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向李世民直播我在贞观摸鱼作者荔景 > 第29章(第2页)

第29章(第2页)

一个从上到下斗守规矩的社会,百姓的生活才能稳定,国家才能发展啊!

李世民更是疑惑,这怎麽就不好了?

在他所受到的教育中,只会担心天下大乱,造反的人太多,可从不会担心天下人太听话。

当然这对于百姓可能的确不太好,特别是碰上隋炀帝这样的昏君,要还那般听话那就只能死路一条了。

当然如今的帝王是他自己,他虽自诩仁君,会尽可能的对百姓好,但前提是他能坐稳江山。

鼓励百姓有反叛精神威胁大唐江山的稳固,他倒是还没有高尚到这个程度。

但很快李世民的疑惑便被解答,整个人再无法淡定。

【这样的思想大行其道,所有人便会只学一种学说,也就是儒学除儒学之外墨家研究的那些工匠技艺丶治病救人的医家丶甚至与粮食息息相关的农家等等都被儒家认为是奇淫巧技,上不得大雅之堂,因此学习研究这些学科的有才之士大大减少,也就得不到发展,更加被边缘化。】

【儒家还十分崇古贬今,认为後人不如前人,一切崇古那今人便不会创新,整个社会的创新力被大大抑制,多种因素叠加下导致华夏千年来科学技术进步的极其缓慢,渐渐输给了西方。】

李世民脸色一变,输给西方是什麽意思?西方是指天音曾经提到的土耳其还是更遥远的西方?

科学技术又是什麽意思?是墨家曾经研究的那些机械吗?被少年特意提起那些东西竟然那麽重要吗?

孔颖达等人则是依旧十分不屑,并不当回事。

呵,那些奇淫巧技又不是治国之道,有什麽用?定然又是是天音污蔑他们儒家!

然而下一秒他们便无法继续不屑。

【三纲五常构也束缚了人的血性,让人不敢说真话,不敢提出上级的不对,形成中庸之道。长久以来,便会慢慢侵蚀汉人的血性,让汉人失去从前的尚武精神。】

【满清在草原推行佛教让游牧民族变得温良无害,儒学在中原大行其道难道不是同样的道理吗?而且这还是汉人自己主动阉割自己,简直是大聪明中的大聪明。】

这一刻,李世民的手不禁一抖,後果竟然这般严重?

他自然还记得光屏对满清控制草原的描述,也知道精神被阉割後会有多严重的後果。

他行伍打天下出身,更加明白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性。

若是军队没有战斗力,天下何以统一?又何以威服周边四夷?

李世民一想到大唐会像大汉那般对胡人俯首称臣,就浑身难受。

但他又想到儒学毕竟跟佛教不一样,又没有不让人杀生,只是让人听上级的话罢了,士兵难道不就需要这样的品格吗?

然而这时李世民却是又想到从前带兵之时,战斗力最为凶悍的士兵从来不是特别听话的顺民。

就连他自己也从来不是儒学宣扬的好人,他要是真信了儒家父父子子的那一套,现在估计早就身首异处了。

不过从汉代至今,也过了好几百年了,中原军队的战斗力似乎也没被削弱啊?少年会不会夸张了?

可天音说过思想的影响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看出来的,长期以往不会真的如少年说的那般吧?

此时李世民的思绪可谓是反复横跳,纠结万分。

这一刻孔颖达等人也不再敢像之前那般强硬,心虚了起来。

此时才刚经历过乱世,他们虽然是文臣也知道军队的战斗力有多麽的重要。

要是军队战斗力被削弱,他们真是难辞其咎!

不会的,不会的,从汉武帝到现在也几百年了,也没见对军队有什麽影响,几人都在心中安慰自己。

但很快,他们的自我安慰便被少年打碎。

【当然如今大唐的军队战斗力很不错,对周边的胡人可谓是碾压,但是那是因为经过几百年的乱世中原军队武器技术对周边碾压,而且被胡人尚武的风气影响极大,儒家虽已经被君王奉为主流,但也还没成为官员升官的唯一决定因素,武将也还能通过战争上升。】

【然而等到再过几百年,世家消亡,儒家主导的科举制成为士人最大甚至是唯一的上升通道。】

李世民眼皮一跳,瞬间抓住了重点。

又是科举制!这应当是隋文帝创立的用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只是因为考试规模并不大,参加考试的人本就需要朝臣推荐,而考中之人能够获得的官职并不高,所以科举至今并不受人重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