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李世民贞观之治的发言稿 > 第72章(第1页)

第72章(第1页)

第72章

房玄龄首先开口,依旧维持了他“喊打喊杀”的风格。

“陛下,臣以为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先斩草除根为好,左右不过一个女子罢了。至于武大人那,想必他也能理解,而後朝廷再多补偿一番他,这事也就过了。”

这个提议得到了杜如晦丶长孙无忌等人的一致同意。

特别是长孙无忌,他本就是有仇必报的性子。

虽然心中明白他的死最大的锅还是他那个未出生的侄子,本质是因为与新帝的利益冲突,没有武氏也有别人。

但知道归知道,但世界上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理智呢?

他又不可能真对自己的侄子做什麽,便只能将愤怒发泄到武氏身上。

若能提前除掉武氏,也总算是为另一个自己报了仇。

对衆人的反应,李世民倒并不意外。

他手下的这些臣子一向是这种“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风格,况且这的确是最为一了百了的方法。

更何况如今的武氏只是一个不重要的女人,生死甚至没人在意,处死她甚至不用担忧会遭到什麽反弹。

只是李世民还记得自己的承诺,不定罪未发生之事。

处死武氏这件事是小,但破例一次便可能有第二次。

若他这一次开了先例,说不准未来就会不再将自己的承诺当回事。

长此以往下去,未来的自己又要如何取信于臣子丶取信于天下?

当然对于武氏他也不可能不管的,这样一个有野心丶有能力的女人,他不可能放任她待在他的控制之外,毕竟谁知道她能干出什麽事呢?

可是要把她接进宫控制起来吗?但她不本就是进宫後在宫中发迹的吗?

一时间,李世民也难得踌躇了起来。

就在这时,一旁的长孙皇後开了口。

“陛下,那武氏如今还只是个小女孩,估摸着最多三丶四岁,不仅什麽都还没做过甚至估计连皇位是什麽都不知道。而且武氏虽然做了一些争权夺利之事,但她也是执行下一任皇帝的命令,也不能全怪她。”

“还有武大人虽然如今并不算重臣,但也是大唐开国的重臣。武氏所做之事也不能昭告天下,若是没有缘由地处死他年幼的女儿,难免寒了功臣的心。”

“臣妾以为可以先将武氏召进宫,看看她是个什麽情况,是否是天生恶童。若真是天生邪恶自然要想办法处理掉,若是她只是个普通小女孩,那不如先教养在宫中。”

“至于召武氏进宫的理由也正好是现成的,丽质最近读书闹着也想要几个伴读,臣妾以为可以此为理由挑选几个贵女进宫。”

“臣妾会亲自教养并看着武氏,定不让她生出任何大逆不道的念头。”

李世民听完妻子的一番话,只觉得神清气爽。

果然相较于直来直往的大臣们,还是妻子的考虑周全得多。

只是李世民心中还是有挥散不去的阴影,他总觉得武氏不只是做了长孙五郎之前讲的那些事。

特别是在听见沙俄的叶卡捷琳娜二世杀了自己的丈夫政变自己登上女皇之位,又想到长孙五郎之前提到的“武後登基”後,他心中不好的预感更是到达极致。

可是长孙五郎却又说过武氏将李治照顾得极好,李治还活到了57岁,考虑到武氏多半还要比李治大上几岁,六十岁的老太太又能折腾多久呢?

她临朝称制几年,再将皇位顺利过渡到孙子辈就算很不错了。

六七十岁老太太冒天下之大不韪做第一人登基当女皇?别说女子了,历史上这个年纪登基当皇帝的男子都没几个!

李世民叹了口气,最终还是将心中的疑虑按了下去。

旋即他开口宣布道,“皇後考虑得的确周全,就先按照皇後说的办吧。有皇後看着,谅她也翻不出什麽花来,就是要辛苦皇後了。”

长孙皇後微笑着回答,“宫中宫女嬷嬷那麽多,臣妾根本不需要亲自动手,又哪里会辛苦?”

说完她低下头,眼中却是淡淡的担忧。

她能做的也就是暂时保下武氏的性命,至于她能保住多久的性命,未来是只能被限制在深宅大院中还是能一展所长就看她的造化了。

接下来衆人又根据天音今天透露的信息商量了一些相对细碎的事务後,方才结束了今日的秘密会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