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向李世民直播我在贞观摸鱼笔趣阁 > 第98章(第1页)

第98章(第1页)

第98章

对于长孙无逸的感叹,贞观君臣都十分赞同地在心中点头。

自己的国家从来都只能指望自己人,怎麽能等待外人去救?

不过周围要都是这样没骨气的国家,对大唐却是好事一桩,这样大唐想要攻占他们可就容易得多了。

李世民感叹之馀,又在心中思索实际。

波斯人这般不靠谱,那大唐就难以指望扶植他们去对打阿拉伯帝国了。

本来他之前还反思历史里的自己还有些短视,或许应该在波斯人求助之时支持他们一把。

但现在看来嘛,哪怕他支持了波斯也大概率是打水漂,要想真正制衡阿拉伯这样的虎狼之国还是得靠大唐自己啊!

好在如今大唐已经有了更先进的武器,而且他还知道了阿拉伯发展的重要节点,大唐就能在合适的时候搞事。

【而後阿拉伯帝国与大唐在整个西域地区对峙了长达百年,中间也打了十几次规模不大不小的战役,其中以大唐胜利居多。所以大唐的核心圈虽然距离西域较之阿拉伯更远,但仍能保持对西域的威慑。】

【有一些学者和网友认为大唐跟阿拉伯之间的争斗转折是那场输了的怛罗斯之战,但实际上那场战争的规模并不大,阿拉伯军队也远大于大唐军队,大唐兵败也有仆从国葛逻禄部背刺叛乱的原因。】

【而葛逻禄部反叛大唐也不全是它自己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彼时的大唐对西域诸国压榨太过。高仙芝虽然打仗的战术厉害,但为人残忍,也没有太多的战略眼光,他之前以石国“不尊礼仪”为由进攻石国,石国请求投降,高仙芝答应了,然而之後却又违背了承诺,血洗石国都城,掠夺石国财宝,贩卖石国人口。这一仗高仙芝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大唐在西域的正义形象却是彻底破裂,西域诸国对大唐生出异心,更有的还直接投靠了阿拉伯帝国。】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安史之乱前期边将们其实已经失控,哪怕是高仙芝这样还算忠心的将领也会为了自己敛财,而枉顾大唐的利益。】

李世民脸色顿时一沉,相较于大唐被阿拉伯军队打败,他更不能接受少年提到的“大唐压迫西域太过,引起西域诸国反叛”丶“边将不受中央控制”!

虽然早就知道了安史之乱的惨状,也在心中无数次咒骂李隆基。

但气头上来後,李世民还是忍不住再次咒骂李隆基。

蠢货!蠢货!那李隆基怎麽能糊涂成这样!他是待在长安宫里一点不往外看了吗!

不过,其中的确有帝王昏庸的问题在,但其中也有大唐制度的问题。

大唐若是想持续开疆扩土,那麽就常常会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况,边将的权力自然会膨胀。

若是帝王强势英明那还能压得住,若是帝王昏庸或者弱势,那就难免被边将所忽悠。

李世民叹了口气,罢了,与其咒骂不肖子孙,还是得自己尽可能制定一个相对完善的制度啊!

【不过这次战败後,高仙芝也并不服气,回到营地後收拢残兵决心反攻回去,可见并为对大唐産生多麽伤筋动骨的。】

【对于阿拉伯人来讲,打败大唐也用了不小的代价,更是见识到了大唐军人的恐怖战斗力。而最重要的是再往东的地盘对于阿拉伯人来讲也太远了,难以统治,他们也不愿意花费太多的代价去真跟大唐打打仗。】

【真正的转折其实还是安史之乱,大唐自己拉了,国内的事都搞不定,一堆藩镇不听皇帝指挥,政令出不了长安,自然再也无力往西扩张。】

【正所谓“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嘛。】

长孙无逸方才提到前情时李世民便已经有了预计,此刻心情可谓是异乎寻常的平静。

罢了,大唐那时都那样了,指望大唐继续保持对西域诸国的威慑十分的不切实际。

【不过大唐退了,阿拉伯势力倒也没有直接侵入西域成为主流,反而是吐蕃丶回鹘开始争夺起了这块肥肉。】

【这两者谁输谁赢不好说,西域在两大帝国的争夺下呈现了塔里木盆地以北归回鹘所有,塔里木盆地南边丶陇右以南则由吐蕃统治。两个帝国都信仰佛教,佛文化继续在西域盛行,出现了千里佛国的场景。】

【然而到了公元九世纪,阿拉伯帝国逐渐瓦解,但是□□教却随着阿拉伯人的铁蹄被带到了他们曾经占领的土地,四处开花结果。曾经被灭的波斯独立成立萨曼王朝,但却以□□教为信仰,再不是从前的拜火教。】

【其馀小国家也几乎如此,在阿拉伯人的统治下,哪怕他们已经独立,但也找不回曾经的信仰和文化。】

【而在西域地区,大唐虽然亡了,但却亡国前几年在拼尽最後一丝力气带走了吐蕃和回鹘,可谓是将武德贯彻到底。】

【只是西域缺少了强大的佛国进行斗争後,再次被侵袭,喀喇汗王朝成为了西域第一个□□国家。□□教也在西域逐渐生根发芽,慢慢成了後世□□教独霸西域的状况。】

【至于当时的华夏,大宋本来就不是一个完全同意的朝代,它去往西域的路被辽国和西夏给堵住,每天担心给外族进献税银都还不够,哪里有心思操心西域呢?】

【其实世界上就没有永恒的王朝,阿拉伯帝国也在大唐灭亡的同时代灭了,但它对世界的影响力却极其广大,哪怕是後世世界格局也深受影响。】

李世民本还在自夸不愧是他建设的大唐,最後时刻还能灭了回鹘丶吐蕃,十分有血性!

但很快他便听到了长孙无逸口中阿拉伯帝国灭了,但留下的那什麽教却依旧在各地生根发芽,影响巨大。

李世民有些酸,再回想起藏传佛教对蒙古人的控制,李世民脑海中甚至冒出一个念头,他是不是该对西域诸国加大佛教传播?

这样的话,哪怕大唐哪天亡了,总还能在西域留下一些影响力,不至于完全被遗忘。

然而这时长孙无逸却狠狠打破了他的想法。

【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宗教若是用好了,的确有利于他们的统治,能使底层百姓们变得认命,忽略掉现实里不如意的生活,减少百姓的造反。】

【然而宗教盛行,对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来讲却是贻害无穷。後世宗教化的国家很少有实现工业化,带领国民国民过上好日子的?】

【虽然有少数国家老天开眼,给了他们丰富的矿藏石油,但大头都被那些王公贵族们赚到了手上,平民分到的极少。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缺乏自己的工业技术所以矿産冶炼,石油提炼几乎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

【可以说哪怕是当地的王公贵族也没得到拿到根本利益,不过是外国人的一条狗罢了。】

【後世华夏为还保留一些那些宗教盛行的区域,无一例外都相对落後,政府为了扶贫废了不少脑筋。】

【虽然之前老是吐槽儒家文化,因为让大家都只读圣贤书好考科举做官,扼杀了不少创造性,但是它的实用性原则却也使得整个民族能快速复兴。二战以後,成功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儒家文化圈的国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