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李世民贞观之治的发言稿 > 第55章(第2页)

第55章(第2页)

少年说是後世的作者讽刺明代官场,但大唐的官场又好到哪里去呢?

就拿那些世家子弟来说,哪怕是自己也得给他们几分薄面,这不也跟那些有後台的妖怪一样?

还有孙悟空前期那去挑战玉帝,甚至还说出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样的话,这又何尝不是对人间帝王说的呢?

果然,那後世追捧的东西就没有简单的。

若不是他已经被少年的心声“教育”了数回,知晓了未来世界的发展,他定然也不会像如今那般淡然。

毕竟未来皇帝都没了,他又有什麽好不能接受的?

李世民彻底淡定下来,决定平静应对长孙无逸接下来更加尖锐的吐槽。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一次长孙无逸却是点到为止,并没有多说。

【算了,网上对《西游记》的各种黑残深解读已经够多了,我也懒得吐槽了。】

【不过不管是《西游记》还是现实里,玄奘法师为了取得真经都是九死一生。可是谁能想到,在遥远的未来里,印度这个佛教诞生的国家却是几乎没有了信仰佛教的佛教的佛教徒。反倒是华夏乃至被华夏影响的中华文化圈,还有大规模的佛教徒。】

【当然也不能对三哥他们要求那麽高啦,毕竟历史上三哥他们坐拥那麽大一块肥沃的领土,结果就从没有形成过强大的国家,只有不断地被其他外族入侵,被外族统治,丢失掉除了“种姓制度”最该被丢失掉外的其他文化。】

【哦,也不对,三哥说不准本来也没什麽多高深的文化,毕竟他们从不官方记载历史,以至于历史记载极其缺乏,发现了自己国家的古迹都不认识,还得从华夏的史书中查找相关信息。】

【特别是《大唐西域记》,据说是印度史学家们人手一本,被视为重建7世纪印度历史的基石,将《大唐西域记》作为考古调查的“路线图”,那烂陀寺丶鹿野苑等遗址均靠着书中描述被发现,甚至印度国徽狮头柱和国旗□□图案也是发源于此。】

【虽然国际交流是好事,但是想到三哥们平时里那副自大的样子就烦躁,一点本事没有,天天吹牛逼。】

【对了,李二能想到他当时的一个命令竟然为未来三哥吹牛的历史做了贡献吗?】

李世民此时除了无语就是无语,他哪里能料到千年之後的事?长孙五郎怎麽又开始给自己扣锅?

少年一会儿喊印度,一会儿叫作三哥,显然这些称呼都是指代如今的天竺地区。

至于少年为什麽会有这麽多的叫法,李世民都不用细想便能猜到,其中一个称呼是少年对其的蔑称,毕竟少年对“天竺”的蔑视可谓是不加掩饰了。

不过李世民能感受到少年对天竺并无太多的仇恨,更多的是看不起和恶心,也不知道那印度究竟是怎麽得罪了少年,他之前好像从来没有这麽讨厌一个国家。

想到少年对印度历史的形容,他倒是有些明了少年的心思,这就仿佛如今不少唐人看周边蛮夷小国一般。

李世民倒是还算淡定,毕竟大唐周围都是这样的蛮夷小国,恶心是恶心不过来的。

如今的他大脑已经飞速运转,开始思考有用信息。

天竺的土地十分肥沃,而且没有建设强大的统一国家就意味着十分容易被外敌打败占领,而天竺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既然别的外族可以,他们大唐为什麽不可以?

李世民都想到了这一点,长孙无逸此刻自然也盯上了那块肥沃的土地。

【唉,每次看到地图都有些伤心为什麽有个喜马拉雅山在那,要是没有那座山,华夏热爱种地的老祖宗们定然不会放过那片肥沃的土地。虽然没有喜马拉雅山,按照气候分析,印度那块地会变成沙漠。】

【可是真的好想要啊!那块地给了三哥们仿佛是在暴殄天物。三哥家面积虽然不如华夏,但是有一半都是适宜耕种的耕地,可耕种面积仅次于美丽国,比华夏还多。】

【而且三哥家气候温暖湿润,农作物可以实现一年三熟。结果三哥国家中还存在着大量吃不饱的百姓,真是不知道他们在搞什麽。】

比华夏的耕地还多?李世民心头一动。

现在不仅是长孙无逸眼馋那块肥沃土地了,他想要那块土地的心也到达了顶峰。

要知道自从从少年那知道均田制会随着人口增多而崩溃,李世民便一直在思考未来越来越多的人口分田的问题,此刻发现天竺有那麽大片肥沃的土地简直是老鼠掉进了米缸。

只是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华夏到天竺要麽绕一大圈穿越西域诸国到达印度,要麽就得翻越高原雪山,经过吐蕃。

而这两种路线,对于如今的唐军来讲战线都太长了,高原严酷的气候对于如今的唐军更是九死一生。

该怎麽办呢?要不然跟吐蕃合作?

对了,探子刚传回来的情报,13岁的松赞干布刚继了赞普之位,也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的一位君主,值不值得合作。

相较于李世民的实干,长孙无逸显然就是纯粹的感叹。

【唉,算了,喜马拉雅山不说说着玩玩的,别说现在,就连未来越过高原打仗也不是那麽容易的,还是不想办不到的事了,不然越想越馋。】

正斗志满满思考方法的李世民嘴角一抽,这小子又想了一半就跑,又放弃了,他就不能再努努力?

虽然他也知道少年说的是实话,高原的确不是唐军轻易踏足的地方,唐军一上到那些区域便上吐下泻,战斗力大减,甚至少年还提到後世也没解决掉平原之人上到高原後就生病的问题。

难道真就只能望洋兴叹,毕竟人哪里真能跟天斗。

就在李世民也心生怀疑之时,久违的系统音再次想了起来。

[察觉到宿主想要拿些天竺的强烈愿望,系统通过综合分析,进行如下建议。]

[首先宿主可进一步深化火器研究,只要有强大的火力,一切敌人都不在话下。]

[其次宿主可借鉴历史经验,贞观末期王玄策唐使王玄策曾借吐蕃与尼泊尔联军组成了共约8000人击败中天竺,俘获国王阿罗那顺,史称一人灭一国。]

[宿主也可联合吐蕃等国家,一起出兵攻打天竺,而後在当地屯田丶驻军,成为天竺新皇帝,等到合适机会我们就可以反攻大唐!一样能够完成造反任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