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李世民贞观之治的发言稿 > 第48章(第1页)

第48章(第1页)

第48章

李世民先是被长孙五郎过分尖锐的言论刺痛,并下意识地在心中为自己辩驳。

他承认他乃至于所有帝王所作所为第一要义都是为了江山稳固,害怕将百姓逼急了造反才会有善待百姓的感悟。

此时的李世民颇为愤愤不平,深觉长孙无逸言重了。

人都有私心,论迹不论心,英明的帝王在位终究能让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不是吗?长孙五郎怎能如此地将他们贬低一文不值?

直到再次听到“进步缓慢”几个字後,李世民心中顿时警铃大作,没心思再去辩驳自己算不算僞君子。

满脑子只剩下,怎麽又发展缓慢了?

别的也就罢了,譬如华夏对工匠们的重视的确不够,所以未来让火药发展落後于那什麽西方,但农业怎麽可能缓慢?

要知道从秦汉之时,几乎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让天下大部分的百姓都以种田为生。

有这麽多的百姓都去种地,又不像工匠那般不受重视,从事的人少,怎麽可能缓慢?

更何况在他知道的周边小国中没有一个国家的子民比大唐更加会种地!要说华夏农业进步缓慢,那其馀国家岂不是根本不算有农业?

除了李世民以外,其他朝臣们也生出了相同的疑惑。

在他们看来,华夏向来以农为本,不管哪朝朝廷都十分重视农事。

说他们对待农人不够真心也就罢了,怎麽还能说他们让华夏农业进步缓慢?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然而长孙无逸自然是听不到他们的反驳的,还在继续吐槽。

【当然,在华夏数千年的历史里农业一直领先全世界,算得上是最会种地的国家。】

【比如在现在华夏的粮食亩産量是欧洲的几倍甚至是数十倍百倍,但那时还在被神权统治,所有百姓都处在愚昧无知的状态中,比他们强这也不代表华夏农业就真的进步很快。】

【等欧洲度过中世纪,迎来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欧洲的农业也随之迎来了飞升,其进步直接吊打过去数千年的成果。】

【高産作物的推广丶化肥的发现丶以及各种农业机械的发明,粮食産量大幅提升,不仅让人口大幅度增加,甚至能让全世界大部分的百姓终于能吃饱饭了。】

【当然依旧非洲等地依旧有百姓在饿肚子,但是这只是客观存在的贫富差距,而不是世界上的粮食産量不够,甚至我怀疑非洲的百姓其实也比如今的底层百姓过得好得多。】

一开始贞观君臣依旧是不信的,“飞升”又能有多快?土地就那麽大,又能多多少粮食?

夸张!肯定是夸张!

然而当他们听到让全世界大部分百姓都吃饱饭时,还是忍不住睁大眼睛。

这怎麽可能?哪怕是李世民也不敢说让真正的底层这是只存在于大同世界的场景!

好在少年最後又补充了一句,让他们稍稍心安了一些,果然还是有饿肚子的吧!

但很快他们又拧眉,比他们大唐的百姓过得好得多?这是在侮辱谁!

但很快,他们便发现眼前再次出现了光幕,少年竟是再一次当着衆人的面开始摸起了鱼。

【算了,吐槽得我都累了,他们爱互相恭维就互相恭维吧,我也趁着这个机会歇上一歇。】

很快光幕上也出现了画面,竟是一片金黄的田野,显然这片田地迎来了大丰收。

然而与贞观君臣印象中的丰收场景不同,田中并没有低头忙碌收割庄稼的农人,而只有一个个巨大的“钢铁盒子”。

当然如今的贞观君臣们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当即便认出这也应当是一种“车”。

只是在他们的印象中“车”是跟如今的马车丶牛车差不多用于行人出行或者运送东西,怎麽会出现在田地中?

而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农田背後不是连绵的群山,而是一栋栋直冲云霄的巨大高楼。

所有人皆是一怔,高楼他们如今倒是不惊奇了,可跟大片的农田隔得这麽近却着实奇怪。

这後世人这般节约农田的吗?竟然还在城市里种起了地来?如今的他们都不会这般不讲究。

而在这时少年活泼的声音再度响起。

【哈哈哈,每次刷到这个场景的视频就觉得挺逗,也是让从前那些宣传的画报成真,四个现代化成了现实。】

【之前这些地方都是种植的景观花木,现在国家为了保护永久基本农田,要求城市里的永久基本农田不能再打擦边球全都改成种粮食,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这是胡闹,现在看效果确实很不错嘛。】

【不仅景观别有一番风味,而且庄稼也收获了,这都是实打实的粮食。】

【有人抱怨说在这块地上的投入都比收获的庄稼价值高,但种植绿植也一样需要花钱啊,甚至只多不少,现在种植粮食好歹还能收回来一点。】

【更何况国家明显是为了粮食安全,而不是为了一时的经济産出,要真为了赚钱,干脆全都建高楼算了。】

粮食安全?永久基本农田?

是他们理解的字面上的意思吗?为了国家有足够多的粮食所以这块地只能用来种地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看来那後世朝廷也很重视农业嘛。

不过他们也来不及细想,因为少年话音刚落,画面便动了起来,一阵欢快的音乐以及一个跳脱的男声同时响起。

[接下来大家看到的就是麦田CBD粮食成熟,进行收割的场景。收割机在高楼脚下呼啸作业,城市天际线和金色麦浪交相辉映,这是怎样一副魔幻现实主义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