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吐蕃和泥婆罗愿意借兵给一个大唐小小的使节,足以可见当时的大唐对周边威慑极重。
那时的大唐又该有多麽的强大?
至于其馀将领,诸如李靖等人也都是心潮彭拜。
王玄策显然只是使节不是将领,但却能打出这样出色的战役,足以可见当时大唐军力之雄厚,连文臣都有这样的本事。
作为大唐将领的他们更是不能输给一个文臣,他们也得想想该如何尽可能少的利用大唐的军力资源替大唐开疆扩土啊!
[最终报了仇的王玄策才携带着携俘虏及贡品返回大唐面见李世民,不过呢当时大唐灭国太多,中天竺也只是个小国,所以李世民并没有特别重视,只给他授了一个五品朝散大夫。]
[唔,就跟你现在的官职差不多。]
长孙无逸难得被系统噎住,行了行了,不用特意用他来对比了。
他一直知道自己是个关系户来着,但没办法,谁叫他投了个好胎?
其实他也不想的,若论朝中谁最想辞官归隐,他绝对是第一个!
李世民倒没有在意这一点,心中只有一点为未来的王玄策抱屈外满脑子只剩下“大唐灭国太多”。
真是好啊!看来历史中的大唐比他预想中的还要强大得多。
至于李靖等将领们眼神更是透亮,除了自豪于大唐的强大以外,他们更加欣喜于“灭国太多”岂不是意味着未来有无数的灭国战争可以打?
一瞬间,已经有些年纪的将领们纷纷下定决心一定要保重身体,毕竟未来还有那麽多战役等着他们呢!
[不过王玄策对于天下影响最深的大概率并不是一人灭一国的事,而是他从天竺带回了一个神僧,说能炼出长生不死之药。]
[彼时的李世民已经病入膏肓,药石无医,开始寻求神学的帮助。他经常召玄奘进宫讲经,期望获得内心的平静也就罢了,甚至开始寻找长生的丹药。]
[于是呢,这印度神僧自然而然被王玄策奉给了李世民。至于最後的结果嘛,自然是李世民很快就挂了,一颗丹药将他提前送走。]
[当然还有的史料中说李世民还没来得及吃丹药就死了,说是要真是李世民吃丹药而亡,那後续的唐高宗肯定会处死那印度神僧,但史书上却全无记载。]
[但本系统觉得这就是李唐皇室故意隐瞒罢了,毕竟吃丹药去世的名声不太好,要是将印度神僧处死,那不就昭告天下了吗?]
[如果李世民没吃,史官又为何多此一举记上一笔呢?毕竟古往今来的皇帝身边都不缺各种术士,要是没有作用的术士都得记上一笔,那史书还记得下吗?]
正处在兴奋中的李世民犹如当头棒喝,可恶,怎麽又开始讲丹药之事了?
虽然这一次比之前少年讲得都要详细,让他了解清楚了所有的前因後果,但李世民却宁愿不知道。
死在一个蛮夷之地来的番僧实在是太丢人了,那秦始皇丶汉武帝好歹是被华夏的术士骗了。
至于了解未来避免错误什麽的,李世民表示他只要不吃丹药,什麽坑避不过?
这时李世民只觉得四面八方注视的目光又朝着自己袭来,因为怕尴尬李世民甚至都不敢去探究衆人具体是什麽目光。
他只能挺直背脊,接过主持递过来的东西,装作专心礼佛。
[总而言之,这王玄策算得上是我们的福星,毕竟能送走李世民的有几个人呢?所以我建议宿主你将他收为属下。]
[他不仅军事才能尚可,甚至还能一个人从中天竺逃出来,又上了青藏高原,足以见得他的体质极好,适宜高原丶热带雨林多种气候。]
[华夏人一直窝在东亚这块土地上,边境开发艰难,根本原因还是大多数中原人不适宜那些地方的气候,高原缺氧就不说了,南方湿润潮湿丶虫蚁遍地,中原人去了也十分容易得病。]
[像王玄策这样皮实耐操的人哪怕是後世都不多,他不就是治理天竺的天选之子吗?]
还在嫉恨系统揭自己老底的李世民顿时咬牙切齿,在心中暗暗发誓,呵,还想要王玄策?
这位“天选之子”未来只能属于他,属于大唐!
[当然我也考虑到贞观初和贞观末年的形式不同,王玄策灭中天竺之时,中天竺已经内乱,国力大减,而如今中天竺在戒日王的统治之下算得上是一个强大的王朝,想要用八千人攻破难度颇大。]
[而最大助力吐蕃,雄主松赞干布才刚登基,还是个13岁的小屁孩,没能平定吐蕃内部叛乱,统一吐蕃,但这又何尝不是宿主你的机会呢?]
[我觉得我们也可以趁着松赞干布还在弱小阶段,取而代之,让吐蕃成为我们的地盘,成为吐蕃新王。]
[宿主可不要看不起吐蕃,吐蕃那块地虽然看起来荒芜,但未来吐蕃帝国建立後,将会成为持续两百年时间大唐最主要的威胁!]
[吐蕃还曾联合吐谷浑丶党项等部族,20万大军发兵东侵,使得当时的皇帝再次出逃,是为大唐天子九逃中的又一逃,这可是其他异族都没做到的事哦!]
[而且我们还有各种先进技术,吐蕃在我们的带领下,定然会更加强大。]
[到时候我们往西南便能控制天竺,让天竺成为我们的大後方,往东便可以时刻反攻大唐,这块地盘妥妥的战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