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向李世民直播我在贞观摸鱼作者荔景 > 第62章(第2页)

第62章(第2页)

两个孩子都比她预想的还要懂事,看来原本的历史里还是李世民这个爹当得不合格,没能与两个孩子沟通清楚。

这一世有她看着,让他们父子之间定然不会重蹈覆辙。

就在长孙皇後放下大半心时,一旁的拧着眉思考的李丽质这时却又开了口。

“小舅舅说还没有出生的九弟是阿耶儿子里最适合当皇帝的,可是我怎麽他描述中的九弟多行阴谋诡计,不怎麽光明磊落,他想要当太子不应该向阿耶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吗?一味示弱然後等待渔翁得利这样真的能当好皇帝吗?”

李丽质的问题可谓是一针见血,甚至是长孙皇後也难以回答。

于是她只叹了口气道,“丽质,你能想到这些问题很好,但是每个皇帝执政的风格也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哦,我们先继续听下去吧。”

李丽质还是有些想不通,毕竟在她看来一个好皇帝是他阿耶这样的,能力出衆,功绩出衆,压得住臣子,也能信任臣子,自然能够开创盛世。

不过她也认同阿娘的话,于是点了点头,没再继续问下去,只安静地继续听长孙无逸的讲述。

她想,听完後或许她能够找到答案。

【当然因为李弘出生年月没有被具体记载,後世史学家猜测感业寺期间两人就已经又勾搭上了,王皇後只是顺水推舟罢了。】

【但怎麽说呢,要不是王皇後点头武媚娘肯定不会那麽顺利被李治接回宫封为昭仪。而且男人嘛一向喜新厌旧,武媚娘不在李治身边,很难说帝王的情分会持续多久。哪怕萧淑妃不成,李治也说不准会去选个新人继续对打王皇後。】

【但一切阴差阳错间历史选择了武媚娘,也成就了她,让她踏出了无数人不敢踏出的那一步。】

这一刻,能听见天音的人皆是悚然一惊。

将先帝妃嫔接回宫封为封为妃嫔其实已经是耸人听闻了,那武氏女还能做出更加别人不敢做的事?

李世民则是忽然想起少年之前在吐槽北宋史官时提到的刘娥,没记错的话他曾说过刘娥最大的错是没有学那位武後直接登基。

该不会就是这位吧?

但很快李世民便下意识否认了自己的这个想法,不可能,绝不可能!

他们大唐可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呢,李治登基後他们大唐也不过三十多年,远不到被人篡位的时候。

毕竟皇位被人篡了,那大唐不就亡了吗?哪里还来的两百多年的国运呢?

那登基的武後说不准是那位武才人的同族後代,祖上出了一个能耐的妃嫔倒是能够庇护後几代都有女子进入宫中。

【武媚的身世也是完美符合李治的需求,她的父亲是武士彟,本是一介商人,大唐开国之时通过成功押宝李渊,捐献军费,被封为了应国公。李渊又怜惜他中年丧妻,便将本一心向佛的四十多岁都没有嫁人的杨氏女许配给了他,婚後生下了三个女儿,武媚便是其中第二女。】

【然而武家也如同曾经的长孙家一般,武士彟早早去世,原配妻子留下的儿子不满继母以及继母所生的妹妹们,所以将其赶出了家门,无奈下杨氏只能带着女儿们重新回娘家。】

【但显然武媚还要更加不幸,长孙家好歹还有男丁,高士廉也是个好哥哥。但杨家对杨氏母女很是一般,毕竟武媚得势後并未特意提拔过杨家人。】

【总之,武媚也算出生贵族,但并不算世家大族,而且因为小时候被家里赶了出来,导致她跟武家人的关系极差,所以李治不用担心武媚像萧淑妃那般为了家族倒戈长孙无忌等人。】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武媚本人实在是有能力,武媚13岁时大概率因为不想再过寄人篱下的日子,选择进宫搏上一把。只可惜她并不是李二的菜,刚进宫时是个小才人,十数年後李二驾崩时还是个小才人。】

【但苦难往往磨炼人的心性,造就人才,十多年里她应该读了许多的书,再加上感业寺的经历更是让武媚心机手段成长到了一定的程度,而且更加重视机会。】

【在重新回到宫中後,她先是抓紧机会怀孕诞下皇子站稳脚跟,而後更是一眼看出了彼时李治的政治诉求,并且甘愿作为李治手上的那把刀。】

李世民并不擅长宫斗,比如在跟大哥建成争夺太子之位时,他就不会讨好李渊宠爱的妃嫔,数次因为枕头风吃亏。

若不是妻子在後宫斡旋,他的处境说不定还要更艰难。

但李世民是个聪明人,再加上长孙无逸已经将武媚的背景介绍个清清楚楚,他自是瞬间理解了李治的选择。

武媚的确是把好刀,唯一的瑕疵就是她曾经是自己的妃嫔,她与李治伦理上实在是有些说不通。

不对,等等,李治是想通过废了王皇後打压在背後支持王皇後的长孙无忌等人。

而他要立的“刀”越锋利,越引人注目是不是能更快达到目的?

所以那武媚的身份似乎不一定是缺陷,说不定还助力了李治达到目的。

-----------------------

作者有话说:没有说李治不喜欢武皇只有利益的意思哈,只是这里主要侧重政治斗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