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思考,秦丰还是应下了。
直至今日,事情被云城刑警揭露出来,才得知秦丰当年一共收了十万,对方说是给“苦力”的辛苦费,其中还包括两万块秦丰的人脉费和茶水费。
可秦丰到底是个贪婪的,讨价还价到最後,竟然还是赚了四万,而且自己不用出一分力。
一听说酬金有十万,挖坑的两人顿时来了脾气,又吹胡子又瞪眼,当着警察的面就骂秦丰不是东西,凭什麽风险他们两人承担得多,他什麽都不用干就比他们拿得多?结果都是坐牢,他们里外里一人亏了两万,你说冤不冤?
秦丰原本想的是供出二人,算是立功,对减刑有利,没想到十万块钱的事儿浮出水面,那两人立刻反咬秦丰,还将他之前干过的其他事儿一口气说出来。
然而案子走到这里,秦丰依然没有吐出“宋昕”二字,不仅春城这边催,云城刑警也很“着急”,也意识到宋昕此人的狡猾。
根据秦丰所说,他只知道对方是徐奕儒最喜欢的学生,只知道外号“专家”。
而且他每次都用不同的号码拨给他,打款账户都来自境外,有几次还是走的虚拟货币交易。
一旦牵扯到境外,这就给查案立了新难度。
大陆公安在境外没有执法权,很多案子就是因为这样被卡住,除非是重案丶要案,那也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去调节。
消息传回到春城之後,江进不禁冷笑说:“老师叫‘先生’,还算比较谦逊,学生直接自称‘专家’,脸够大的。”
夏正跟着说:“不仅脸大,脸皮也厚。”
戚沨没接话,反倒从这两个称号中看出两人的特点,或者说是弱点。
很明显“先生”更倾向于一种尊称,特别是放在古代。徐奕儒是一个做法比较老派的人,在他看来受人尊敬更为重要,而且这种尊敬恰恰就是一种“慕强”心态的反射。
再看他参与制毒团夥时,那些毒贩对他的态度,就可见一斑。
而“专家”二字就透露出一种“急切”和“自负”的心态:急于上位丶急于成功,对自己的能力充分肯定,自我欣赏,自我膨胀。
当然,这一切心理都需要足够的智商和能力去支撑,否则就是白日做梦。
从犯罪心理上来分析,再结合宋昕此前的行动线,他的人像也在这一刻更为具象化。
而在摆脱的过程中,他也在不止一次的“阳奉阴违”,还有点越俎代庖的意思。
除掉周岩警官绝不是徐奕儒的主意,当时狱内狱外传递消息有一个周期性,并不是随时都可以寄送家书,而这件事过于紧急,只能先斩後奏。
不过既然挖坑的事是经秦丰来办的,这就间接证明了下达命令的人不是罗斐。
秦丰这麽愿意听“专家”的话,一来是因为出手大方,二来也是因为他是“先生”的徒弟,且办事从没有漏过风声,风险极小。
这样的描述形容,也更为贴合宋昕。
也就是说,在约周岩到工地之前,宋昕就已经安排好“墓地”。
那麽罗斐呢?
他事先就完全不知情吗?这一点恐怕还有待考证。
再说中药一事。
按照罗斐的说辞,苗晴天生前服用的中药里藏了毒,是徐奕儒要用这种慢性杀人的方式,悄无声息地“堵住”她的嘴。
罗斐还说那中医拿了秦丰的好处。
再问秦丰,他又将“专家”搬了出来。
那麽参考工地挖坑一事,这会不会又是一次“阳奉阴违”呢?
至于动机,如果挑拨离间也算的话,那麽这次谋害无疑是成功的。
当然,除了这些有直接关联的进展之後,还有之前因漫画风波而被捕的“抢手”廖泉。虽然他没有参与犯案,却因为他“翻墙”和上境外暗网的行为,间接影响到国内的社会治安,恐怕不会轻判。而且听说这个月就要开庭了。
……
这边,戚沨正准备再安排一次讯问,将秦丰的供述拿给罗斐看,就在这时,负责调查李诚俊和其室友王昭的大队长林东,就传来了新消息。
而这则消息还是片区民警查监控的时候无意间发现的:吴美霞遇害一星期後,王昭走进了宋昕工作的心理咨询室大门。
作者有话说:红包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