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向李世民直播我在贞观摸鱼作者荔景 > 第28章(第2页)

第28章(第2页)

不过等等,後世说不准有更好的避孕方式,况且少年也不是什麽残忍之人。

就在长孙皇後心中猜测之时,长孙无逸竟是真与她心意相通了一般。

【系统,你有没有男性避孕药或者不动声色给李二做结扎手术的办法啊?思来想去还是不让他生最省事。】

机械音也很快响了起来,毕竟这可是难得地宿主主动开口询问。

[有倒是有,後世你们常见的避孕药丶避孕套甚至结扎手术的方法都可以通过积分兑换,而且系统出品甚至可以做到比後世的效果更好更安全,一点不影响本人的健康哦。]

[只是想要完全做到让人察觉不到,怕是有些难了,除非你能完美完成任务打开更高等级的面板,兑换任务奖励。]

长孙无逸听完只觉得他就多馀问那麽一句,果然系统的回答就是变着法让他做系统任务。

他自己也是关心则乱,竟是忘了系统的嘴脸。

罢了,还是不能指望系统,之後他另想他法吧。

比如现在的唐人大多迷信,他哪天雇个道士什麽的给李二和长孙皇後算上一命,告诉他们不适宜多生孩子。

虽然无法一劳永逸,但是应该也能少生几个。

李世民却是大松了一口气,长孙五郎不是真的想阉了他就好,这是所有男人都无法忍受之事!

而後很快他又琢磨起了系统提到的避孕方式,不得不说再次心动了。

他之前想到的方式自然是跟妻子少亲密些,但情到浓时难免情不自禁,如今有不损害健康的避孕方法自然是最好的。

只是,还是系统任务!

他都不用怎麽动脑子想,便能猜到长孙五郎的沉默又代表着他不想接任务了。

李世民叹了口气,还是先不想避孕之事,如今得先让长孙五郎开啓任务。

旋即李世民宣布今日的早朝正式开始,然後果不其然便遭受到了不少朝臣对“二圣临朝”的质疑。

其中尤以儒学大家们为甚,甚至好几个朝臣言辞激烈,批判这是牝鸡司晨!

而作为孔子後人的孔颖达也是极力反对。

“陛下请三思啊!臣知道您与娘娘情深义重,娘娘也是才华横溢,贤良淑德,必不会有专权之心,可是这牝鸡司晨的口子不能开啊!若是後世有心人利用皇後娘娘的例子而行吕後之祸,那还得了!所以臣以为最好的办法还是从一开始就莫要开了这个口子。”

李世民一点不意外有许多朝臣激烈反对,毕竟那些儒生可谓是一个比一个老古板。

他就说他已经算得上如今最为开明的男子了,长孙五郎就应该看看现在这些男人的嘴脸,看他还敢不敢“嫌弃”自己。

当然虽是这般想,但李世民还是决定赶紧让这些朝臣住嘴,毕竟再让他们继续攻击下去伤害的也只是观音婢罢了。

本来观音婢就已经够贤惠懂事,常常为此委屈自己,她要是真听进去了,说不定一会儿真主动请辞了。

更何况他也早就想好了理由。

然而李世民还没来得及开口,长孙无逸便已经火力全开。

长孙无逸不是女人,也常常理解不了後世有些特别极端的女权。

但是他一直受得是男女平等的教育,对女子能力的认识自然还是要比现在的唐人清晰得多,听见这般爹味的言论自是难以忍受。

【真是受不了这些儒家文臣了,吕後怎麽了他们?怎麽就成了祸事?难道不是她在刘邦死後撑起了大汉江山,让大汉平稳过渡吗?】

【没有吕後,难道靠那个废物刘盈?说不定大汉也就二世而亡,再加上北边还有虎视眈眈的匈奴,如今别说儒家还能不能像现在这麽大行其道,有没有汉族恐怕都要打个问号。】

【结果只因为人家为了江山稳定多杀了几个臣子,就成了他们口中的吕後之祸,但是他们咋不问问这些朝臣又是谁真心想杀,杀了他们又是谁得到了最大的好处呢?难道不是刘老三吗?】

【不就是杀了戚夫人吗?怎麽不看看戚夫人又对吕後做了什麽?他们真的是被某些人所说的那般是女人之间的争风吃醋吗?明明从储位之争开始,他们两人之间便是政治斗争了。骂吕後残忍的怎麽不看看那些个男皇帝在争皇位时干的事?难道不是一样残忍?】

【远的不说,李二不刚在玄武门之变里把自己的亲兄弟给杀了吗?难道手段不残忍吗?】

李世民本正兴致勃勃地听着少年妙趣横生的反驳话术,他早就发现虽然少年很多观点他并不认同,但是却往往能够给他提供另外看事情的角度。

在他年纪尚轻的时候,他是连汉高祖刘邦都有些看不起的。那时的他认为刘邦是个无赖泼皮,并没有太多的才华,也就有些识人之明,再加上运气好这才建立了大汉,登上了皇位。

对于吕後,他虽然不像看轻刘邦那般看轻吕後,但也不会认为她有多麽的厉害,甚至因为自小受到儒家夫子们的教育认为吕後是个恶毒善妒的女子。

当然在他打下天下,夺嫡又登上帝位,认识到这一过程有多难後,他对刘邦有了新的认识,认为他是真正厉害的帝王。

只是对于吕後,他倒是依旧停留在之前的看法中,从未从将吕後当成政治家的角度来看她所做的事。

被少年这般一提醒,李世民觉得很有道理。

从前倒是他的眼光不够深刻,怎麽那般肤浅的认为这是女人之间的争风吃醋?

而在听见玄武门三个字後李世民的好心情瞬间消失,少年怎麽什麽时候都要用他举例啊?

他还记得自己之前是怎麽骂後世的文臣春秋笔法用他的故事劝谏君王吗?怎麽自己也染上了那些臭毛病。

李世民在心中骂骂咧咧了一番,但最後又不得不承认长孙五郎还是要好一些,他并没有编故事。

玄武门的确是他自己做的,是他心虚了!

而被反驳的孔颖达脸色则是更加难看,他想张口反驳,但碍于帝王曾经的禁令,他是一点不敢言语,只能在心中不断反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