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人潮人海中是什么歌曲的歌词 > 第32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一个疑点已经解开了(第2页)

第32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一个疑点已经解开了(第2页)

戚沨一边整理思路一边回到实验室,袁川正在进行血液鉴定。

戚沨来到台前,看向一旁的案发现场照片,和罗列在纸上的计算结果,又看向袁川,问:“还原的结果出了吗?”

由于死者不是直接倒在现场,而是一直以运动状态逃到第二现场,进而死亡。那麽第一现场到底发生过什麽事,案发时的运动轨迹是怎麽样的,就需要通过血迹进行还原。

袁川说:“经过计算,第一现场滴落的血滴体积均不到50微升。就是说,贾强中刀後是慢速出血。逃出去的过程摔过三次,每一次都令伤口恶化,加速出血量。直到跑到小区花坛边,终于倒地身亡。所以花坛采集到的血滴体积,都比50微升要大。”

戚沨点了下头,继续发问:“通过尸检伤口可以推断出凶器。可若是在找不到尸体的情况下,仅通过现场的滴落血迹,是否也能计算出凶器的大概形态?”

袁川早就习惯了“提问突袭”,不慌不忙地从旁边翻出一张草稿纸和一张案发现场的血迹照片,指着最後的计算结果说:“通过这几滴血迹直径的测算得出结果,凶器应是菜刀,刀刃宽度5cm,长17cm,因此血迹直径比较大。”

不等戚沨继续发问,袁川又道:“另外这几滴血迹是垂直滴落的,但并不是从凶器上,而是通过成年男子的食指丶拇指和麻织衣服,滴落在地上。”

接下来一分多钟,都是袁川在汇报,包括溅落的血迹轨迹,变动的经过转移的血迹,被衣物稀释过的血迹,以及扩散的血迹等等。

“通过这些计算基本可以还原出现场情况,当时死者贾强是被人用力压住後背,趴跪在茶几上。贾强的身体试图从左边挣脱,但他的左脸贴在茶几上,露出了右侧颈部,刀子就落在颈部的右後方。嫌疑人力气虽然大,但仅一刀下去,就能将贾强的颈部动脉和静脉全都砍伤,还需要重力加速度的配合,说明嫌疑人在落刀之前,手已经擡到超过自身头部的位置。”袁川边说边在地上做出动作。

嫌疑人一手按住死者的後脖颈下面,也就是颈椎,另一手将菜刀高高举起,对准死者的颈部重重落下,没有扑空,没有犹豫,又狠又准。

戚沨站在一旁,直到袁川站起身,才问:“那嫌疑人的支点呢?”

袁川一怔,又听戚沨说:“嫌疑人用一只手按住死者,就算他力气再大,也需要一个落脚的支点。否则砍人的时候,他就必须弓身弯腰。这麽别扭的姿势,还要将手举起超过头部,挥刀的时候速度一定会受阻,不可能造成尸体上那种伤口。”

接着戚沨将自己的左手手掌朝下,完全贴合在台面上,右手则伸出一只食指,按住左手手背的中心,又道:“你看,不管这根食指有多大力量,哪怕穿透了我的左手,将左手固定在台面上,也只是一个点,我的左手依然可以左右转动。所以仅靠嫌疑人的一只手就固定死者整个人,还要确保死者不会挣扎,导致凶器落空,这几乎不可能。而且你刚才也说了,死者试图从左边逃离,应该就是下半身。在这个过程里,死者的位置会发生移动,嫌疑人稍有犹豫都可能砍空,因此他下刀的速度一定非常快,说明他杀人的决心很坚定。因为但凡他有一秒钟的迟疑,刀子都可能会直接落在茶几上。至于嫌疑人的支点……”

说到这,戚沨又话锋一转:“如果是你,会用什麽样的姿势?”

袁川顺着戚沨的话展开思路,一边想一边做动作:“我应该会曲起左腿,用膝盖压住死者。可是这样一来,死者就不太可能有挣扎的馀地,应该是动弹不得才对。那麽还有一种姿势,就是这样。”

袁川拉过旁边的凳子,将左脚踩上去,右脚支撑在地上,左手做出按压的动作,右手高高举起。

见戚沨微笑点头,袁川又站直了说:“不过茶几上没有留下鞋印,应该是死者挣脱的时候蹭掉了。”

“基本靠谱。”戚沨又收了笑,“第一个疑点已经解开了。”

第一个?

