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问丢钱的学生为什麽不告诉老师,不告诉班长,而是先报警?这事儿至于报警吗?学校有学校管理的政策,不要动不动惊动警察。
这件事戚沨原本没往心里去,虽然她并不认同班主任的话。
报警明明是那位丢钱同学的权利。
没想到十几分钟後,戚沨的肚子刚觉得好受一会儿,就被班主任叫了出去。
下午的课已经结束了,戚沨拎着书包来到办公室,饿劲儿已经上来了,正想着去小卖部买碗泡面,就见到办公室里不仅有老师,还有两位民警。
戚沨好奇地看了他们一眼,其中一个三十岁上下,瞅着面善,另一个稍显年轻,皮肤比女生都白,和印象中日晒雨淋的基层民警形象十分不符。
“戚沨,你过来,老师有几句话要问你。”
戚沨走到跟前站定,看着班主任的眼睛,听到这样一句:“你中午一直待在教室里吗?出去过吗?”
戚沨摇头:“我今天不舒服,一直趴在桌上睡觉。”
“那你有没有见到有哪个同学进来过?不管是咱们班的,还是外班的。”
戚沨想了想:“好像是有人进来,但我没看。”
班主任点了下头,看了眼戚沨的书包,问:“那我们能看看你的书包吗?”
戚沨脸色有点发白,但神色很平静,黑如葡萄的眼睛一直盯着班主任。
直到这一刻,她什麽都明白了。
就因为她中午在教室里,她就有嫌疑。
“李老师,您怀疑我偷钱?”
班主任脸上出现明显的尴尬,戚沨成绩优秀,平日又很听话,是个好管理的学生,且没有不良嗜好,她也不认为这件事跟戚沨有关。
“不是怀疑,只是想看一下,把事情弄清楚。”班主任解释道,“在你进来之前,我们已经叫十几名同学都来问过了。”
戚沨又看了班主任一眼,安静了几秒,遂转头对上那位三十来岁的民警。
思考了几秒,她将书包放在桌上,一边从里面拿出书本一边说话,声音依然很平静:“我家里条件一般,我妈不会给我一千多块钱,我连一百块钱都很少有。可如果我家条件富裕,我也有一千多块钱,我的嫌疑是不是就变大了?我是不是要庆幸我家里穷?”
“你不要这样说,我们没有这个意思,不要这麽敏感。”班主任说。
敏感不就是因为她说对了吗?
但戚沨没接话。
直到所有书本都整齐排列在桌上,连笔袋都打开了,她还将自己的钱包拿出来,示意三人看清楚,随即不等班主任开口,便将这些东西又放回到书包里,动作不紧不慢。
就在这时,年轻点的民警开口问:“你再想想,中午进来的是哪个同学,你真的没瞧见?”
戚沨一边收拾一边说:“就算瞧见了又怎麽样,钱就是他偷的吗?见到我在班里趴着,他还敢偷钱?那些钱上有记号吗,要是找到了,你们打算验指纹吗,不然凭什麽证明那就是被偷走的钱?总不能因为哪个同学有一千多块就怀疑他吧。怀疑一个人,应该是由怀疑的人去证明他偷钱,而不是让被怀疑的人打开书包自证清白。那麽多钱,丢钱的同学为什麽不带在自己身上?教室的门从来不关,他也太相信大家的人品,太高估人性了。我看过你们官方的数据,未成年的偷窃犯罪率占未成年总犯罪率的三分之一,这应该算很高了吧。就算我想犯罪,也要先收集情报,才有後面的行为。可我和丢钱的同学平日不怎麽说话,根本不知道他有这麽多钱。你们该问的是和他关系比较近的同学,谁知道他有钱,他放这麽多钱在包里跟谁说过,而不是今天恰好留在班里的人。难不成我提前就料到那同学会把钱留在包里而不带走,我故意装作不舒服留下,等大家都走了再下手?”
戚沨平日在班里话不多,但班主任知道她口才好,曾经有几次发言讲话,都让戚沨做代表。
还有上一次的校内辩论比赛,戚沨还拿了最佳辩手。
语文老师还说过,戚沨这孩子思辨能力很强,看她做的阅读理解卷子就知道。
班主任也想不到只是看一眼书包,能勾出戚沨这麽多话,她脸上有些挂不住,想要再说点什麽。
就在这时,那位三十来岁的民警笑了:“有点意思啊小丫头。”
随即他又问班主任:“这孩子成绩怎麽样,挺优秀啊。”
班主任尴尬地笑:“学习一直都挺好的,我就说了不可能是她。”
“是,我们也是照例问问。”民警走到戚沨旁边,指了指她的书包,说,“以後再有这种事,你就坚决不要给我们看。不是你做的,凭什麽要自证清白?我们要真有实据,那就不是询问你了,我们会直接搜。记住了吗?”
戚沨对上民警的眼睛:“我要是坚决不给看,你们会不会觉得我心虚?”
“是不是心虚,我们一眼就能瞧出来。你不用想我们会怎麽想,就坚持自己。”
戚沨没接话。
民警瞅着她,问:“怎麽,你觉得我说得不对?”
戚沨想了想,换做以前会点到为止,但今天却因为生理期影响情绪而多说了几句:“我知道你们查案都是‘结果论’。先让一个人承认有罪,再根据这个结果去想方设法地证明他怎麽有罪。可这个承认有罪的人,到底是不是真有罪呢?”
此前看到的“冤狱”报道在这一刻浮现在脑海中,戚沨又说了句:“那些和丢钱同学关系比较近的同学,你们都问过了吗?如果贼就在他们之中,但他们都不承认,这个‘结果论’就不成立,那你们是不是就没办法查出来了?”
“听你这意思,我们还挺无能的。”民警笑了。
“这话是你说的,我可没这意思。”
“那你要是我,你怎麽办?”
“不怎麽办,我也没办法。除非这个贼心理素质特别差,你们一问他就承认了,否则根本就找不回来。而且……”
说到这,戚沨停了下来。
民警好奇地问:“而且什麽?”
戚沨犹豫了一下才说:“你们明明在怀疑一个人,不相信他说自己没做过,却愿意选择相信他的‘认罪认罚’。但是他可能真的没做过,是被迫认的,还因此坐了冤狱。再进一步说,你们怀疑这个人,是因为你们先选择相信受害人的话。但会不会有种可能,是这个受害人根本没有受害?我这不是阴谋论,也不是怀疑同学,我就提出一种‘假设’,这就是个题外话。”
撂下这番话,戚沨将书包背到肩膀上,又看了三人一眼:“李老师,我能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