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越贞观之我是李世民 > 第57章(第1页)

第57章(第1页)

第57章

贞观君臣齐齐愣住,都没想到竟然会听到这麽一个爆炸消息。

他们没听错吧,吐蕃这样的不毛之地竟然会成为大唐两百年来的主要威胁,甚至还曾攻占长安,这怎麽可能?难道是安史之乱之时吐蕃趁着大唐兵力空虚?

但不管是何原因,被异族攻陷首都那都是奇耻大辱!

还有天子九逃又是怎麽回事?他们大唐的後代君王难道都这般的无能?

出了一个弃城逃跑的唐玄宗还不够,竟然接连出了几个!

而且一般国都沦陷一次国家不就亡了吗?大唐怎麽会有天子九次出逃?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不过如今也不是探究天子九逃之事的时候,还是先当关心吐蕃之事。

一瞬间李世民丶长孙无忌丶房玄龄等人衆人都先强行静下心来,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了吐蕃的相关信息。

吐蕃地处荒凉,有极大部分的土地长期处在冰雪之中,生存环境甚至比之北方的草原还要恶劣。

毕竟他们中原人去到草原只用忍受干旱,寒冷。

而去到吐蕃地域,不仅有干旱寒冷等着他们,甚至上到高原他们便仿佛无法呼吸,头痛欲裂,上吐下泻。

至于长期生活在高原上的那些百姓,虽然不会有他们这般激烈的反应,但明显比他们中原人皮肤更黑丶更粗糙,也老得更快。

所以这麽一个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吐蕃地界的人口稀少,而且还是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部落,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

虽然松赞干布的祖父达日年赛统一了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初步形成雅隆部落联盟。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论赞吞并苏毗部落,使雅隆势力扩展至羌塘草原。

但在大唐看来,那依旧只是个不堪一击丶没有丝毫威胁的小国,远不如北边的突厥以及高句丽等国。

哪怕有一天吐蕃真如天音所说统一了全境,那也不大可能长成一个强大到能威胁大唐的国家。

这怎麽可能?

长孙无逸也有些意外,不过他并不是意外吐蕃会是大唐未来的威胁,而是系统竟然能提起吐蕃。

他本以为系统又是像之前那般在後世随意搜集了些信息,便开始想当然地开始自我发挥。

但这一次辣鸡系统竟还真细心搜集了足够多的信息,连吐蕃的历史也涉及到了,这垃圾系统竟然还真的进步了。

长孙无逸愣神了一会儿,落在系统眼中却是宿主很可能不赞同自己,它立即开口补充。

[吐蕃那块地的确海拔极高,土地荒芜,人口稀少,以部落的形式存在,所以没出现过强大的统一王朝,对于中原王朝也几乎没有威胁。]

[可是如今是唐朝,恰好碰上了地球的温暖期,甚至连青藏高原的冻土都开始化冻能种植粮食。而吐蕃又恰好碰上了他们自己的“秦始皇”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形成了大一统的吐蕃王朝。]

[而後他迁都了逻些,也就是後世你们所说的拉萨,建立了奴隶制政权。他知道吐蕃落後,开始治国改革。]

[他先是派人去印度学习,融合梵文创造了出了30个藏文字母,终结“口信治国”;而後颁布了《基础三十六制》,确立行政军事制度,统一度量衡和课税。]

贞观君臣心中皆是心中震惊,他们完全没想到吐蕃新登基的松赞干布,竟然有这样的本事!

若是这些制度都能落地,那吐蕃的确能形成统一的国家。

还有“温暖期”……他们虽然有些听不懂具体的名词,但是结合前後也能明白那就是吐蕃原本贫瘠的土地可以种地种出粮食了。

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有了粮食就有了人口,有了人口便可能有强大的军队。

这一刻,衆人皆是脸色大变。

然而系统接下来的话却是让他们更是心中警铃大作。

[吐蕃的强大,大唐也有些助力。松赞干布是个乐意学习周边国家优点的人,大唐这麽个优等生就在吐蕃旁边,他自然不会放过。贞观八年开始,他多次遣使节入唐,请求两国交好。]

[他听说突殿与吐谷浑都娶了唐朝的公主,于是也派出使节请求求娶大唐公主,但李世民并没有答应。]

[使节回去复命言说是吐谷浑在其中作梗,这使得松赞干布大怒,先是率兵攻打吐谷浑,让其逃至青海,而後又率大军攻击唐朝的松州,但大唐可不是吐谷浑这样的软柿子,吐蕃很快大败,松赞干布大惧,退出了之前的占领区,并且遣使谢罪。]

[彼时的大唐的战略重心依旧是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而且吐蕃地域奇特,唐军虽然能打败吐蕃大军,但却难以深入占领吐蕃。而能击败吐谷浑的吐蕃显然军事力量不容小觑,若是持续拉锯,便会分散大唐对北方突厥和高句丽的战略物资。]

[于是一番衡量下,李世民同意了吐蕃的求亲请求,选了一位宗室女封为文成公主,与吐蕃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不仅使得两国数年间没有战争,也为吐蕃带去了农业技术丶佛教经典等等。]

[对了,松赞干布还很会利用宗教,那时候的吐蕃原生宗教“苯教”影响极大,为了平衡宗教势力,松赞干布大力发扬文成公主带来的佛教经典。而後佛教在青藏高原逐步本土化,形成了你们所谓的藏传佛教。]

[在後世的教科书中,这段历史被描述成为华夏多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件。但也有後世的网友表示,大唐这又送工匠又送技术的,可谓是给自己造就了一个长达200年的强敌。]

[吐蕃最强盛期时,还能往西与大唐和阿拉伯帝国争夺西域,延缓了阿拉伯帝国往东扩张的趋势,使得中亚地区没有那麽早地被绿化。]

[当然吐蕃的强大本质还是因为气候缘故,随着天气逐渐变冷以及吐蕃内部各大势力分裂,强盛一时的吐蕃王朝逐步瓦解,但那时候已经是公元九世纪,足够宿主你用了。]

此刻的李世民可谓是心神俱荡,难得地认同起了系统对大唐的吐槽。

当然经过之前“工业革命”事件的熏陶,他不认为大唐能阻止吐蕃学习大唐的技术,可是延缓他们学习的速度是可以做到的。

大唐又送工匠,又送书籍是生怕吐蕃人学得不够快吗?

而且大唐在战略上对吐蕃的忽视也是实打实的,自己怎麽能坐视吐蕃做大呢?哪怕一时间抽不出精力攻打吐蕃也该想尽办法分裂吐蕃。

还有之前他一直猜测的“藏传佛教”竟是这般形成,对後世边疆地区的信仰影响如此之大,更是令人完全没想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