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第176章李世民召见 贞观贤王 > 第70章(第2页)

第70章(第2页)

只是未来太多的意外,她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旋即两人便都将注意力转回到了光屏之上,而他们没有看见的是一旁的李丽质也握了握藏在袖子中的拳头。

[利用彼得三世离开首都的机会,叶卡捷琳娜二世在近卫军的支持下成功政变,成功控制圣彼得堡。枢密院和首都民衆纷纷向叶卡捷琳娜二世宣布效忠。]

[而彼得三世这才知道政变消息,慌忙应对,到处流窜。然而彼时大部分军队都已经宣布效忠叶卡捷琳娜,拒绝庇护彼得三世。彼得三世彻底丧失斗志,没有选择逃亡,而是回去签订了退位诏书。]

[而後彼得三世被送往距离圣彼得堡30公里外的一处城堡软禁,然而在一周後他被宣布死亡,死因至今成迷。]

虽然是异国发生的事,但不少传统的大臣们依旧受不了,在心中破口大骂毒妇。

而哪怕不纠结于政变手段的人也难免吃惊,他们虽然早已经知道叶卡捷琳娜会成为女皇,但在他们的猜测中她应当是携着幼子登基,将彼得三世软禁。

结果她竟然是直接自己登基?那俄国的继承规定究竟是个什麽情况,皇子丶公主能继承也就罢了?跟沙皇感情不和的皇後也能继承?

彼得三世的死更是显而易见是跟她有关,那俄国的满朝文武丶百姓们难道都没有意见吗?

还是俄国上下其实是默认叶卡捷琳娜是篡位後改朝换代了,但却并不在意?

当然彼得三世也真是够不得人心的,竟然被造反了都没有军队支持他。

衆人心中疑惑不解,但大抵是俄国跟华夏的继承制实在是太不一样,哪怕是後世人也理解不了,所以光幕特意解释了一番。

[俄国在基辅罗斯丶莫斯科公国时其实也都实行直系血缘继承制,罗曼诺夫王朝建立後则实行选举和世袭双重确认。然而耐不住俄国也出了一位千古一帝,也就是彼得大帝,他与自己的皇太子政见不合,不愿将皇位按照长子继承法传给长子。于是他便修改了继承法,规定只要沙皇指定的继承人便能继承沙皇之位,打破了血缘继承制枷锁。]

[然而彼得大帝还没来得及指定继承人便去世了,于是接下来的37年里,前後有4位女皇通过政变上位,其中包括彼得大帝的妻子丶侄女丶女儿以及这位叶卡捷琳娜二世。直到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儿子保罗一世继位後为了避免母亲政变上位的教训,才又颁布了长子继承法,在男性後代断绝时,女性成员也有继承权。]

[当然哪怕有彼得大帝的继承法存在,叶卡捷琳娜二世依旧是不折不扣的谋反,所以为了皇位的合理性,她痛批彼得三世倒行逆施,不得人心,而自己是人民的选择,总算是坐稳了皇位。]

听完後,衆人都是嘴角一抽。

那彼得大帝既然是俄国的千古一帝,难道料不到这样的继承法会産生的後果吗?

哪怕不想传位给长子,他也可以规定得更为详细一些嘛。

继承制里连血缘都不需要,这不就是鼓励周围有能力的人都来争一争吗?三十几年便有四位女皇政变上位,那可真是他应得的。

当然这毕竟是异国的历史,他们也只是在心中感叹两句,甚至颇有些幸灾乐祸看好戏的意味。

直到——

【唉,也不知道俄国宫廷这段时间热闹,还是我大唐从玄武门之变後的数百年里更热闹?毕竟除了李治好像每人都要去玄武门走上一遭啊!】

李世民顿时不敢再嘲笑彼得一世,满眼震惊。

他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後果这麽严重吗?长孙五郎敢不敢将一切都说清楚!

然而长孙无逸只是随口吐槽,完全没打算深入。

等了半晌也没等到後续,李世民只能无奈地继续专注光幕。

[叶卡捷琳娜二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她在领土方面的扩张,她通过两次“俄土战争”,击败了奥斯曼帝国,夺取了黑海北岸大量的土地,夺取了曾经彼得大帝都未曾拿下的黑海出海口。她更是与普鲁士丶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灭亡波兰。]

[通过战争,叶卡捷琳娜二世大幅度扩大了超过50万平方公里的俄罗斯领土,而且还不是北方无法耕种的冻土,是靠近黑海相对温暖湿润的领土。]

[叶卡捷琳娜的统治使俄国正式跻身欧洲强国之列,在她有生之年,欧洲的各个国家可谓是都笼罩在俄国入侵的阴影之下。]

[她甚至在死前宣称,“如果我能活到两百岁,整个欧洲都将匍匐在她的脚下。”]

贞观君臣们都不禁在心中为叶卡捷琳娜的这句话感叹,果真是野心十足的女人,竟然想要将整个欧洲都收入囊中!

而现场的大量武将更是心潮彭拜,一国之君就要有这样的气魄,在她手下的将军们应当是有福了。

李世民也先是赞了一句,而後颇有些不服气地在心中暗下决定。

这一次,他不用活到两百岁,也要让整个世界匍匐在大唐的脚下!

就在这时,原是各种穿着蓬蓬裙丶金发碧眼的女士的画面逐渐变成了一张地图。

衆人定睛一看,皆是倒吸了一口气,那是俄国的地图!

并不仅仅是震惊于俄国领土的广袤,还震惊于俄国的位置,它竟然就在华夏的北方!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啊!

-----------------------

作者有话说:这两天有事耽误了,更得比较少,明天正常了,尽量多更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