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贞观李世民 > 第94章(第1页)

第94章(第1页)

第94章

长孙无逸怔愣了许久,才回神了过来,然後就开始在心中蛐蛐。

【真是离了大谱了,李二究竟从哪里听到的草原郡县制?丽质告诉他的吗?她竟然这麽勇的?都不怕李二怀疑她吗?】

【不过他们两毕竟是父女,李二应该不会生出那麽多的疑心,只会觉得自己女儿聪明。】

【当然,丽质愿意冒险提出建议也是好事一桩,毕竟看着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土地又丢掉真的挺可惜的。】

帘子後的李丽质则是垂下了眸子,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

她要真是如同小舅舅以为的那般就好了,那样的话她就是父皇母後孩子中最为特别的一个,她想要的一切就都好办得多了。

不过李丽质也知道能通过小舅舅窥见後世的自己也已经足够幸运了,不该奢求那般的多。

况且小舅舅对于自己的“误解”也为她提供了不少便利,比如许多事上阿耶都要用自己打掩护,所以她也能参与不少原本她无法涉足的事情。

李世民在宣布完後就有些後悔,毕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长孙五郎就聪明了那麽一回呢?

如今听到长孙五郎果然如他所料的那般,李世民才终于放松了下来。

但很快朝臣们接下来的举动却是又让李世民心头一紧,一向谨慎的朝臣们仿佛生怕凸显不出来他们富有“远见”一般,纷纷大谈他们根据後世政策改进的政策。

李世民顿时傻眼,不是,他自己说也就罢了,毕竟他有丽质打掩护,他们有什麽?难道不怕引起长孙五郎怀疑?

然而李世民哪里知道,在他的带领下,朝臣们心中都涌起了“不能让长孙无逸看轻”的攀比之心,自然一股脑将原本打算写在奏折中的建议一股脑都说了出来。

“臣以为可以将突厥草原划分为数十个小部落,严格限制各部落百姓的流通,每个部落各设一位小可汗,小可汗直接对大唐皇帝管理,必要时朝廷可以对这些部落进行调节丶制衡。”

“臣同意!同时臣认为大唐的军队也需在草原驻军,这样才能震慑住那些异族。当然北方草原毕竟是苦寒之地,且离中原路途较远,所以驻军们自然得进行轮换,同时朝廷还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奖励,吸引士兵们主动前往!”

“臣以为刚才同僚们的建议还是有些不妥,牧民放牧需要逐水草而居,如果将其限制在同一块区域内恐怕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一个不好,草原恐怕就得饿殍遍野了,大唐是礼仪之邦,陛下又是心怀万民的天可汗,怎麽能放任这种情况发生了?”

“所以臣认为最初时大唐还是应当对草原牧民进行一番援助,如今土豆以及还有其他一些高産作物大大提高了大唐的粮食産量,正好可以与突厥部衆交易呢!”

“对了,大唐的茶叶丶美酒等等也可以卖到突厥,提高突厥百姓的生活水平嘛!”

……

长孙无逸听着朝臣们那一条条甚至比後世大清统治蒙古还要完善的政策,再次傻了眼。

【我靠,李二知道也就罢了,毕竟丽质是他的好女儿,告诉他也正常。可这些朝臣们上哪里知道的?难道丽质心大成了这样,甚至连朝臣们也都告诉了?】

李世民心头一紧的同时也不禁默默吐槽,这世上上论心大之人,谁能比他自己大?

互相攀比着正起劲的朝臣们也仿若被一盆水当头泼下,对啊,这麽大规模的臣子们都如此的有“远见”自然要起疑的。

他们可真是一时间上了头,失去了从前的谨慎。

也是长孙五郎实在是太过于心大,从前他们无数次露出破绽,结果他每次都能自己安抚好自己,全无怀疑,久而久之他们自然也放松了警惕。

不过再思考从前的惯例已经无用,现在更重要的是他们如今要如何打消长孙无逸的怀疑。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不着痕迹解释一番他们是从别处得知的这些想法,可是想要找到合理的“别处”却是十分困难。

好在这时李世民开了口,他拍掌大笑道,“爱卿们提的建议都很好,朕心甚慰啊!”

“就是朕记得之前只将朕的想法透露了少数几个人,你们一个个怎麽都提前知道了!究竟是谁憋不住秘密?”

衆朝臣都是聪明人,一听便知道李世民的意图,顿时开始接话。

长孙无忌第一个开口,“臣想着陛下今日上朝要讨论此事,所以为了避免自己考虑得不周全,便先与相熟的同僚们商量了一番,免得到时候丢人嘛。现在看来恐怕大家都是臣这般想的。”

房玄龄也开了口,“陛下,臣倒没有四处找人商量,但与杜如晦商量时有其他同僚在场。”

甚至一向“正直”的魏征都开了口,“陛下,臣知道自己的政见支持的人应当是少数,臣也自然要提前找上几个同伴。”

被这麽一群人精所引导,长孙无逸自然也朝着他们的思路引去。

【原来是李二提前泄露给了朝臣们,好像是帝王们在商议某个重大事件之前会提前召集心腹开会,商量个基本模板出来,然後再拿到朝会上商量,而事实上那个时候其实已经都定得差不多了。】

【不过看样子李二也没想到他的心腹会把这事传得到处都是,只是他也怪不了别人,毕竟是他先口风不严泄露的,臣子们只是有样学样罢了。】

李世民只觉得自己的心好像又中了枪冷箭,他可算是看明白了,除了李渊在场的时候除外,长孙无逸最後都会将一切原因归结在自己身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