这麽说还有第二个?

袁川安静下来,又翻开几张案发现场的照片,试图找出第二个。

按理说只要还原嫌疑人砍伤死者的经过就可以了,这部分证据充足,足够定罪。

过了好一会儿,袁川摇头,老实地说:“我想不出来第二个在哪里。”

戚沨接道:“案发时嫌疑人在想什麽,为什麽只砍了一刀?死者和嫌疑人力量悬殊,一刀下去,死者颈部出血,生命正在流逝,力气丶体力大幅度削弱,这时候再补第二刀会更容易。如果不是嫌疑人主动松手,死者根本不可能挣脱。”

“的确……”袁川仿佛明白了什麽,喃喃道,“难道是嫌疑人也被这一刀吓到了,没想到事情会发生到这步,没想到自己会杀人,于是……”

戚沨摇头将他打断:“嫌疑人曾经将他的继父殴打成植物人。那不是一拳导致的,而是打了几十下。期间还借助过工具。如果嫌疑人对贾强的伤害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伤人,你所说的情况是有可能发生,可通过殴打继父的那件事来看,嫌疑人还不至于会因此吓到,及时收手。而且你有没有注意到那把菜刀?”

菜刀?

袁川将装在透明物证袋的菜刀拿过来,反复翻看。

戚沨从旁边找出一张照片,点了点上面的血迹说:“这几滴血从位置判断,应该是从菜刀的刃角上滴落的。具体高度算过了吗?”

袁川立刻回答:“哦,当时距离地面超过一米五,大概是这个高度。”

如果血滴滴落时的位置面积比较大,那麽落在地上的血滴面积就会更大。从尖锐的刀尖滴落血迹,落在地上就是比较小的圆点,但如果是从棍子上滴落的血迹,就是大圆点。

这个案子里的凶器菜刀两边的刃角一致,且两个角都沾了血,说明血滴就是从其中一个刃角上滴落的。

但问题是……

戚沨拿起菜刀,将手垂下,说:“如果是这样t拿刀,刃角距离地面不到一米。你所说的超过一米五的高度,除非是这样……”

说话间,戚沨又将刀举起,令另一边靠近刀把的刃角朝向地面:“这样一来,刀刃上的血就会顺着刃角滴向地上。这就是我说的第二个疑点。”

听到这里,袁川也举起右手,试图模拟嫌疑人当时的动作,双脚在地面上移动了几步:“这几滴血几乎圆形,但血滴尾部呈现出圆齿状边缘,指名血源移动的方向。嫌疑人的身体应该在原地向左转了半圈,血就是这样从右边滴过去的。”

戚沨接道:“他的视线应该一直紧跟着死者,而死者就是从左边逃跑的。他就这样举着刀,双脚在原地转了半圈,这才可能留下这几滴血迹。”

“可他没有追上去,反而一直看着死者离开现场。这算是吻合我刚才说的被吓到了。”袁川分辨道。

“他是没有追上去,但是举刀的姿势却暴露了他还有攻击意图。他原本是想砍第二刀,视线一直追着死者,是紧盯猎物的表现。如果只砍了一刀就被吓住,进而收手,那麽手应该是垂落下来,或是直接将刀扔在地上,不愿再接触。”

可董承宇非却是刀不离手,直到夏正三人冲进去时,刀依然攥在他手心里。这说明那把菜刀从一开始的凶器,已经转变为董承宇用来自保的武器。

“可他为什麽要放走死者,既然都准备砍第二刀了……”袁川依然不解。

没想到问题刚提出,门口就响起另一道声音:“因为现场还有其他人。”

戚沨和袁川同时看向门口,江进正斜靠着门框,微笑着看向这边,也不知道来了多久。

江进直起身,边说边进屋:“还好我来得及时,没有错过这场精彩的还原。”

袁川微怔:“其他人?听痕检的意思,现场没有找到第三个人的痕迹。”

江进点头:“应该说那个人没有亲临现场,而是通过手机‘听’到了全程。就是那个证人张魏,他说案发时和董承宇一直保持通话,死者贾强逃出屋子以後又过了五六分钟,电话才挂断。张魏後来又给董承宇打了几个电话,但都没有人接。他还说,他一直试图阻止董承宇,特别是董承宇砍了贾强一刀之後,还准备继续实施犯罪,是张魏及时喊出董承欣的名字,董承宇才清醒过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