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协商好如果东西不多,晚上苏如意也可以把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放在店後面的仓库里。
离开包子铺,童云云不解:
“姐,你干嘛给他们那麽多钱,你随便在附近找个地方摆摊不就完事了。”
现在在外头摆摊也没什麽人管,何必花这冤枉钱。
“有个固定地方更好,更容易被人找到。咱们这是花小钱,办大事。”
包子铺的位置非常好,人来人往,所以桃子卖得很快。
呼啦圈这玩意占地方,要是在人家店门口售卖多少占地方,容易引来不满。
走街串巷也能卖,可还是有个固定摊位更适合打广告。
一天一块五也不多,苏如意愿意花这个钱,跟店铺老板打好交道。
“姐,呼啦圈啥时候能到啊。”
童云云眼巴巴问道,她现在晚上做梦都梦到自己在玩呼啦圈。
“快了快了。”
童云云听这话就泄气,大人最喜欢用这种话忽悠小孩了,实际上快不了一点。
不过苏如意明显不是童云云口里的那种大人,没过两天,真的有货车把呼啦圈送来了。
厂里没有秘密,李梅租厂里厂房的事,不少人之前就知道了,不少人在背後嘀咕。
一家都是女人,一天天也不知道在搞什麽,拿了点钱一点也不安分。
他们对苏如意印象就是个小女孩,顶多就是力气大了点,不像李梅因为被童爱华影响,把她当成了可以依靠的人。
因此都觉得苏如意这个乡下来的孩子,非常地不安分,跟长相完全不同。
原本有些人家看苏如意长得好,虽然是乡下来的,可也高中毕业了,内心是有那麽点想法的。
结果一看这架势,只觉得苏如意太能折腾。
小小年纪还学人家做生意,也不怕把抚恤金都赔了。
这年头做生意是容易挣钱,可亏钱的也不少。
尤其前几年政策比较模糊,尤其在他们这个小县城,比不上大城市。整个市场不明朗,一不小心就犯了忌讳,被当成投机倒把,钱没挣到不说,还容易进去,不少人就踩了坑。
不少人还觉得,苏如意就不是善茬,一直惦记李梅手里的钱,想法子各种诓钱呢。
做什麽生意能用得上这麽大的仓库,还真把自己当大老板了。
大家时不时就问李梅,货怎麽还不来,苏如意做的什麽生意,一个月多少钱。
李梅也不是不知好歹的,明显察觉到那些人一副看热闹的嘴脸,也就什麽都没说。
她也怕透露出去,万一被人抢了先,那不就麻烦了,所以只跟关系要好的人说了苏如意要准备卖呼啦圈。
苏如意倒是无所谓,有人拦着她问,她就趁机宣传。
不过虽然宣传出去了,可还是很多人不当一回事,下次见到你还能重复同样问题。
说到底,就是不信苏如意一个小姑娘能做生意,他们询问都是不怀好意的,压根不在意你的答案。
大人们不信,孩子们可早就期待了。
所以大卡车一来,最嘴碎的大妈大爷们还没反应过来,孩子们先炸开了锅。
不仅是家具厂的孩子们,附近纺织厂丶印染厂等等的孩子们全都朝着这边跑,他们早就盼着呼啦圈了。
小孩拥有自己特殊的信息渠道,虽然整个县没多少个人有,可他们就是知道有这麽个东西,在外头卖得可火可流行了。
可惜,县里没人售卖,都需要从省城或者市里带过来,这不仅成本高,很多人没这渠道。
自从得知有人要做这项生意,孩子们早就翘首以盼。
五颜六色的呼啦圈整整齐齐地码着,一摞一摞用绳子绑着。
那麽多呼啦圈堆放在一起,看着着实壮观,而且看着比之前看的还要好看。
卸货的时候,一群孩子眼巴巴在一旁守着,要不是童云云带着自己的小夥伴拦着,指不定这群孩子就要冲过来了。
有些孩子手里还拿着钱过来的,捏着大团结在那挥,现在大团结不像前些年那麽值钱,可一个小孩能拿到那麽多钱的依旧很少见。
“不急,货全都卸下来再说。你们看这里有那麽多呢,不怕你们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