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李世民贞观之治的发言稿 > 第73章(第2页)

第73章(第2页)

听到这个小大人般似的回答,长孙无逸在心中叹了口气。

【唉,小孩子太早熟了就真的是不好逗了。不过我也是傻,既然她是未来能当女皇,肯定智商过人,性格沉稳冷静,现在有这个表现也正常。】

【不过嘿嘿,想到了,她和李治这一对中二的两口子是不是特别爱自创各种名号?基本上每隔一两年都要改个年号,什麽龙朔丶显庆丶上元丶垂拱……我记得李治用了十四个年号,武则天包括太後时期的话用了18个年号,这可真是~】

李世民本有些不耐烦长孙无逸在那逗小孩,迟迟不进入正题,如今也是嘴角一抽。

未来的自己究竟是怎麽教育他的幼子的?怎麽会有皇帝改那麽多的年号?这除了劳民伤财外究竟有什麽用?

当然无语归无语,李世民也没有将这件事当成是什麽大事。

直到——

【对了,他们两口子还把李世民的谥号从最初的“文皇帝”改成了“文武圣皇帝”,最後又改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虽然能理解他们也是一片好意,想要把所有美好的词汇都加给自家阿耶,但这真的好听吗?这品味可真是……】

李世民听见“文皇帝”三个字时可谓是眼神一亮,要知道他将汉文帝刘恒视作偶像,最想得的谥号便是“文”这个字。

“经天纬地”曰“文”,这算得上是华夏如今最好的谥号了。

不错,李治那小子总算还有些眼力见知道他想要哪个谥号。

然而还不待李世民感叹完,他便听到了被改後的谥号,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李治那小子频繁改年号,这是病得治!

那小子要是还能出生的话,自己一定得好好教育他,至少得让他绝不敢随便动自己的谥号!

今天的李世民耐心显然比平常时要少得多,他迫切地想要知道武氏登基的信息以及武氏登基後李唐皇室的情况。

这种心态下李世民自然见不得长孙无逸继续这般漫无边际地联想下去,特别是见到长孙无逸又笑得贼兮兮地向武氏开口提问。

“那小妹妹你家中给你取名了吗?或者有没有取字?要是没有的话,不如我们现在取一个?”

如今这个时代哪怕是贵族女子未出嫁时也很少有名字,大多是等到出嫁後灯丈夫给她取名字。

与此同时,长孙无逸的心声也同时响起。

【唉,都吐槽李治两口子的取名水平差,我觉得李二给武皇取的“武媚娘”也很难听,一点没不符合女皇的霸气性格。武皇估计自己也忍不了,所以掌权之後就给自己改了名,还自创了一个字,“日月当空”是为“曌”。】

【要是我现在给武皇能挑一个好听的名字,算不算是帮了武皇避免那麽多年都使用那麽俗气的名字?】

本来还想避免打草惊蛇再忍一忍的李世民:!行了,不用忍了,继续下去,不知道他还会吐槽些什麽。

他当即开口,“五郎,你知道朕和皇後为什麽突然给丽质挑选伴读吗?其实是因为朕看丽质最近表现出来的能力完全不输她的那些兄弟们,朕就不由想到朕的阿姊,已故的平阳昭公主。再加上丽质也有心做更多的事,所以朕作为阿耶自然要支持一番。”

“只是丽质到底是公主,她到底不能像她的两个哥哥那般直接接触外臣,所以便只能从京中贵女中为她挑选几个得用的人。”

“五郎,对此你怎麽看?会不会觉得朕太过宠爱女儿了?”

李世民的话倒不全是假话,他的确是打算让李丽质能够相对自由发展一番。

要知道她可是他和长孙皇後如今唯一的女儿,李世民自然是自带一万个滤镜,也足够宽容。

他认可的那些对于寻常女子的那些限制,在他的女儿自然也是不需要的。

当然他如今说的这些话只是为了将长孙五郎的思绪往女子参政的方向上引导,让他吐露武氏登基为帝的未来。

长孙无逸大脑的思绪的确瞬间被引导,就是内容嘛并不全像李世民想的那般。

【李二这是咋了?他这种封建男人竟然会支持女子参政?我不是在做梦吧!他不是喜欢那种温顺有才气类似阿姊的女人,不喜欢武皇这种野心勃勃的女人吗?他身边该不会有人也被穿了吧?】

李世民虽然不懂“封建”是什麽意思,但他知道这绝对不是什麽好词。

历数各代皇帝谁有他开明?只要是有才华之人他都愿意用!

还有他什麽时候不喜欢女子参政了?他可是经常询问观音婢政事的。

就是这世界上有才华的女子终究只是少数,他上哪去找女子参政?

李世民心中愤愤不平,好在长孙无逸大概是因为震惊太过,倒也没有一直吐槽他,很快切入了他想要的“正题”。

当然在这之前长孙无逸也难得地谨慎了一回,先微笑着回答了李世民的问题。

“陛下,臣以为这是好事啊!像丽质这样聪明的女孩被困在後宅那对大唐才是一种损失,陛下能有如此胸怀实在是开明!臣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长孙无逸吹了一通彩虹屁,“谨慎”地确认李世民没有继续询问他的意图後,他才彻底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中。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李世民巴不得他赶紧回想武氏登基之事,自然不会去继续询问打扰他。

【说起来这个时代以来,东亚地区可真是出了不少的女王女帝,出现了女子参政的高峰。或许可能这其实是这个时代的宿命?】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有人影响了丽质,让她也生出了参政甚至是当女帝的心,那看起来也正常了。】

【作为公主她想参政应该是不难的,但想当女皇恐怕比武皇还要困难,哪怕她身上其实流着李家的血。因为在华夏的宗法制中,媳妇往往被认为是自家人,但女儿却不是,因为女儿一旦嫁人就会被认为是别家人。】

【而媳妇虽然在男人不在时可以事实上掌家,但一旦男人回来或者新一代男人长成後,媳妇也得自动退位让贤。至于大家主名分更是不可能给的。】

【小到家族是这样,大到皇权其实也是这样。】

【因为有着李治临终留下来的遗诏,再加上两个皇位继承人都实在是太无能了,武皇临朝称制当摄政太後其实是基本没太大困难。虽然不乏有人骂她牝鸡司晨之类的言论,但这种骂对于政治家来讲简直是毛毛雨。】

【然而当她想要戳破窗户纸真的登基为帝时,这便触及了父权宗法制度的强烈反抗,以至于她不得不杀掉那麽多的人。甚至武皇登基後数十年里一直纠结痛苦的事也本质是因为根植于华夏的宗法制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