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好感。”王昭说,“她是在勾引我。”
“勾引你?”江进接着问,“听你刚才描述的内容,不像是第一次,这之前是不是还有过类似情况?”
“是,已经好几次了……”
“那是从什麽时候开始,因何而起的,你还有印象吗?”
“是李诚俊过生日那天,吴美霞来我们这边,她看到我送了李诚俊一个礼物,认出那个牌子,从那以後她对我的态度就不一样了。”
“那你送了什麽?”
“只是一个杯子,我也不知道是什麽牌子,多少钱,那根本不是我买的。是我之前接项目的游戏组发过一些礼品,我随便拿了一个出来当礼物。我是後来才知道,那个杯子要一千多块钱。我跟吴美霞解释过,那不是我买的,是发的礼品,她就开始打听我的工作,挣多少钱……”
很显然,王昭是想把事情往吴美霞有错在先的方向上领,而这样的辩解身为刑警早已听过不少。
这里面有一个误区,就是很多人都会以为,只要被害人是先犯错,那麽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加害者的责任。可是杀人就是杀人,不管吴美霞前面做了什麽,言语上有多露骨,这都不是她应该被杀的理由。
“那你怎麽说?”江进问。
“我……我叫她不要问那麽多,我还告诉她,她是李诚俊的女朋友。”王昭说,“可她却说,她也可以同时做我的女朋友,只要我愿意。”
“这话是什麽时候说的?”
“就是案发那天晚上,李诚俊在洗澡的时候。”
“然後呢,你做了什麽?”
“我什麽都没做,正好李诚俊洗完澡,我把手机交给他就回屋了。我那天晚上一直都没有出来过,就在自己房间里……”
“既然你在自己房间里,那你怎麽会知道李诚俊是在客厅的沙发上睡着的?如果李诚俊後来出了门,你也不会知道。”
“我……我是半夜走出房间喝水,看李诚俊还躺在沙发上。”
“半夜指的是几点?”
“两三点钟吧。”
“这麽说从你回房间到两三点中间,你一直没有出来过。”
“没有。”
江进停了下来,随即拿起两张小区监控截取下来的照片,放在王昭面前:“认一下,这是你吗?”
王昭盯着看了好一会儿:“我不知道,照片太模糊了。”
“这个人身上穿的衣服丶球鞋,我们在的房间里也找到同样的款式。”
“这……衣服很普通,到处都有得卖。”
“可是在衣服上,我们还找到吴美霞的生物样本。你怎麽解释?”
“她之前纠缠过我,我也穿的是这件衣服。”
“纠缠。哪天的事,有人可以证明吗?”
“没有……就是她遇害前几天,曾经来过一次。李诚俊当时还没回来,吴美霞先到的。她一直抓着我的衣服不肯撒手……”
“那你是什麽反应?”
“我一直掰她的手,让她不要骚扰我。然後,李诚俊就回来了。”
江进没有针对这部分描述继续发t问,其实事情已经很明显,只是还缺乏关键性证据,比如说那把凶器。
在王昭的房间里并没有找到那把刀,他们合租屋的厨房里也没有找到尺寸匹配的刀具,极有可能是王昭杀人之後就将刀扔掉了。
但是在吴美霞遇害的河道里,却没发现被抛弃的刀,可能是冲走了,也可能是扔在别的地方。
而同一时间,在办公室里研究心理咨询记录的戚沨,正看到这样一句:“我梦到吴美霞再来骚扰我,想起我妈,我很愤怒丶很生气,于是我就抓着她的头发,将她压在地上,再用刀一刀丶一刀地扎下去……我看着她痛苦挣扎,我觉得很开心……”
这样的描述和案发现场吴美霞的死状十分吻合,可是……
戚沨的视线又转向电脑屏幕,此时定格的正是李诚俊上次接受询问时的画面,那是吴美霞遇害的第二天,李诚俊在整个询问中打了十几个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