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贞观李世民 > 第35章(第2页)

第35章(第2页)

不管从疆土面积,驾驭胡人的手段,还是经济人口增长,满清都更像是一个达到巅峰的王朝,而不是诸如两晋那样的孱弱王朝。

那时的皇帝怎麽会做出那样离谱的决定,带着华夏滑入深渊呢?

等等,李世民突然间想起了满清是“满”是胡人!

自汉朝以来,汉人都决不是会愿意被异族统治的民族,哪怕再过几百年他相信也不例外。

满清的统治定然会遭到汉人的激烈反对,哪怕能长期统治,那定然也需要长期的戒备为稳。

他们定然不愿意汉人变强大,毕竟强大後的汉人定然会想着收复故土,重夺汉人江山。

在过去几百年里,不都证明了这一点吗?

不管是他们家还是杨家,虽然面上对鲜卑族建立的王朝十分恭敬,甚至还被赐了鲜卑姓氏,然而他们内心一直以汉人血统为傲。

隋文帝杨坚夺得江山之後第一件事便是下令恢复汉家礼节丶汉家文化,至于他自己也自是以自己的父系血统李广将军为傲。

而那时西方的技术显然比华夏先进,如若让汉人学了去的话……

李世民自觉猜到了原因,然而少年接下来的吐槽却告诉他原因比他想得还要复杂。

【不过大概也是因为这样的领土,满清便觉得西方根本无法将手伸到华夏来,毕竟东边是大海,西边是各种沙漠戈壁。这样的天险在,以当时华夏认知中的生産力水平是绝对不可能被别国入侵的。】

【乾隆战略眼光很不错,与我们固有印象中的乾隆不同,他并不是不清楚西方的发展,甚至与西方的国王们多有交流。然而他就是太清楚西方的发展了,所以知道资産阶级兴起引发了法国大革命,将他的笔友断头皇帝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自然更是心慌得不行。】

【相较于法国的单一民族,大清还是满人统治汉人,而哪怕到了那时依旧有不少汉人敌视满人,汉人数量更是远远多于满人,简直是比法兰西形势还要严峻。】

【于是乾隆哪里还有心思管什麽华夏是否落後于西方,心中只有保住他的江山,坚决不准民衆们学习接触到西方的技术与思想。】

这段话一出,衆人的神色便都凝重了起来,因为他们都听到了那句“将国王送上断头台”。

虽然与华夏的君主称呼不同,但是“国王”两个字稍稍一琢磨便能知道指代的是什麽,换算过来就是西方的百姓将皇帝砍了头!

这也太可怕了吧!他们怎麽敢如此的大胆,难道不怕被神惩罚?

虽然在华夏的王朝末年中,起兵造反的不再少数,对着哪怕是昏君的末代皇帝敢喊打喊杀的也没几个。

毕竟那可是天子啊!

而且只要是想进一步名正言顺取得天下的人甚至会合理的修饰一方,譬如如今的李唐起兵就是打着隋朝忠臣的名号。

在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後,还放言要为先帝报仇。

李渊甚至还立了个小皇帝杨侑,他的皇位也是从杨侑禅让得来,这才有了名正言顺。

总之,将皇帝送上断头台,如今被灌输了大唐朝臣想都不敢想。

哪怕他们敢造反起兵,但杀死皇帝那简直就成了活靶子,要被其他人群起攻之。

李世民的脸也黑沉了下来,“资本主义”是什麽?为什麽他们的兴起会将国王送上断头台?

难不成那资本主义跟什麽五斗米教是一类的教派?专门鼓动百姓造反?

不对,长孙五郎明显对那些教派很不感兴趣,若“资本主义”也是宗教,他肯定会吐槽一番。

但他的言语中对其并没有什麽恶意,甚至还有许多的赞扬。

毕竟虽未直说,但少年话语的含义便是那时的华夏应当学习西方的技术,而那些技术又与所谓的“资産阶级”有关。

李世民可谓是越想越糊涂,只能先不纠结其中的原因。

而他能确定的一点是学习西方会让百姓心生反意,威胁到皇位。

此刻的李世民倒是有些理解那满清的皇帝,若是百姓接触了某种东西後会变得反叛威胁自己的帝位,那他也没法高风亮节到让百姓去学习那些东西了。

他多半会命心腹去学习那些技术,然後将技术严格控制起来,避□□传到民间。

虽然他知道要想快速发展最好需要越多的人参与,可他也不愿拿李家的江山开玩笑,这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比较平衡的办法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