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三儿子李显,一登基就闹着要把权力给自己妻子,甚至还放言要把皇位传给老丈人,于是武後无奈只能废了自己的三儿子,让四儿子登基。】
【四儿子李旦倒还算听话,但就是无能,emmmm】
李世民听着讲述都快绝望了,治儿难道就没有一个靠谱的继承人吗?
怎麽要麽早逝,要麽脑子不好!将皇位传给老丈人这是人说出来的话吗?
这一刻,李世民甚至庆幸李治还留了一个相对靠谱的太後看着朝政。
【武後估摸着也知道自己几个儿子的德行,所以不管从感情上还是权力上都希望李治能够活得更久些,让她能继续大权在握,执掌朝纲。】
【当然两人也不仅仅是利益一致,权力这种东西总归是你多了一点,我就少了一点的东西。】
【武後在事实上执掌朝政的几年後,便慢慢建立了属于她自己的不受李治控制的一套班子。她知道世家不会支持自己,便继续提拔寒门子弟,组建“北门学士”,形成自己的政治力量。同时在禁军中安插自己的亲信,牢牢掌控着京城核心军事力量。】
【李治虽然生着病,但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皇帝也十分敏锐地察觉到了自己手中权力的流失,武後的逐渐失控,于是他又生出了“废後”的念头。】
李世民在心中叫了声好,果真是他的儿子,这政治敏感度还是够的!
这个皇後失控了,那就换一个。
不过他很快又生出疑问来,刚长孙五郎说武後还当了太後,他该不会是没废掉吧?
一个皇帝想废後怎麽可能行不通?难道他又心软了?还是真被架空了?可是不是还有兵权在手吗?
长孙皇後则是在心中为武媚担心,果然没有任何男人真的心甘情愿被妻子分走权力。
哪怕他已经病入膏肓,哪怕妻子甚至根本没有害过他。
武媚这一关怕是不好过了,不知道她能不能撑过去。
【李治当即召上官仪商议,而後命他起草废後诏书,然而彼时的宫廷到处都是武後的眼线,消息很快泄露。】
【武後听到消息,当即果断前往为自己申辩。李治见状又怂了,将责任推到了上官仪身上,而上官仪一介臣子哪里斗得过武後?沦为了他们夫妻斗争中的炮灰,自己和儿子都被处死,家中女眷也被充入了掖庭。】
【至此之後也标志着李治再无法有效制约武後,武後的权力也从“共享”变成了“主导”,李治终究还是丢掉了他心心念念的绝对权力。】
李世民和朝臣们都是面如土色,人精如他们都知道这一场交锋中李治败了,败给了一个女人。
而要论原因,也不是那女子使了什麽阴谋诡计,根本原因还是李治自身的问题,长期以来的不肯担责丶优柔寡断终于在这时报应了回来。
李治是皇帝本来占着大义,他要是坚决废後,那麽大半朝臣肯定都会支持他,武後哪怕有些自己的势力也定然抵抗不了天下大势。
然而关键时刻,李治却是怂了。
而且他还把自己忠心耿耿的臣子推了出去背锅,他有没有想过自己这麽干了未来还有哪个臣子出头帮他对付武後呢?难怪这之後武後成了他们中的主导!
长孙皇後心中兴奋不已,这是她读了那麽多史书中少有的皇後反制了皇帝的例子。
不管是吕後丶邓太後丶冯太後都是在丈夫死了之後才能掌控朝堂,在他们的丈夫还在时,他们也不可能插手太多朝政大事的。
虽然皇帝是她的儿子,长孙皇後也不得不感叹武媚的手段心性都高于李治。
原来女子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这一步!
然而就在这时,长孙皇後却感受到自己手部传来柔软的触感,低头一看竟是自家小女儿握住了自己的手。
长孙皇後有些奇怪,低声道,“丽质,你想跟阿娘说什麽吗?”
李丽质小脸严肃,点了点头,但是却没有直接开口,而是凑到了长孙皇後耳边,用只有他们两能听见的话。
“阿娘,为什麽武媚作为皇帝的妻子便能插手政务,但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儿却从来没有这个机会呢?虽然阿耶丶阿娘你们都很是开明,让我也能跟着哥哥们一起学习,但是你们也应当从来没有想过让我跟哥哥们一样治理一方土地吧。”
长孙皇後的手忍不住颤抖,心中的兴奋也渐渐冷却,她不得不承认丽质说到了她一直忽略的问题。
女人只能作为妻子可以拥有丈夫一部分的权力,但作为女儿却从来不能继承父亲家族的权力。
历史上有不少临朝称制的太後,却从没有能够执掌朝政的公主,明明优秀的公主也是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