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人潮人海中是什么歌曲的歌词 > 第61章 第六十章 只能说一句当年我也和你一(第2页)

第61章 第六十章 只能说一句当年我也和你一(第2页)

宋昕坐下之後,看着仍在继续的庭审,又调整了几次呼吸,犹豫片刻终于还是拿起手机,发了这样一句:“我似乎太冲动了?”

这话落下,又补了一句:“抱歉戚队,这话我不该问你。但我真不知道该和谁说。”

窗口上闪现着“对方正在输入中”的字样。

直到全程没有表情的戚沨这样回复道:“起码你的发言我个人认同。”

听这意思,似乎还有“但是”,可戚沨却没有继续延展的意思。

宋昕用馀光朝她的方向瞄了一眼,又收回,只是将手机扣在腿上。

到底不熟,有些话即便问了,也不会得到答案。

话题看似结束,可那份没有说出来的答案,却持续在戚沨心头回荡着。

不得不说,宋昕的证言很有感染力。

肯定他专业的证明还是检方林一唯提供的,目的是通过宋昕的心理咨询,进一步证明董承宇对贾强早有杀意。

然而或许林一唯也没有想到宋昕最後会“调转枪头”,反过来为董承宇发声。林一唯便顺水推舟地指出宋昕带有强烈主观倾向这个点,来提示审判席宋昕的证词证言已经偏向被告人,需要谨慎采纳。

宋昕是心理咨询师,那是一个需要共情的职业。但在共情之馀又要“精分”地做到“课题分离”。

如果过于冷静丶置身事外,就无法和受助者感同身受。

而受助者大多是比较敏感的群体,他们一定会从咨询师“事不关己”的态度中感受到一丝不被理解,进而降低对咨询师的信任。

宋昕之所以能得到那麽多受助者的信任,显然他具备超出常人的共情能力,自我消化的能力也很强悍。

咨询师和受助者谈论的是社会上为人处世的道理,以及内耗人群们的感性困扰,可以像是“朋友”一样畅所欲言。

一个对被告人有着同情丶怜悯之心的咨询师,他的话放在生活里,所有人都会认为这是一个称职的咨询师,会愿意找他倾诉,就因为那看似简单,却如珍宝一样难寻的三个字:同理心。

可问题是,法庭是一个绝对理性客观,不能过分共情的地方。

此时的法庭上,罗斐和林一唯正在分别针对被告人进行提问,特别是案发当日的种种细节,包括被告人和证人张魏的那通电话,以及被告人和死者的前仇旧怨。

戚沨直视着现场,直到江进发来一条消息。

“这位宋老师,我相信他的课会很精彩,但有一说一,稍微有那麽一丢丢理想主义,实用价值约等于零。还有,有点爱现。可惜他选错了舞台……哦,应该说是演讲台。”

戚沨回道:“可支队里有很多同事,都曾经是因为理想主义才当的警察。”

“那麽现实呢?每一个人都要磕得头破血流,逐渐改变自我认知。不改变,在这个环境里一定会很痛苦,改变了,那就不存在理想主义了。”

再回头一想,只能说一句“当年我也和你一样天真”。

宋昕刚才的发言虽然有些绝对,但现实中确实有这麽一种现象,特别是他提到的正当防卫和见义勇为。

事实上,戚沨和江进就曾经在大学的辩论比赛上辩论过这个“议题”。

戚沨当时的观点就和今天罗斐的观点一致,一定要挖掘清楚动机和过程,不能留下任何一个疑点。再说疑点利益归于被告,明明看到却绕道而行,这是图省事儿的行为,是为了定罪而定罪。

江进却说,他家有很多亲戚都是体制内的,他自小就听到很多嫌疑人的故事。每一个嫌疑人都说自己有苦衷,有缘由。可即便是从事实看上去是实行“正当防卫”的被告人,在造成“故意伤人”事实的过程里,也有收手的机会。同样也会有明知道可以收手,却还是选择多打几下,借机泄愤的“故意心理”。毕竟当时人的情绪上头,心里有气,要将这些恶意释放出去,通过暴力是最有效也最快捷的办法。

那时候的戚沨完全不认同江进的说辞,不只是因为辩论立场。

可是经过这些年处理的案子,见了不少能说会道丶演技了得,且具备反侦察能力的嫌疑人,她嘴上不说,却已经在心里有部分认同。

的确,她相信这世界上存在真正无辜的因为“正当防卫”而被控故意伤人的被告人,可实际中见到更多的却是打着“防卫”名义实行“防卫过当”的嫌疑人。

甚至于他们从司法鉴定和伤情鉴定的角度,就能分辨出造成一些伤口的主观恶意有多麽强烈。

在刚进法医团队时,她也曾问过老师高幸,为什麽现实中“正当防卫”“见义勇为”判罚胜诉的案子那麽少呢?如果能多一些,会不会生活里就会有更多的人去帮助他人,而不是看到他人有难而选择袖手旁观,自己挨打也要选择忍气吞声,连看到路人摔倒都不敢搀扶。

高幸说:“人性没有你想的那麽绝对,只有一没有二。如果这样的口子开了,我相信出现更多的是打着这两个旗号行恶的人。一定会有一批人谎称自己是在见义勇为或正当防卫。而我们司法机关将这个口子缩紧,是从社会安定的t大局上考虑,更有效杜绝这种现象的滋生扩大,当然也会在过程中牺牲小部分人。虽然很无奈,但是有些时候只能一刀切。记着,永远都不要低估人性。”

那之後没多久,戚沨就接连遇到两个案子,一个是“正当防卫”,一个是“见义勇为”。

结果,第一个案子无论是从证据还是证言上,她认为嫌疑人都不该被判有罪,可还是判了,幸而是轻判。

而第二个案子就如高幸所“预料”的那样,是嫌疑人夹带私仇做下的案件,却谎称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最终是重判。

戚沨从这段过去抽离出来,手机里刚好传来宋昕的回复。

“我有点後悔,好像帮了倒忙。在这个绝对理性的地方,我的证词已经变得不可信了。就像那个检察官说的一样,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

戚沨正准备回复,法庭上却出现了新的“动静”。

旁听席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而此时出现在证人席上的正是之前被多次提及的张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