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向李世民直播我在贞观摸鱼笔趣阁 > 第54章(第2页)

第54章(第2页)

所以对于自己和魏征两人在神话中截然不同的形象,李世民更是无法接受,他堂堂帝王竟然还要被一个“田舍翁”修书拯救。

至于入地府後的场景,李世民觉得更是没什麽好事,多半又是审判他杀兄逼父等等“罪行”罢了。

他不由朝着身後的魏征看去,便见魏征擡头挺胸,一副骄傲的模样。

李世民心中愤愤,那魏征心中定然十分得意,未来说不准要劝谏自己更厉害了。

只是现在佛祖当前,他也不能做出什麽反应,只能眼不见为净收回目光,继续看向主持。

只是这一次,他连带着看主持身後的年轻俊秀的和尚都有些不爽了。

要不然真不让玄奘去取所谓的真经了,这不就彻底杜绝神话传说的根源吗?

长孙无逸不知道李世民已经快给《西游记》判了死刑,还在自顾自回顾着剧情。

【李世民作为“罪人”入到地府之後,便遭到了李渊丶李建成冤魂的侵扰,阎王还罗列了他的两大罪业,起兵造反致使生灵涂炭和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并且指出他的阳寿就是在贞观十三年,如今已尽了。】

大概是已经有了预期,李世民此刻的心情竟是十分平静。

果然,他就知道入地府後的剧情没什麽好事。

不过他心中还是涌出些不平来,虽然这剧情是话本子虚构的,但也足见後世人对他的态度。

究竟是哪个愚蠢的後世作者这般写的?弑兄杀弟也就罢了,他要是不起兵造反天下死的人只会更多。

李世民觉得十分心累,摆烂地想,要不干脆直接禁止和尚西行取经算了,这不就从源头解决了?

然而这时,少年的讲述却是朝着李世民预想的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下去。

【不过李二毕竟是千古一帝,後世人认为的圣君,作者又怎麽可能真的愿意虐李二呢?】

【他一个凡人入地府,却是十殿阎王亲自躬身迎接,礼遇有加,与其父李渊流落鬼门关的待遇可谓是两模两样。後世人解读李世民前世其实是紫薇大帝,地位远高于阎王,所以十殿阎王才会如此毕恭毕敬。】

【判官崔钰还大手一挥,给李世民加了二十年的寿命,于是李世民变成了贞观三十三年去世,比原本的历史还多了十年。】

【当然李世民在地府中还是受到了些惊吓的,比如被罗列罪名,带他参观了十八层地狱中的各种酷刑,包括拔舌丶油锅等等场景,让李世民下定决心要超度亡魂。】

【于是还阳之後的李世民先是举办水陆法会,而後又派唐僧前往西天求取真经。】

李世民微愣後便是狂喜,好好好,那作者还是有眼光的,知道自己的不凡!

他自是不可能真信了他是所谓的紫薇大帝,但这总算是後世人对自己的夸赞嘛。

况且紫薇大帝转世的名头要是传了出去,谁还敢说他得位不正?

还有那书中的判官还将他的阳寿增加了十年?

看来後世人也觉得自己当政的时间短了,所以才会加上十年,没想到自己竟然如此受百姓爱戴啊!

这话本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要不然还是让玄奘去一去那天竺?毕竟他可是个开明的皇帝,对待大唐境内各大宗教都很是宽容。

可长孙五郎之前说过佛教大兴的危害,那玄奘取回真经让天下百姓更加推崇神佛之事可怎麽办?

李世民一时间有些进退维谷。

【《西游记》对李二的塑造还是有些刻板印象了,後世人认为李世民是仁君,所以总是将他往唯唯诺诺的方向塑造,于是李世民在各种小说电视剧里都成了好说话的中年大叔模样。】

【虽然我常常觉得这样的人设魅力大减,但是也能理解在後世知识分子的眼中,他们的理想君王就是这样的形象。】

【对比起来,我觉得《西游记》里最亏的还是玄奘大师,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得罪了作者,被塑造成了一个只知道念经的废物和尚,全靠几个徒弟保护取经。】

【玄奘明明是一个人翻阅千山万岭偷渡出国,直到到了高昌被高昌国王引为知己,甚至还结拜成了兄弟後,高昌国王给他拨了一群随从才改变了之前独自上路的窘境。也因为有了高昌国王的修书,玄奘路过那些小国通关才容易得多。】

【说起来《西游记》还是有些不道德的,把人高昌国王对玄奘的帮助全都给了李二。而且最惨的是高昌在贞观十四年时被大唐给灭了,只能说国家被灭了连个喊冤的都没有,只能被人“偷”功绩了。】

李世民先是还来不及为大唐灭亡高昌而开心,就被少年的“偷”字刺了一刺。

这写话本就是需要改编,怎麽能叫做偷呢?

好在长孙无逸也没继续纠缠这件事,继续讲述了下去。

【而在天竺的几年,玄奘潜心修佛,四处游历,在戒日王举办的无遮大会上辩赢了天竺无数高僧的狠人。】

【贞观十九年玄奘法师回到大唐之後,不仅受到所有百姓的称颂,这位曾经的偷渡客得到了李二的亲自接见。】

【只是李二的接见也不是很真心,一方面是碍于当时佛教的名声,一方面则是想要从玄奘那探听到玄奘沿途所见所闻,好获取那些国家的情报,甚至在一番交流後发现玄奘颇有才华,希望他能还俗为官。】

【玄奘法师一心向佛,自然不可能答应还俗,但是碍于帝王权威还是写出了《大唐西域记》,让李二充分了解了沿途诸国的情报,制定了後续的大唐】

【之前有网友开玩笑说,那些个沿途国家的国王怎麽一点不怀疑这个念经的和尚是探子吗?毕竟他刚走没多久,唐军就打过来了。】

【只能说玄奘法师主观上没想过当大唐的探子,但实际上嘛怎麽不算报效大唐呢!】

李世民心中的犹豫瞬间散去,佛经什麽的不重要,《大唐西域记》很重要!

没想到这叫玄奘的和尚在探听情报一途上这般有天赋,这一次哪怕他不想去自己也得将他送去了。

当然贞观十七年还太远,李世民希望长孙无逸最好能再多讲些《大唐西域记》的信息。

然而长孙无逸哪里是对正经书籍感兴趣的人呢?吐槽完後,他便又沉浸在了《西游记》的剧情中。

于是一瞬间,李世民只见面前的光幕上出现了一只金灿灿丶拿着棒子的猴子。

-----------------------

作者有话说:明天不会这麽晚更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