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人潮人海中是什么歌曲的歌词 > 第218章 第二百一十七章 谁知一锹下去只刨出(第2页)

第218章 第二百一十七章 谁知一锹下去只刨出(第2页)

“他是律师,还是专门打刑事案的。”

“这倒是有点棘手。通晓法律,还有相关实战经验,不简单呐。”

“何止。不过他现在情绪尚算稳定,只是有一点,我感觉他已经在铺垫後路了。”

“什麽後路?”

“他说他有吃肌松药的习惯,因为精神压力大,有些焦虑,要靠这种药才能入睡。”戚沨说,“其实在连环案中,有一位受害人就是因为吃了这种药导致昏迷,这才错过最佳救助时机。”

“按理说肌松药应该不会有这麽大反应,除非是体质特殊,对这种药物过敏,或是过量服用。”宋昕接道,“我有一位患者就出现过类似症状,第一次服用就在家晕倒,幸好被家人发现,醒来後就意识模糊,还有部分记忆缺失。”

“问题就在这里,嫌疑人称自己并不知道受害人对这种药有过敏反应,我们又没有证据证明,受害人吃的肌松药和嫌疑人所有的肌松药有关。”

说到这里,戚沨话音一顿,又道:“而且我感觉他还有後手。”

宋昕立刻反应过来:“你是说他在铺後路,是想用肌松药来证明自己有精神方面的困扰?”

“如果他要求司法鉴定,而且真的鉴定出来他有那种病,或是因为药物而出现了记忆断片等现象,那对我们结案会非常不利。”这段是戚沨编的,可她语气很淡,仿佛真有其事一般。

随即戚沨又解释道,司法鉴定需要一定周期,嫌疑人这样做很明显是在拖延时间。

“所以你想请叫我的是心理方面的问题?”宋昕问。

“这个我倒是听说了。”宋昕接道,“我之前看过一篇国内新发表的论文,就是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评估,经过数据比对证实13个基本临床量表里面,除去其中四项,其馀指数均比普通人要高。而M因子分则比普通人要低。”

“我现在比较担心的是,他想走精神疾病这个套路。事实上,他原来也处理过相关案件。可我们现在有政策看着,审讯的时长和频率都是有要求的,也就是说每一次审讯都很重要,最好是在他走下一步之前,我们就能先一步通过审讯或其他手段,找到他身上的突破口……”

“我之前的确是接触过犯罪嫌疑人,也做过评估,可是……没有见到本人,很难做出精准判断。”宋昕似乎听懂了戚沨的意思,又或者说是他也有意将话题往那个方向引导,“我相信任何一个有专业操守的心理咨询师,都不敢随意给出结论,何况如果是精神诊断,的确需要一个较长时间周期的评估,这期间不仅要动用专业仪器,还要抽血化验,还要做一系列心理测试。而我只是心理咨询师,不具备从医资质。我能做的也只是针对受助者在我面前的表现进行分析,无论是他的用词丶微表情,还是肢体行为丶叙事逻辑。”

……

同一时间,江进和夏正也再次来到汇成工地的案发现场。

绕场看了两圈,又回到发现周岩骸骨的位置。

在夏正疑惑的目光下,江进从後备箱拿出工地常见铁铲和铁锹,并将铁锹递给夏正。

“老戚有句话是对的。”江进说。

夏正掂了掂铁锹的份量,问:“哪句话?”

“她不是跟你说,无论罗斐是什麽角色,她都没有完全信过他吗?”江进说,“其实我也不信。不过在今天以前,我还找不到他供词里的把柄……”

夏正下意识回忆起来罗斐最新的口供,不得不说,罗斐的描述基本上是挑不出毛病的,偶有自我美化的成分也都在意料之中。

夏正摇头:“我想不出来。”

江进轻笑:“你是没见过罗斐你在庭上的结案陈词,那叫一个正义凛然丶声情并茂。但他今天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也说明他这个人缺乏生活经验。”

这话落地,江进擡了擡下巴,说:“你现在就用铁锹试试这块地”

江进指的地方距离发现骸骨的土坑有一米远,两块地方土质一致。

夏正点了下头,依言照办。

谁知一锹下去,只刨出一个小坑。

夏正第一反应就是:“我去,这麽硬!”

作者有话说:这几天真的非常非常忙,因为闹蟑螂心态都崩了,十几年没见过了突然看到整个人都不好了。我妈还说那不是蟑螂,她也好多年没见过了,我还垫着纸巾捏起一直在蹬腿儿的蟑螂问,不是蟑螂那是什麽?後来约了消杀的人上门,听他科普一下知识,第一次知道蟑螂屎和若虫是什麽样……总之该堵的地方都堵上了。後来还是对方说我家的不多,时间不长,比较容易处理,我才松口气。

自从前天看到蟑螂以後,我晚上都会做梦,会脑补很多後续,脑补它到处繁衍,很难除尽的种种。同时也因为开空调了,屋里暖和了,小猫晚上就开始折腾跑酷,我一晚上要醒好几次。

另外,双十一大家都买什麽了?一到这个季节我就想买羊绒品,总觉得不够。之前已经一年多没用过眼霜,也没做过面膜,主要是懒。到了这个干燥的季节,眼油啊面霜啊都从冰箱里翻出来了。还要算上日常用品,不止我和家人的,还有猫的。每次都觉得没啥可买的,然而看着一个接一个快递,再一算账,又陷入沉思,于是挑挑拣拣看什麽可退,看来看去发现都是刚需……

红包继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