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李世民贞观之治的发言稿 > 第63章(第1页)

第63章(第1页)

第63章

长孙无忌此时也是冷汗直冒,他都能预想未来的自己会如何的坚决反对了。

他是个注重规矩之人,哪怕王皇後不是他所支持的,他都决计不可能同意李治改立那麽一个女人,定然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

这一来二去,李治定然会更恨自己,哪怕从前没仇也会变得有仇了。

长孙皇後则是在心中叹了口气,相似的童年经历让她越发能体会那女子的不容易。

之前的她对武媚的印象并不好,毕竟在她看来武媚也算是“祸害”了她的家人。

然而如今冷静下来,她也比任何人都清楚那女子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形势所迫。

更何况在如今的男女之事上,定然是男子占据了主导地位,她又怎麽能去责怪一个女子呢?

没有武媚,也有别的杨媚丶刘媚……等等。

当然相较于自己,长孙皇後也能明显感受到武媚更加的野心勃勃,渴望权力。

可那也不能称之为坏事,毕竟这满朝文武谁不是野心勃勃之辈。

武媚只是因为是女子之身才会被那多人反对,要是她是男子,支持新帝只会被赞赏是忠君爱国。

这时长孙皇後又想起了长孙无逸的那句形容——踏出了无数人不敢踏出的那一步。

所以这武媚究竟会做到何种程度,她真是有些好奇呢。

……

【李治很快发现武媚是远比萧淑妃更适合自己刀,在李弘出生後,他便生出了“废王立武”的念头。】

【王皇後估计做梦也没想到,她接回来的武媚的确斗倒了萧淑妃,但紧接着便要威胁自己的地位。然而世界上从没有後悔药吃,李治武媚两口子很快便行动了起来。】

【李治心知武媚的身份本就敏感,哪怕只是作为嫔妃也有一堆人不满,更何况是被封为皇後?】

【考虑到长孙无忌方势力大,还是曾经支持自己上位的舅舅,李治也不想撕破脸,于是和彼时的武昭仪联袂前往长孙府邸,不仅将长孙无忌的几个儿子封了朝散大夫,还赠送十车金银珠宝,试图软化其立场。】

【酒席之间,李治借口“皇後无子”向长孙无忌暗示废後意图,然而长孙无忌礼物是收了却以“太子乃国家根本”为由拒绝了李治。】

【李治颇为恼火,但武媚本人本着为帝王分忧,也为自己上位多次差遣许敬忠等人向长孙无忌说情,然而长孙无忌可谓是油盐不进,严词拒绝,完全没有任何松动。】

【到了这一步,软的自然是走不通了,李治可谓是与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彻底决裂,转而决定寻找寒门势力推动废後。】

此时的长孙无忌已经是忍不住以手捂面,深觉彼时的自己真是蠢得无可救药。

他又不打算谋反,帝王又年轻,那未来的结局只能是年轻帝王掌权。而他做的事简直

把帝王给得罪得这麽狠,哪怕未来他本人早死逃过一劫,那他的家人呢?

难道那时的他觉得长孙家毕竟是皇帝的母族,皇帝便不可能对长孙家动手?

那时的自己难道忘了在权力面前,别说是什麽母族,就连亲兄弟都没用,历史上的皇帝清退母族的还少吗?

长孙无忌本来以为自己的蠢事应该被曝光得差不多了,然而紧接着又是一个暴击。

【说实话每次看这段历史我都觉得挺离谱的的,不懂我的好四哥就这个智商是怎麽混到这麽高的官职的,典型的只长年纪不长脑子。我甚至怀疑他都没发现自己将皇帝得罪得透透的,还觉得自己维护了正义。】

【之前还发生了一件事,永徽四年,嫁给房玄龄次子房遗爱的高阳公主因为不满梁国公爵位由嫡长子房遗直继承,于是诬告房遗直调戏自己,李治于是派长孙无忌调查此事。】

【而後这一调查就不得了了,长孙无忌发现房遗爱夫妇竟然打算联合唐高祖儿子荆王李元景丶巴陵公主及驸马柴令武丶名将薛万彻等,计划推翻李治拥立李元景为帝。】

【长孙无忌当即察觉到这是个极好的机会,他打算扩大规模把曾经威胁过李治皇位的人一网打尽,于是在长孙无忌的示意下,房遗爱作僞供将吴王李恪扯了进来,毕竟李恪是李二的庶长子,还被李二考虑过立为储君。】

【于是这一场案件中,房遗爱丶高阳公主丶李元景丶李恪等11人被处死,李道宗丶宇文节等人被流放,李唐宗室势力大减。】

长孙无忌只觉得自己全身冒冷汗,心脏仿佛都要停止,他真想直接晕过去算了。

然而他虽有些肥胖,但身体却是十分不错,哪怕到了现在他也还能支撑住身体站在那。

完了,完了,未来的自己借机处死了那麽多人,他真是差不多将各大臣子丶宗室都给得罪了一遍。

哪怕陛下不追究自己,那些大臣他们肯定已经恨透了自己,未来肯定也不会放过他。

好了,现在未来的自己是要彻彻底底当个富贵闲人了,他也不用纠结犹豫了。

实际上长孙无忌还是想得太远了,朝堂上的大部分相关人员此时满脑子还操心着自己的安慰。

特别是房玄龄丶柴绍等人,虽然有一部分是被长孙无忌诬告的,但是他们的儿子是实打实的谋反了啊!

不满爵位分配,难道不该去帝王面前好好表现,争取个爵位吗?怎麽就能想到谋反了?

长孙无忌做的那些还尚有活命的可能,谋反那是要抄家灭族的大罪!那群小兔崽子怎麽能胆子这麽大?

如果不是顾忌到长孙无逸发现,房玄龄等人恐怕会直接会给李世民跪下来。

他们只能在心中暗下决定朝会後便带着不孝子们去向李世民请罪,并且保证未来一定严格教子,这样才可能保下不孝子们一命以及未来的前程。

李世民也捏了捏眉心,心情十分复杂。

未来的无忌果真是膨胀了,或许观音婢劝他的话是对的,无忌的性格就不适合身处高位,让他只担任个虚职才是真正的保护他。

他甚至能理解长孙无忌觉得新帝年幼为了江山社稷专权了些,但决不能理解长孙无忌为了私欲诬陷别人谋反,其中甚至还有他的儿子!

不过,等等,无忌为了自己的私欲铲除异己?可是他铲除的似乎是威胁李治皇位的人。

这件事的结果最大受益人绝对是李治,经此一役後宗室中应当再无人能够威胁李治皇位的人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