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人潮人海中是什么歌曲的歌词 > 第63章 第六十二章 到处都是精致利己主义还(第1页)

第63章 第六十二章 到处都是精致利己主义还(第1页)

第63章第六十二章到处都是精致利己主义,还……

第六十二章

即便林一唯表现出反对意见,法庭最终还是选择让下一位证人出席。

罗斐深吸一口气,停顿一瞬,就在林一唯已经转身的同时,回了这样两句:“这是林检的经验之谈吗?当初舍弃律师身份改做检察官,是不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林一唯脚下一顿,却没有看他。

两人各自回到席位,再次切换出公事公办的面具。

不到一分钟,打扮得人五人六的江进出现在证人席上。

在当庭宣誓之後,江进又将一只手搁在心口上,说了这麽一句:“我不只是本案的证人,也是一名人民警察。我的证词将会基于我作为警察的专业判断,和我做人的底线来回答。希望法庭能认真考虑和采纳。”

这话听上去就像是一种“威胁”,仿佛只要不采纳,就是无视人民警察的专业判断,没有做人底线一样。

林一唯一下子就听出他话里的陷阱,率先发问:“请问证人,你是被告人这个案子的办案警察吗?我们从材料上没有看到你的名字。”

江进看向林一唯,一本正经地说:“如果只谈文字程序,我没有负责办这个案子。但在事实上,我为这个案子出了不少力。具体是因为我当时正在处理另外一个案子,和本案有些关联,所以我在这个案子上也算帮了点忙,对于案情非常了解。如果毫无关系,法庭也不会批准我来作证。”

“那麽就你了解,被告人杀害死者是否属实,证据是否充分?”

“绝对属实。就杀人这个行为来讲,证据不仅充分,而且毫无瑕疵。这是我们作为刑警,最‘希望’看到的‘完美’杀人案。”

“证人,请注意你的用词。”

“证人,请问你有什麽证据来证明你的说辞?”

“被告人在最後一份口供里说,妹妹董承欣遭到死者骚扰,这件事是证人张魏告诉他的。”

“那只是被告人的证词,你还有其他证据进一步证实吗?如果没有,就是孤证。”

“这我知道。但我认为不应当因为是孤证,就选择不相信。所以在我们对证人张魏生出合理怀疑之後,我去了一趟张魏的老家林新。”

就在江进陈述的时候,罗斐也适时拿出材料递交审判席和林一唯。

衆人花了几分钟消化,林一唯皱了皱眉头,再次提出质疑:“你是想说,现在的证人并不是真正的张魏,而是他的孪生兄弟戚原。即便属实,这也只能证明他冒用他人身份,跟被告人的案子没有任何关联,你上错法庭了。”

江进笑了笑,不紧不慢地回答:“我之前就说了,我的回答会基于我做人的底线和作为警察的专业。不管是从人性角度还是从我们刑侦角度,一个连真实身份都要作假,连亲生母亲都要抛弃的证人,自私自利丶六亲不认,这样的人不可能会无缘无故地对一个外人好,更不可能和被告人维持十几年的友谊。换句话说就是,这段关系一定有令他有利可图。而在我们的调查当中,我们还发现有另外几个案子的死者,在生前都和张魏接触过,可在在接触他之後就自杀了。这些人和董承宇丶董承欣一样,都属于弱势群体,不是智商方面有问题,就是患有精神疾病。正是这个原因,我才会走访林新,结果发现张魏的生母戚翠蓝也患有精神类疾病,严重影响智商。而这件事令十几岁的张魏受到很大困扰,对生母恨意强烈。所以後来才有了改换身份丶抛弃生母的决定。而他的母亲也在被抛弃之後不t到一个月就在家中去世。”

江进并没有提到那场意外,只说“去世”,所有人都会下意识认为戚翠蓝是抑郁而终,进而生出同情。

“喔……”果然,旁听席上不约而同地出现叹息声。

林一唯再次说道:“证人,你要为自己的话负法律责任。如果是空口无凭……”

江进笑着将其打断:“我已经宣过誓了,一定负责到底。如果张魏认为我是在诽谤丶污蔑,可以起诉我。我也会尽我所能拿出证据来证明我所言非虚。”

说到这,江进停顿一秒,又看向审判长:“我很尊重司法精神,我也知道作为证人应当具备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能清晰准确表达。如果是生理或心理有缺陷,不能作为证人。而这些硬性条件,都是为了确保证人表达流畅,证词真实可靠。也就是说,上了法庭要讲真话。请问这一点张魏确实做到了吗?难道心理和生理没有缺陷,就不会在法庭上撒谎吗?他连自己的真实身份都在撒谎,连自己的过去都不敢承认,连和董承欣的男女朋友关系都一再隐瞒,我们如何能相信他的证词证言?他在案发时长达一个小时的时间,和被告人保持通话,但这期间他从没有报过警。以他的思维不可能想不到最坏的结果,而从动机上来讲,我认为他在某种程度上是希望看到一场悲剧。很显然,他对弱势群体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恶意,怎麽可能会和董承宇成为朋友?我认为张魏的人品和对弱势群体的看法,和本案有直接关联……不,应该说是非常紧密的联系。我刚才所说的都是为了证明这一点。或者更进一步说,我个人认为张魏对被告人存在明确的教唆嫌疑。”

江进字句铿锵,特别是最後一句话,声音虽然不大,听上去很冷静,却也因为不带有任何情绪而显得更有说服力。

而且他讲述的故事形成了逻辑闭环,任谁一听都不会怀疑其真实性。

这里虽然是法庭,一切都要讲真凭实据,可是话说回来,司法工作者也是人,从人性角度思考人的复杂面,有些事即便没有真凭实据,也会从心里做出另一番裁断。

事实上现实中的确有些案子,无论如何都找不到足以通过法律认定的证据,可是在办案过程中,所有人都知道就是那个人做的。

就是这种心理,令江进的话成功地给张魏也贴上了一个标签。

而他的刑警身份,也令他的说辞多了几分可信度。

负责办案的刑警之一,居然会为了嫌疑人“辩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