就知道。
戚沨为自己,也为母亲任雅馨去报备,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没想到到了高辉的案子,报备完自己和家人曾与高辉有接触且起过冲突的内容之後,又因为罗斐的牵扯而再次上报。
这事儿不只是王尧惊讶,江进也忍不住说:“不是,我真搞不懂他在想什麽……你前男友一直这麽的,额,公私分明丶一码归一码吗?”
江进的用词还算温和,说好听了自然可以说一句‘一是一二是二’,但要是说难听了,这就像是一种“背叛”。
就好比说,你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算是发小丶闺蜜,明知道你和某某有矛盾,某某一直在针对你,却背着你和某某来往。
虽说这个例子不算恰当,但这也是戚沨心里的疑问。
罗斐接案子一直比较“挑”。
他刚做律师的时候也不像现在这样,确实有过一段时间的什麽案子都接的情况。
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分手,戚沨不止一次地听到罗斐提到自己的纠结,主要是有案子可接和内心坚持的矛盾。
那些案子他不喜欢,甚至反感当事人,可他没有别的选择,就只能在心里不断说服自己,要一视同仁。
後来他逐渐成名,也有足够的实力,且固定了某一个类别的案源,他就开始听从本心地去选择案子,不喜欢的就委婉地推掉。
那麽高辉呢?
高辉难道不在他拒接的名单里吗,这还需要犹豫吗?
而作为高辉本人,她又在想什麽呢?
找律师就和找心理咨询师一样,最主要的是客观和信任,而非先入为主地去判定一件事。
罗斐知道高辉和她之间的恩怨,从根本上说已经不能算客观了。
罗斐和高云德也起过冲突,高辉曾多次和周岩强调,说怀疑是罗斐和戚沨联合作案,在那个时候敌对关系就已经确立。
那麽现在的高辉又是怎麽想的,春城那麽多律师不找,偏偏选中罗斐?
戚沨看向江进,问出心里的声音:“如果你是他,你会接吗?”
江进摇头,但很快又顿住,说:“不过也要看情况。”
“比如呢?”
“要麽是我有不得不接的理由,比如有把柄在她手里。要麽就是她开了一个天价,令我觉得如果不接,我就是个傻叉那种价。但在这之前,我想我会先给前女友拨个电话。前提是我和这个前女友关系还算融洽,一直都有往来,即便不交往也能做好朋友那种。但要是分手了就不再联系了,自然就不用纠结了。”
这和戚沨想的一样,她跟着又说:“给予法律支持是正当行为,又不违法,天价不接的确傻叉。但问题是,高辉根本不会提出天价,特别是在她杀人的事实要水落石出,且准备自首的时候。如果她真这麽做了,那傻叉的就是她。”
说到这,戚沨安静片刻,遂吸了口气又道:“其实我刚才一直在想,罗斐到底有什麽把柄落在高辉手里。”
江进虽然只是顺嘴一提,但这恰恰是戚沨的第一直觉。而她的直觉完全是基于对罗斐的了解。
如果高辉杀人属实,那麽这官司必输。
高辉找律师的意义脱罪的意义不大,但找个好律师,很有可能会争取轻判。
刑辩方面赫赫有名的律师大有人在,罗斐并非首选,高辉的选择就变得耐人寻味了。
最主要的是,罗斐接这个案子,一定会提前考虑到他和戚沨的前任关系,不管怎麽说都该打个招呼。
而“把柄”二字就在这个时候蹦了出来。
……
直到许知砚和夏正回来,专案小组很对新的进展又开了一次会。
这次张法医也来了:“在得到程朵生前有毒瘾的线索之後,我们针对她的骨髓又做了一次更为精细的化验,结果依然没有验出毒品成分。从私人戒断中心提供的历史记录来看,程朵最後一次解毒是在她遇害前五年。如果五年没有复吸,的确有可能代谢掉体内的毒品成分,加上骨髓里残留的□□毒剂,基本可以判定程朵已经彻底戒断的说辞是真的。”
既然戒断了,那麽程朵为什麽还要去找高辉,难道真的是为了重拾迟到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