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向李世民直播我在贞观摸鱼笔趣阁 > 第93章(第2页)

第93章(第2页)

然而比朝臣更快出声的是长孙无逸的心声。

【哇,开始讨论对东突厥的处置了耶,我记得历史里朝堂上分成了三派,魏征为代表的强硬派主张胡人都是人面兽心,不可信,反对将其大规模内迁安置于中原。】

【颜师古和李百药则倾向于对突厥分而治之,分化突厥各部,将突厥人分散安置在黄河以北的特定区域,使突厥各部落相互制衡。】

【温彦博等人则主张仿造汉光武帝的做法,将突厥人安放在边境区域,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保留部落结构,对他们进行教化。】

听见心声的衆朝臣顿时有些无语,他们什麽都还没说呢,长孙无逸就先替他们开了口,这叫个什麽事!

不过长孙无逸这次却是猜错了,经过之前天音的“洗礼”,他们的政见自然也升华了。

呵,等会儿他们一定要狠狠地吓长孙无逸一跳,让他以前老是吓他们!

李世民则是眉头一跳,甚至还做了个手势示意臣子们稍等片刻再说。

毕竟他想听听历史上自己的安排以及其带来的後果,如今他便可以完美避坑了。

【李二最终应当是采纳了温彦博的方案,并结合各方意见进行了发展和完善。他将归降的突厥部衆安置在东起幽州丶西至灵州的广阔地区,同时设置了羁縻府州,任命突厥本族首领为都督丶刺史,给予突厥人高度自治权,并保全其部落组织和风俗习惯。】

【前期的李二做出这种选择也很正常,毕竟这时的他说过对胡人们也要“爱之如一”,但从结果来看嘛他还是太天真了。】

【不说那些人本就是异族的突厥人,哪怕在那放跟自己打过一仗的二十万汉人,他们占据了这样的战略要地,说不准哪天都想反叛朝廷反攻回来。】

【贞观十三年,东突厥始毕可汗之子丶突利可汗的弟弟阿史那结社率在降唐後担任中郎将一职,但他因为品行不端多次诬告自己的哥哥突利可汗,所以官职长期没有升迁,对李世民生了怨气。】

【再加上当时也有其他突厥贵族不满李世民,于是他们一拍即合,利用晋王李治前往九成宫谒见李世民的时机,打算趁宫门开啓时发动袭击。然而当晚的李治因故未能如期抵达,他们只能提前行动,率衆夜袭九成宫,一度冲破宫门,情况十分危急。关键时刻唐将孙武开挺身而出,奋力组织抵抗,挫败了刺杀行动。几人兵败逃跑,最终在渭水边上被杀。】

【刺杀行动虽然失败了,但对那时的李世民却是有些极大的震撼,“爱之如一”也变成了“戎狄人面兽心,一旦微不得意,必反噬为害。”可谓是为自己的曾经的天真买了单。】

李世民脸色一红,虽然他已经预料到了长孙无逸肯定要爆他的错处,但被一个不到二十岁的毛头小子评价“很傻很天真”,他还是觉得有些许尴尬。

长孙五郎能不能多说些政策上的事,少提他的狼狈!这些事真不用说的那麽细!

李世民这般期盼着,长孙无逸这一次仿佛真听到他的祷告一般很快转向了後续政策。

【这之後李二可谓是真的被伤害得深了,十分後悔当初没听魏征所言,而後便下令将大量定居在河套地区的突厥降户北迁至原突厥故地,并立阿史那思摩为可汗进行管辖。希望能减少突厥部衆对大唐的风险。】

【不过其实呢,我觉得李二没必要那麽伤心,因为你哪怕选了魏征的方法其实也没啥用。突厥反叛顶多是时间问题罢了,毕竟你好不容易把东突厥给打下来了,然後又把人给放回故地,让他们自己生活。你要真把那些人迁出来强行都汉化了,至少草原上的人口增长还需要时间,你这又送回去不就大大节约了草原发展的时间?】

【对于那些突厥百姓而言,除了多了一个“天可汗”统治他们外,跟以前好像也没有太大差别。】

李世民嘴角一抽,一时间不知道是该伤心还是开心。

真是谢谢长孙五郎了,告诉了他哪条路都走不通,让他不用过多後悔历史上自己的“天真”。

【不过贞观君臣已经竭尽做到最好了,哪能指望他们一口气吃成个胖子,直接将北方草原同化且实控呢?】

【就是想想一会儿要听各大朝臣为了都後患无穷的处置办法争得面红耳赤,就有些好笑。】

最後长孙无逸还忍不住叹了口气。

【唉~哪怕是千古一帝也逃不过时代局限性,没有跨越千年的超绝眼光。】

被长孙无逸吐槽得尴尬无比,失去了无数面子的李世民此刻听着长孙无逸的叹气,却是拳头微微握紧。

他本来为了避免让长孙无逸起疑,决定对突厥的处置先徐徐图之,但如今他却打算一步到位,让长孙无逸见识下他的“超绝眼光”。

反正万事有丽质“背锅”。

李世民当即重重咳嗽一声,对着衆朝臣宣布。“突厥既然入了大唐,那朕也要将他们视之如一,像前朝那般只有个名号只统不治那可不行,所以朕决定在草原实行郡县制统治草原百姓,衆卿可有具体的实施建议?”

长孙无逸顿时睁大眼睛,开始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

衆朝臣也是一惊,可恶的陛下,他竟然直接将方案抛了出来,这是想自己出风头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