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第二百二十四章“你认识凶手吗?”……
第二百二十四章
“你说,宋昕会不会已经猜到点了?”这是宋昕再次走进支队大门为接下来的心理咨询做准备时,夏正问的话。
江进悠哉道:“傻子都该猜到一点了,他那麽狡猾。”
“那他还敢来?”
“不来难道在家等着被抓吗?他靠杀人取乐,这就不是一般的胆子,‘深入虎xue’不是更刺激?想想看,如果这都让他全身而退,他心里得多爽。真要是那样,咱们都甭干了。”
戚沨却说:“比起全身而退,如果能在此一举胜利,送罗斐一程,自己趁机在支队谋个顾问的工作,岂不是更有挑战性?”
短短半小时等待,却令会客室的宋昕感到格外兴奋,尽管他一直在压制这种情绪,尽可能不让它外露。
可即便是这样,从监控中看,依然能看到他时不时就在地上小幅度摩擦的双脚,以及用交握的手势来控制手上动作,却按耐不住手指上的小动作。
其实罗斐早已准备好了,甚至可以说是迫不及待。
但戚沨迟迟不下命令,仿佛是在故意延长这种焦灼。
就连夏正都在犯嘀咕,到底什麽时候开始,江进只看了他一眼,就叫他稍安勿躁,这就叫心理战。
你以为是“王见王”“黑吃黑”?不,其实是三方阵营。
令人意外的是,就在民警请宋昕去往审讯室之前,戚沨先一步来到罗斐面前。
审讯室的门开了,罗斐下意识看向门口,没想到却不是宋昕,有些意外,也有些疑惑。
戚沨身着制服,随手关上门,并没有入座,而是缓慢踱步到桌边,用仿佛聊天一样的语气说:“有个疑问我一直想知道。”
罗斐没接话,只是目光随着她移动。
停顿两秒,又道:“而我的问题是,会不会从对李成辛下手开始,就不是徐奕儒的意思呢?或者说不完全是他的意思,而是在传达的过程中被人添油加醋?”
毫无疑问的是,负责传话的人不是罗斐就是宋昕。
而戚沨更倾向于认为,是罗斐。
罗斐原本就负责传递“家书”,同样的事他已经做得很熟练了。
戚沨对上罗斐的目光,继续说:“你恨他,所以就将‘警告’李成辛任务,变成了现在这样。”
因为不是正式审讯,所以没有录音录像。这t种情况下即便是偷偷开了录音,也不合程序。
罗斐反问:“你有证据吗?”
“我不需要有证据。”戚沨微笑道,“是谁负责传达,这件事应该是你和宋昕要到法庭上去申辩的。”
说到这里,戚沨的笑容消失了:“苗晴天遇害的时候,徐奕儒还没有出狱。如果是他下的命令,按理说应该通过‘家书’来传递。可是负责传递‘家书’的人是你,而你已经有几周时间没有再送过信了。那麽徐奕儒又是用什麽方式下的命令呢?你思来想去,认为只有可能是李成辛当了‘送信人’。可李成辛一个管教,和苗晴天无冤无仇,他根本没有理由要杀她。答案就是,李成辛也不清楚自己传递的内容和杀人有关。再结合之前的中药来看,这个要杀苗晴天的人只可能是徐奕儒。你恨他,于是你才让章洋重创李成辛。”
罗斐垂下目光,十分平静:“我还是那句话,你有证据吗?”
戚沨就像没听到一般,继续往下说:“但後来发生了两件事,令你又産生了别的想法。第一件就是我母亲的遇害,你明知道将她在你办公室里拍照这件事说出去,会引来什麽後果,可你还是说了。你想过救她,但比起你自己的安危,还是让她去死比较好。你知道我母亲什麽都不知道,反而更容易乱说话,一旦让她告诉我徐奕儒和你有关,我就能揪着这点线索牵出一整条线上的人。我连自己的老师都能举报,何况是前男友。但下这个命令的人不太可能是徐奕儒,他那时候已经查出绝症,没几天好活了,也断了折腾的念头。所以真实情况是,你是和宋昕商量的这件事,因你知道章洋很听他的话。而宋昕的意思是,这件事根本不需要问徐奕儒,他就能做这个决定。这之後没多久又发生了第二件事,就是宋昕的堂弟宋铭。他的死令你非常意外,你想不到宋铭会成替死鬼。而以你对整件事的了解程度,你很快就做出判断,早从宋昕将宋铭拖下水的那天开始,宋昕就有了这层打算。于是结合这两件事,你便开始怀疑中药那件事和後来的杀人灭口,会不会也都是宋昕的授意?”
这一次,罗斐没有回答,他依然维持着垂眼的姿态,神色低沉,不知在想什麽。
戚沨扫了他一眼,又走了几步,说:“你很清楚,这种突然冒出的‘猜测’并非凭空想象,而是直觉在给你提醒,它已经给出了答案,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求证。你想不明白宋昕这样做的动机,但从宋昕一贯‘借刀杀人’的手段来看,似乎引起你对徐奕儒的仇视,用你的手除掉徐奕儒,宋昕就是最大的得利者。”
这话落地,又隔了几秒,罗斐终于开口:“宋昕没有理由杀徐奕儒。”
但听语气并不像是反驳,而是提出合理疑点。
戚沨笑道:“你是希望由我们警方来找到答案,以证实宋昕想除掉徐奕儒的动机,这样前面的推断就合理了。你也提过徐奕儒从宋家拿走的那箱东西,你认为那可以算动机之一。人命关天的时候,或许宋昕父母还有救,可徐奕儒进屋的第一件事竟不是救人,而是主观上希望他们夫妇已死,以便他趁火打劫。不过从证据来看,这个动机不成立,当时宋昕在阁楼,根本看不到楼下发生的一切。”
罗斐接道:“宋昕和徐奕儒在瑞士有一个联名账户。只要徐奕儒死,那些钱就都是宋昕的。”
因财杀人,倒也算是一个理由。
只不过这个理由放在宋昕身上,说服力有点薄弱。
戚沨说:“徐奕儒查出胶质瘤之後,医生已经宣判他活不过两年,宋昕还那麽年轻,为什麽不等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