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贞观李世民 > 第61章(第2页)

第61章(第2页)

不过之前长孙五郎提到过李治性格仁弱,想必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会发展成为最坏的情况吧?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是这般想着,然而接下来的消息却是让他们完全意想不到。

【李二是真疼自己的小儿子,毕竟出去打仗也是每天一封信,安排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辅政也是为了李治的江山不要出问题,然而他千算万算没算到的是他的儿子并不是一个仁弱的乖乖仔,而是一个腹黑黑莲花啊!】

虽然听不懂“腹黑黑莲花”为何物,但是这一点不影响贞观朝臣们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含义。

所以李治的仁弱其实是故意装出来的?就如同曾经登上太子之位前的隋炀帝一般装贤明?

果然,最终能登上帝位的就没有一个简单的。

李世民先是欣慰,毕竟下一任皇帝有心机有城府对江山可是大大的有益,不然他可真担心小儿子守不住江山。

只是若是小儿子野心勃勃,权力欲旺盛,那他设置的辅政大臣恐怕就难以有好下场啊……

一时间李世民心情十分复杂,以至于都没注意到另一位辅政大臣褚遂良。

褚遂良此时担任李世民起居郎,记录朝堂事务。

这个官职虽然算是帝王心腹,但职位却不高,跟朝堂上那些陪着陛下一起打江山的重臣们没得比。

每当这时候他就可惜自己的父母为什麽将自己晚生了几年,毕竟他自诩才华不输那些大臣们,只可惜生晚了错过了辅佐陛下打江山的机会。

当然褚遂良依旧对自己有信心,毕竟他们的陛下十分贤明,只要自己展露出才能定然能被陛下重用,然而他却也从来没设想过被帝王认命为下一任帝王的辅政大臣啊!

这证明未来的自己不仅位居高位,还是那时陛下最为信任的臣子之一。

但很快他的兴奋便褪去,等等,长孙大人身为帝王舅舅都没有什麽好下场,那自己的下场……

而且如果他是跟下一任帝王作对的人,史书上又会如何记载自己呢?利欲熏心丶不肯放权的奸臣?

想到这,褚遂良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是悲是喜,毕竟没人不想有个好下场,有个好名声。

不过很快褚遂良便淡然了许多,未来他能与如今的陛下君臣相得,实现心中抱负已经是他毕生所求,这终究还是好事一桩。

长孙无忌的心情此时便只剩下忧虑了,此刻的他已经几乎料到了自己未来的结局。

他这个人的确偶尔有些自大,也轻易不肯服人。他会效忠李世民,是因为见识到了李世民的本事,知道他是千古难遇的明君。

可若是这皇帝之位上的人换成了他的侄子,还似乎是“仰仗”他登上皇帝之位,平日里表现得还很懦弱,那时的他定然不会真心将侄子看在眼里。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会造反,但担任辅政大臣的他定然会将大部分政务揽在手上,并且自以为对侄子好的决定大部分政务。

这绝不会是一个有抱负的帝王能忍下来的,无关他有没有谋逆之心,处理的政务对或不对,因为帝王是不可能忍受身边有人对自己指手画脚的。

自己可真是太蠢了,怎麽就没看清李治的本质呢!

长孙无逸接下来的吐槽很快证明了长孙无忌的预感。

【说实话李治的演技真的很好,也不怪李世民和当时的朝臣没有看出来,毕竟连後世史官也觉得李治是个仁弱的耳根子软的被女人操控的君王。但实际上真数数他做的那些事,哪一件都不是懦弱君王能够干成的?】

【首先在争夺太子之位时,李治表面上与世无争,太宗每次问他问题时他的回答都是什麽要孝顺父母,友爱兄长的套话,但实际上嘛。】

【李泰出局最大的原因固然是自己说了“杀子传弟”的蠢话,但还有个原因是李治“一不小心”在李二面前告了一状。】

【据说李世民在纠结立不立李泰为太子之时,发现李治魂不守舍,多次询问李治都说没什麽,但最後还是不情愿地说了真相,他是因为被李泰多次威胁才忧心忡忡。】

【李世民一听顿时怒了,如今李泰都敢威胁弟弟,他日自己死了还不知道怎麽对待弟弟呢。而後褚遂良又趁机进言“杀子传弟”实在是太过荒谬,李世民立李泰的决心彻底动摇。】

【而且当时朝堂之上李治被长孙无忌丶褚遂良为代表的政治集团支持,很难不说也是因为他展现出来的“仁弱”,毕竟仁弱的君王才好掌控嘛。】

【啧啧啧,李治这小子可真是将扮猪吃老虎发挥到了极致。我的好四哥那时做梦也没想到他自以为选了个好拿捏的下一任皇帝,实际上却是选了个最阴毒,最不好控制的。】

【不得不说李世民虽然没能看清李治的本质,只是阴差阳错将皇位传给了李治,但李治的确是他三个嫡子乃至所有儿子里最适合当皇帝的,他也算是运气好。】

听到这李世民不由得挺了挺胸膛,不错,他果然是天命之子,误打误撞也能选中最合适的继承人。

他之前还想着顾忌观音婢的身体,之後的孩子就都不生了,此时他却想着要不要还是把李治给生出来?

虽然他有信心这一次他必不会让承乾和青雀重蹈覆辙,但万一又出了什麽意外呢?

如果承乾最终顺利继位,他也可以将李治培养成为辅佐哥哥的贤王嘛。

总之,多一个聪明的儿子不亏。

只是观音婢的身体……她如今身体康健,再生一个应该不打紧吧?要不下朝後问问太医?

李世民在心中兴奋地计划着,但长孙无逸接下来的话却是让他觉得自己还是别生了。

【李治登基後的头等大事就是清除掉李二留在自己身上的枷锁,也就是长孙无忌丶褚遂良和他们身後的关陇贵族。】

【然而彼时的朝堂被长孙无忌把控,甚至廷议时五品以上官员多听其决断,李治可谓是被架空了,朝堂上实在是难以突破。】

【李治只能从别的地方入手,他看来看去盯上了後宫,决定要打压李二为他选中的与关陇贵族们站在一起的皇後王氏。】

【後宫也跟朝堂一样,讲究一个平衡,所以李治宠爱萧淑妃,推其与王皇後对打。萧淑妃也着实配合过一阵,但她也出身兰陵萧氏,也是世家,哪里会真正与其他关陇世家作对?于是李治的手段可谓是不怎麽见效。】

【然而这时被李治视为“敌人”的王皇後却为李治送来了大礼,她因为受到萧淑妃的压力,而自己又不得宠,决定拉其他的女人共同对付萧淑妃。于是她将在感业寺出家,先帝的才人武媚娘接回了宫中。】

【是的,李治这位乖巧的孝子在李世民病重之时便与侍疾的小妈暗通曲款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