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第176章李世民召见 贞观贤王 > 第26章(第2页)

第26章(第2页)

他倒是不介意刘娥是再嫁女,但她是平民出身,当个妃子都有些身份不够。

而且他竟然还让那女子独揽朝纲!他倒不是看不起女子在政事上的见识,毕竟从前有着比一般帝王还要出色的吕後丶冯太後,而他的母亲窦太後丶妻子长孙氏都是政治眼光超绝。

但那前提是他们本就跟随开国之君开国又或者是出身贵族世家,从小耳濡目染。那刘娥平民出身,书估计都没读过几本,让她去处理政事不是儿戏吗?

想到这李世民在心中摇头,他若是宋太宗,定然也要反对赵恒纳这样一个女子!

幸好这样的皇帝是後世朝代的,他们大唐应当不会出这样的皇帝吧?

然而下一刻,李世民心中的看不起便被打了脸。

【刘娥在位期间先是终止了因为宋真宗晚年沉迷祥瑞,持续十年丶耗资巨大而导致民怨沸腾的天书运动。而後又整顿吏治,提拔了一大批贤臣。经济上也推动了盐法改革丶劝课农桑。教育上更是广设州学,扩大科举取士的规模……】

【总之,她在位十一年开创了北宋中兴之基,功绩远超她的那个废物丈夫。也比她那个脾气好能忍文臣的“仁宗”要有为的多。】

虽然只是短短几句功绩的介绍,但身为顶尖政治家的李世民自然知道这些政绩的含金量。

真是没想到一个平民出身的女子,竟然能有这样的见识!

李世民这人虽然有些出身贵族的傲慢,但是认起错来也极快,对待有才华的人士更是看重。

刘娥若真那般的才华横溢,那让她以太後之身处理朝政的确比让无能的皇帝要强得多。

如果他的儿子们不成器的话,他也宁愿让观音婢临朝称制。

想到这,李世民突然间福至心灵。

儿子若是没有那麽出息,但若是有个能干的妻子在他死後帮忙守着江山那他就能放心多了。

然而随後他又在心中叹气,观音婢那身体……不会的,如今有了天音,他一定能找到办法让观音婢活得更长的办法。

思索完後,李世民又冒出疑问,刘娥既然那般能耐,能守住江山,那为何宋朝的官员要这般讽刺她?难道因为她如同吕後那般杀了不少大臣得罪了文臣?

很快,长孙无逸就回答了李世民心中的疑问。

【然而宋朝的文臣们对她的评价远低于她的功绩,因为刘娥的女子之身就是她最大的错,以不洁之身二婚嫁给帝王更是错,哪怕她痛快放权给仁宗但曾经动过念头想要学武後称帝那就更是错上加错。】

【魏征骂的那句“辰赢”本质是司马光等人在骂刘娥,故事里魏征一骂李世民就醒悟了的结局,本质是希望当初的宋真宗能够听朝臣劝谏醒悟过来。】

李世民虽是男子且深受儒家教化,然而此时却很是不理解宋朝文臣的想法。

哪怕是世家大族,在家中顶梁柱去世,下一代掌权人还没长成的时候难道不应该让主母主持大局吗?

既然刘娥并没有滥杀大臣,在朝政大事上并没有昏庸,甚至还多有贡献,那难道不应该感激她守住了江山吗?

哪怕她最後有些恋权但不还是最终归政于新帝吗?人难免有些私心,论迹不论心又何必追究那麽多。

不过等等,她想要效仿的武後登基是谁?

既然是她想要效仿的那就只能在宋之前,而如今他并不知道有皇後或者太後登基过,所以“武後”必定是在他之後。

而根据之前天音的信息推断,唐过了之後大概率便是宋,该不会这位“武後”出在他们大唐吧?

李世民可谓是悚然一惊,他能接受女子以太後的身份临朝称制,但决不能接受女子登基为帝。

这在他看来属实是倒反天罡了,从古至今只有男子能够登基为帝,哪里有女子为帝的?

他倒不是看不起女子的才能,但是这个世界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则,只有阴阳调和方才是这个世界和谐发展的基础。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武後大概率是出在他们大唐!也不知道是哪个败家子挑了这麽一个过分有野心的媳妇儿竟然把皇位都给篡了!

若是被他发现那败家子是谁,定然不能饶了他。要是被他发现了那女子是哪家的,他也要下令不准任何武氏女入宫为妃。

不过听天音所言大唐不是什麽短命王朝,应当有着一两百年的寿命。

而能被女子篡位大抵是大唐末年,说不准大唐就是因她彻底亡了,想来他应当是很难知道那女子究竟是谁。

罢了,眼下有太多的事要做,还没到操心几十年几百年後的之事的时候。

相较于身为帝王的李世民最为关心皇位的归属,房玄龄丶杜如晦等人自是更加关心後世朝臣的地位与境遇。

少年虽未明说,但是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宋朝文臣的地位十分超然。

而且那位刘太後还扩大了科举规模,兴建州学,显然也是重视文人的,他们这些文人定然有更好的前途!

虽然知道这应当是几百年後的事,但房玄龄丶杜如晦还是不免为後世同僚们欣喜,只是欣喜之馀,他们心中又不禁冒出疑问,这些文臣似乎迂腐了许多。

在位的是太後又怎麽了?哪怕不为国为民,他们也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支持重用他们的人啊,怎麽还明里暗里讽刺太後?

而且女子再嫁也是普遍现象,怎麽能用後宫□□之人比喻呢?

甚至如今大唐为了人口增长,更是多次鼓励寡妇再嫁,陛下甚至还带头纳了几个寡妇。

不对,他们既然敢在书里这般讽刺,定然是那时的普遍现象,所以宋朝的风气比如今更加保守了!

当然这终究是後来的事,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也没有多想。

而这时,少年的话题也回到了李世民身上。

【而且近期还出土了杨氏庶女的墓志铭,其中提到她与庶女的生母一直在掖庭抚养养女到长大,吹了一通杨氏的贤良淑德,完全没有提到她被李世民纳为了妃嫔。】

【李二应该也不是什麽偷情爱好者,喜欢受罪的人,毕竟掖庭的宫殿很小,杨氏和李元吉其他妻妾只能共住一个小院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