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李世民心中有许多的疑问,然而毕竟是在佛前,哪怕是他也不好有什麽不敬之举,只能装作什麽都没听见,一切如常祭拜祈福。
然而长孙无逸不仅是心声,甚至眼神都日益肆无忌惮起来,一直盯着主持身後的年轻和尚看。
李世民心中微囧,他自诩面皮一向不薄,但是还是接受不了在佛前如此的丢人。
虽然哪怕长孙五郎不信神佛,但是也应当敬畏上天啊。
他当即用眼神警告身旁的长孙无逸,然而长孙无逸显然已经沉浸在兴奋中无法自拔。
【呜呜呜,真是意外之喜啊!要不是偶遇了玄奘我都差点忘了他也是贞观时期的人了。真是《西游记》看多了,差点彻底把他当成小说神话里的人了。】
李世民见无法唤醒兴奋的长孙无逸,便也只能躺平,决定仔细听少年的碎碎念,争取得到更多的有用信息。
况且玄奘这个被少年盯着看的人都面色如常,他又何必在意呢?
小说?经常听少年提起,应该是如今他们说的话本。
所以眼前的玄奘是一个话本中的主角?这可真是神奇
只是少年怎麽又提到了猴哥?是真猴子?还是只是外号?
【对了,李二也是《西游记》里的人物呢,还跟唐僧结拜成了兄弟,亲切地喊人家御弟。结果现实里,啧啧啧,玄奘上了数次奏折想要去取经都不答应。封建!封建!闭关锁国!】
李世民一愣,他根本没收到什麽请求西行取经的奏折啊!
如今的他已经知道唯有开放才是真的于国有利,怎麽可能会拒绝有理有据的出关申请?
曾经的大唐不准百姓出关,那也是担心被突厥等蛮族掳走。
现在随着突厥元气大伤,他也打算下令已经逐步开放西域通商。
等到彻底解决掉东突厥,便可以完全了。
长孙五郎这小子亏他平时经常跟在自己身边,按理说应该很清楚朝廷最新的各项政策。
感情他平时站岗时一点没听进去,全摸鱼去了。
亏他之前还用自己口风不严担心泄密推辞当差,就他这样怕是想泄密都没得泄的。
不过对于玄奘西行取经,李世民却依旧兴趣不大。
他本来就不怎麽信佛,更何况如今还被长孙无逸剧透了宗教泛滥後对天下百姓的危害,他自是更是不满那些宗教。
不下手打压都已经是他仁慈了,更何况是放任僧人去天竺取得更多的佛经,壮大佛教呢。
长孙无逸一向对佛教不喜,他难道不应该有同样的想法吗?
但显然,长孙无逸如今完全想不起壮大佛教的危害,满脑子只有话本子。
【不行,我一定要想办法让唐僧西行!他要是不去天竺取经了,那就没有《西游记》可以看了!那些什麽原版佛经不重要,但是《西游记》很重要!】
【可是要怎麽说服李二呢?要不然学《西游记》里那样利用鬼神之说?譬如装成李建成的冤魂吓他一番,说不准他为了赎罪就让唐僧去取经了。】
李世民顿时头疼,怎麽又有自己的事了?!
玄武门之变他从不後悔,也不信鬼神之事,怎麽可能会被所谓的李建成鬼魂吓到?
这後世人写的话本子可真是胡编乱造,之前给自己编造那些情史也就罢了,现在怎麽连和尚为主角的话本都爱抹黑自己!
而且现在能听见天音的大臣又都看向了自己,说不定已经在心中编排自己,他的形象啊!
李世民在心中哀叹,但很快发现这只是个开始罢了。
【说起来李二玄武门这事後世以此为蓝本的民间传说还真不少。】
【譬如门神的来源就是因为李世民登基之後害怕李建成的冤魂索命,所以让尉迟敬德和秦琼两名大将日夜把守。他们在战场上征伐数年,身上煞气逼人,终于镇住了冤魂,李世民也终于能睡个安稳觉。只是两位将军到底是□□凡躯,为免二将劳累,李二命画师绘制其像贴于宫门,自此宫中便彻底安宁了下来。】
【而这之後百姓们也有样学样,将两位将军的画像贴在门上,用作镇邪。久而久之两人就成了门神。】
听见自己名字的两人本还有这担忧,毕竟长孙五郎口中往往说不了什麽好话。
直到听完後,他们终于松了口气,甚至不由自主挺了挺胸。
很好,没想到他们在後世的百姓心中形象这般伟岸!
而李世民的脸色则是又沉了几分,可恶,他打的仗比那两人少吗?
秦琼和尉迟敬德能镇住鬼魂,自己就不能镇住鬼魂吗?他在後世究竟是个什麽形象!
【《西游记》里的故事还要更复杂些,又加了泾河龙王,说是泾河龙王为了赢得跟算命先生的打赌,所以改了降水的数量,结果被天庭发现责罚,要将其处死,而判官则是身为人曹官的魏征。】
【泾河龙王为了避免一死便托梦求到了李二头上,李二梦中答应了,还在该宣判的时间拖着魏征下棋,让他无法去宣判。结果魏征下棋的时候睡着了,灵魂出窍把龙王给斩了。】
【泾河龙王不敢去找魏征,就缠上了李二,让李二夜不能寐。于是只能找来尉迟敬德和秦琼守门,终于能够睡着。】
【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然有两位将军站岗,但是李世民病情还是越来越重。最後魏征告诉李世民他在地府有人并且修书一封後,李世民便魂魄离体入了地府。】
李世民:……他有一句脏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感情那什麽龙王就找他这个软柿子捏呗!
难怪能因为跟术士打赌就私自修改降雨数量,但凡有点脑子就不会干这种自掘坟墓之事。
他气得吹了吹胡子,魏征那个老匹夫在传说中都能有这样通天的本事,结果自己还是那副不靠谱的样子。
经历了最初的蛰伏期,魏征已经摸清了李世民的本性,开啓了时不时就参上一本的谏臣生涯。
李世民当然知道魏征是在为天下苍生计,面上欣然接受,但心中总归是有些烦的,早已经在心中骂了魏征“田舍翁”数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