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向李世民直播我在贞观摸鱼笔趣阁 > 第49章(第2页)

第49章(第2页)

要天下大部分人都去搞这种投机取巧的行径,那天下才真的要完蛋了。

而他们最不能接受的是被他们视为百姓理想状态的生活竟然也被少年给攻击了,百姓每家每户都有田地,生産出来的粮食能让他们一家吃饱,这可是圣君才能治理出来的天下!

总之,几乎是所有人都在心中生出疑惑丶不安丶愤愤之类的想法。

当然长孙无逸是不知道的,他只在心中继续自顾自地吐槽着。

【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算得上是相辅相成,组成了华夏古代经济的基石。它们前期能在华夏生根发芽,自然因为他们适宜华夏的状况,人多地少,也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甚至在起初,小农经济也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提升,毕竟想要自给自足的前提必须是得先生産足够的粮食嘛。所以从秦汉到唐宋,虽然在後世人看来这农业技术进步得有些慢,但终归是在不断进步。】

【只是当已有“精耕细作”的农业发展到顶之後,在重农抑商的政策下,大部分粮食都不会被买卖,大家自然没有想更多的办法大幅提高粮食産量的想法。当然最重要还是小农经济是以小家庭为单位,他们的抗风险极低,根本也没有多馀的钱发展其他的技术。】

【对于底层农民来讲想要改善生活条件,相较于种地,工商业更加适合底层百姓脱贫致富,但由于社会的打压,也相当于堵死了底层百姓的上升通道。至于农民靠读书成为士人?只能说,封建社会能读得起书的就没有真正的底层穷人。】

【而已经成为商人的人呢?他们自己也看不起自己,疯狂地想要脱离商籍想要成为士人。他们赚来的钱也都被用来买地,毕竟土地是根本,用在其他方面诸如改良技术丶扩大生産反而是左道。】

【可是想要发生工业革命那般的技术革新,必须有大量的金钱丶资源等等作为依托,而最愿意也有能力进行技术改革丶扩大生産的就是为了利润不顾一切的商人们。】

那群不事生産的商人怎麽可能有这样的作用?真是越来越离谱了。

之前少年认为“抑商”不对的言论已经让衆人无法接受,更何况现如今还将商人擡到了这麽高的地位。

不少臣子诸如孔颖达丶萧瑀等保守派臣子更是在心中冷笑,一派胡言!

长孙五郎攻击他们这些臣子不下地,不务农,那商人们就会了吗?他们怎麽可能有这样的觉悟?

李世民一时间也是不肯相信,但他想得更多更远,毕竟“工业革命”背後隐藏的机遇实在是令他眼热。

假设少年说的是实话,商人的确有这个本事,那朝廷难道没有吗?

朝廷才是拥有最多的钱和资源的,朝廷怎麽就不行了?商人哪里谈得上是不可或缺?

此刻的李世民已经懒得去管什麽动机不动机了,他更为关注的是朝廷能不能做到。

但很快少年便否定了他的想法。

【朝廷也有这样大规模推行技术改革的资本,但是呢封建朝廷本身就缺乏动力。更何况哪怕到了後世,国家队很多时候也不如野蛮生长的私企,有竞争有威胁,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人的潜力。】

【所以工业革命发生在诞生了无数通过航海赚取了大量资源丶财富与市场的大商人的英国,并且快速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欧洲推广开来,简直是一种必然。】

而这时长孙无逸又重重地叹了口气。

【唉,算了,还是别想了。以前看穿越小说,总是看主角穿越华夏古代後提前开啓工业革命,改变华夏近代落後的局面。但是真了解历史後才发现华夏没能开啓工业革命本质上还是整个社会制度造成的,谁能强到跟整个社会为敌呢?】

【至于我这种小虾米就更不用想了,还是继续躺平摸鱼吧。】

少年刚这般想着,衆人只见光幕上的画面再次闪动,很显然少年打算继续刷视频了。

李世民只觉一阵心梗,甚至超过了之前少年在心中吐槽他时。

长孙五郎这小子看问题往往很有意思,但是为什麽每次分析完後都断定他自己做不到然後就躺平了?

他就不能再动动脑子试一试吗?怎麽能这般没志气呢!

所说之前身为帝王的李世民对“工业革命”还是有许多的忌惮,毕竟哪怕从长孙无逸现在透露的信息中便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会带来社会大进步,但同样也会导致社会动荡。

之前少年还曾经提到过“帝制终结”,结合这些天以来他听到的天音信息,李世民甚至怀疑这什麽“工业革命”丶“商人崛起”就是原因之一。

但如今面对长孙无逸说到一半的信息,他心中只剩下了旺盛的好奇心。

反正他之前本就已经基本上想通,也已经决定要重视技术发展,此时自然不会再过多纠结。

最重要的是最终施行与否还是他这个皇帝说了算,所以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先搞清楚“重农抑商”的影响和“工业革命”到底是什麽。

这样他才能综合考虑,未来究竟该如何施行政策。

李世民大脑飞快运转,思考着要如何引导少年将注意力转回去。

可是“工业革命”这些词在大唐从未出现过,根本不可能从他口中说出来的啊!

李世民心中着急不已,好在这时,系统再次展现了它旺盛的事业心。

[哇,宿主你再次提醒了我!你们这个世界的工业革命对封建王朝简直是降维打击!宿主,我们一起在大唐开啓工业革命吧,到时候谁与争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