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九十章“卧槽……”
第九十章
翌日艳阳高照,前一天的雨水似乎并没有令这个城市降温,反而还越发燥热。
江进昨天一直在青云村走访到晚上,回支队睡了几个小时,一大早才回自己住的地方洗了个澡,转眼又来队里。
夏正说:“江哥,t这案子没人催。你以前不是常说吗,别一头热扎进去,很多案子都是长期斗争,前期烧太旺,还不到後期就没油了,要细水长流。”
江进一边看着电脑里的资料一边半真半假地回:“要不怎麽说你不开窍呢?这叫争取表现。知不知道为什麽我不到三十就能做到副支?都学着点。”
许知砚听见了,伸头过来:“可你现在不是了……江哥,你自己不都说你是反面教材吗?叫我们向戚队看齐。”
“嘶……我这麽说过麽?”江进上下嘴皮子一碰,眼睛依然盯着屏幕,“知砚,我发现你记性挺好啊。这样,我昨天走访的录音,你今天听一听,再跟我现场记录的文字做个比对,看看有没有漏掉的。”
这话刚落,江进便站起身,还顺手关了电脑。
“那你呢?”许知砚见状问,“江哥这是又要出去?”
“嗯,约了你们戚队。”
“啊?”
不等夏正和许知砚发问,江进已经健步走到门口,只留下一道背影。
支队停车场,戚沨将车停稳,却没急着下车,先翻了翻微信,捡其中几条工作信息回复。
没多久,车窗上响起“叩叩”声。
戚沨侧头扫过,遂按下车窗。
江进靠着车门,咧嘴乐道:“就知道你在这儿。”
“什麽事?”戚沨问。
没想到江进直接绕到另一边,自觉上了副驾驶座:“去案发现场。”
戚沨一顿:“高云德的案子我要避嫌。”
“那是在案情没有明朗,你的嫌疑还没有排除之前。”江进说,“现在你的嫌疑已经摘除了,再说你不也打过报告请示上级了吗?走吧,就当是帮我个忙。咱们先去青云村,最多一小时,回头再去昨天那个白骨案的现场,兴许还能有发现?”
“我先说好,程序上不能有疏漏,要全程录音。我可以给专业意见,但我的意见不能作为侦破思路。”戚沨重新发动车子,缓慢驶出市局,“高辉有多难缠你也看到了,她还是公衆人物,要将事情闹大了,不知情的网友会真以为春城警察徇私枉法。”
江进先是笑了笑,戚沨却不知道他在笑什麽,随即就听江进说:“我还真不怕高辉上蹿下跳。”
“我也不怕,但她如果真的闹,收拾烂摊子的是咱们。”戚沨快速看了他一眼,又看向路况,“你是不是昨天发现了什麽?”
“不能说发现,只能说是推断,还没有证据支持。我总觉得高辉有隐瞒,但现在还说不好她隐瞒的东西和这个案子有没有直接关系。”
戚沨没有立刻接话,而是先顺着江进的判断去回忆。
她知道江进的判案直觉一向很准,也不会轻易怀疑人,思路也灵活,总能想到别人注意不到的点。
再说高辉,她在高云德失踪的事情上的确是表现得过于激动。当然,站在女儿的立场,得知父亲被害,是不可能情绪平稳的。但是都过了十五年,依然歇斯底里得如同昨日才发生一样,这就有点反常态了。
他们接触过很多受害人家属,从激动丶愤恨到失望丶灰心,再到归于平静,只想求一个答案,这个过程五年是一个坎儿,十年又是一个,到了十五年,基本已经过了“一步步退而求其次”的阶段。
当然也有个别案件,十五年甚至是二十年,当事人家属都无法释怀。不过这种通常是因为将案件的发生和自身命运挂鈎,两者之间是无法切割的因果关系。
想到这里,戚沨说:“高辉说过,如果不是高云德突然失踪,她的人生不会那样糟糕。或许是联想到过去吃过的苦,以及没有从我母亲手里分到钱,于是……”
“这话乍一听合理,但经不起推敲。”江进接道,随即又问,“你说高云德刚失踪那几年,高辉时不时就给你母亲寄高云德生前的物品,还经常打骚扰电话。这事儿持续到什麽时候?”
“从我上大学期间开始,我毕业那年她有变本加厉的趋势,持续了有一两年。”
“那後来为什麽不继续了?”
“因为我妈搬去林新了。”
“你母亲只是搬去林新,又不是和春城的人际关系彻底决裂,她还会和以前的朋友有往来,房屋买卖中介那里也会有记录。如果高辉真想要,绝对能拿到地址。”
“嗯,我印象中高辉因为没有分到卖房的钱找我妈算账,最後一次还差点动手,幸好当时我小姨在。我们都认为她不会罢休,下一次只会变本加厉。可从那以後高辉却突然消停了,听说是工作上挣了点钱,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我妈一直都说,高云德和高辉的感情没有她表现得那麽深,但站在我的角度,我倒是认为高云德对高辉和前妻一直都不错。”
江进接道:“两段婚姻,一段持续了十几年,称得上知根知底,另一段还不到两年,你母亲连高云德的工程具体是干什麽都不知道。如果我推断,前妻和高辉会知道得更多,这你认可吧?”
“认可。”
“可是十五年前的笔录里,她们母女却都说不知道。”
“这证词也算成立,毕竟高云德离开她们已经有段时间,工作内容的变动也没必要再告诉她们。就说青云村翻新重建的工程,时间上看,是高云德和我妈再婚之後的事。”
“可是……”江进勾起笑,“青云村却有人认出了高辉。”
“你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