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安排,绝不是一朝一夕策划出来的,说明他原本就是一个看事长远的人,走的每一步都在想如何把自己择出去。
此时的罗斐正在描述高辉到事务所那天的情景,戚沨一边听着一边在想,高辉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形象也要求过高,那麽在找男朋友这一块必然也是精挑细选?
一个完美主义者是否会倾心于另一个完美主义者呢?
从外在形象和个人人设经营这块来讲,宋昕无疑也是的。
显然,宋昕非常清楚这个社会对于“完美”“优秀”的定义,不仅要有高学历,要专业,外形出色得体,还要人好,情绪稳定。
所以宋昕在经营这一切的时候,必然要将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还要“完美”隐藏,这才符合他的完美主义。
只要他的“秘密”一天不被拆穿,他就依然是那个“完美”的心理咨询师。
如今在他的计划里,还多了一项“市局顾问”,更是锦上添花。
可换一个角度看,宋昕就和高辉一样,偶像包袱过重,这样的人精神压力也会比一般人大上许多。
压力大了,不往外发泄,就会内耗。
高辉的对外发泄方式就是在互联网上胡言乱语地“发疯”,更多的是内耗。
而宋昕的发泄方式则是“杀人取乐”,再将每一个“替死鬼”都送走,他只躲在幕後遥控。
宋昕的长期“PUA”对象就是高辉:一个自认完美的凶手控制着一个力求完美的“玩偶”,高辉在镜头面前越受追捧,幕後那个人就越有成就感。
不过这显然无法长期满足他的变态心理需求,所以才会通过心理咨询寻找各种心里有问题的“猎物”。
从这个角度看,宋昕的变态欲也在逐年膨胀着,并非是情感PUA案件中那种单一只针对某一个特定受害人的“情感杀手”,宋昕追求的是多线并进。
但反过来看,这样的人一旦有段时间无法达成他自己指定的变态“KPI”,心里就会焦灼,会逐渐“疯狂”。
而且他也是人,是人就有弱点,有死xue。
他最怕什麽,怕被拆穿,怕完美人设崩裂。
到那时候,他也会变成遇害前的高辉那样。
“差不多有十几分钟,她都在聊和那个凶手在一起的甜蜜时光。”罗斐说道,“其实她已经打算第二天就去自首,但我看得出来,她还有留恋。这个时候如果能出现一个她信任的人,无论是劝阻她,还是认可她的自首决定,她都会听。她没了主心骨,两种念头在她心里拉扯,她已经将决定权交了出来。”
宋昕没有接话,也没有半点动作,只是坐在那里。
罗斐微笑着说:“但是那个本来能劝主她的男人,却单方面断了和她的联系。这无疑是推她去自首。她在我面前诉说过去种种,不仅是说给我听,也是说给她自己听,这说明她还是很舍不得。在我的角度看,其实只要那个男人在当时就给她打一个电话,不用多说,就这一个动作,我相信高辉就愿意承担下所有。她不是恋爱脑,她只是将那个人当成了自己的精神支柱。她离开事务所的时候很绝望,我想她终于知道了,她是被放弃了。可那个时候她还不知道自己会被杀。”
这番话落地,又过了片刻,对面的宋昕才将双臂放在桌上,一副交心的姿态:“我能不能先问你一个问题?你和她……你真的只是她的律师吗?”
罗斐没有表情,也不吭声。
宋昕又道:“是这样的,从你的描述,我能听出来你对她分析得非常到位,而且你有你感性的一面,你十分清楚她的心理活动,好像对她也投射了一定程度的情感,所以……”
罗斐自然听出来宋昕在设陷:“因为她和我姐很像。我总是在她身上看到我姐的影子。所以你说情感投射,我不否认。”
“哦,你姐。就是你t刚才说的,跟你提过秘密的姐姐。”
“她供我读书,带我出社会,是我最亲的人。”
“不止吧。听你的口吻,似乎……”
“我敬她丶爱她。他们却杀了她。”
“他们?你是说凶手不止一个人?”
“真是可怜。都瘫痪了,已经失去了反抗能力,就只能看着自己的生命结束。她死前一定很绝望。”宋昕的口吻很“柔软”,内容却充满了恶意。
罗斐的表情有一瞬间的扭曲,连眼角都在微微泛红,戚沨甚至看到他在紧咬後槽牙。
但很快他就松弛了表情,深吸了口气说:“高辉死前就是这样的心情,绝望丶无助,她在心里给了他一次机会,盼望着在自首以前他能‘回头是岸’,这样她就不会失去精神支柱,她还会为了那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扛下一切。”
“真是太傻了,根本不值得。”宋昕轻描淡写道。
“是蠢。她被骗了十几年,太蠢了。”罗斐说,“不过这也侧面反映出一件事,就是那个凶手也不是什麽高明的角色。对一个这麽蠢的对手玩手段,就算拿捏住了又如何?能有多大成就感?有本事就找个高手。还是说,他根本就是无能,只能玩这麽低端的。”
作者有话说:明天争取再更一章大的。
年底真的忙,追一下进度,争取在不烂尾的前提下快点完结。
红包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