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大唐贞观李世民 > 第34章(第2页)

第34章(第2页)

难道那什麽清朝的皇帝是个傻蛋,不知道要发展威力这般巨大的火器吗?

可是看他们控制蒙古的手段,决不能说蠢简直算得上是狡诈阴险了。

李世民叹了口气,他实在是想不到华夏的火器技术原地踏步的原因,只能寄希望于光幕告诉他,而後他再想办法改正了。

这一次光幕倒是如李世民所愿告诉了他原因,但原因却是让李世民更加的无奈。

[所以又回到之前那个问题,为什麽在很多人观念中,我国发明了火药却将火药用在了烟花而不是战争上?]

[这固然有我们华夏人爱好和平的原因,但也因为火药传到欧洲对欧洲的影响其实比对华夏的影响更深远丶更大。]

[华夏有大部分时间处在天下一统中,所以对战争武器的需求并不大,在战场上也并不那麽依赖火药,自然也不会拼命地卷火药武器的进步。]

[唔,华夏最卷火药武器的时候,大概是宋朝对战蒙古时,甚至还成立专门的研究火器的机构,正所谓有战争才有需求嘛。]

[而华夏的冷兵器发展水平极高,一开始发明的火器虽然也是威力不错,但是对比起弓弩骑兵的战斗力算不得特别突出,攻打城楼的火炮甚至经常不如投石机有用,火器长期在华夏的战争中只作为辅助使用。]

[既然是辅助,那朝廷自然不会多麽的重视,火器技术便进步缓慢甚至原地踏步。]

[而反观欧洲,他们的冷兵器发展远不如原本的华夏,哪怕是最初的火器对他们来讲也是威力甚大,自然会大力发展火器。]

[而他们这一卷起来就不得了了,他们的火器技术便可谓是飞升,相应的战术也进行改进配套火器,欧洲的军队实力大大提升。]

李世民的手一顿,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原因!

欧洲的武器发展迅猛的最大助力竟然是因为战乱?华夏的火器原地踏步是因为华夏大一统的时间太长,天下稳定?

这样的理由实在是有些违背李世民的常识,一时间难以接受。

然而在他冷静下来,并且细细思考後,却又不得不承认天音说得的确有道理。

他不知道未来,但是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华夏的军事技术大涨,不也是因为连绵不断的战乱吗?

旋即李世民苦笑一声,这要他怎麽办?怎麽补救?难道故意搞乱华夏让天下分裂吗?

别说他不愿意这麽做,哪怕他愿意,华夏所有人千百年来都有着统一天下的目标。

哪怕现在成了乱世,未来也定会统一!

不过李世民到底是李世民,短暂的打击後他又开始思考起别的方法。

既然需要战争才能让火器不断更新丶改进,保持领先,那华夏能不能不断向外扩张呢?

虽然这对周边的胡人不太好,但是对他们华夏好啊!就是估计又得被一堆儒生骂了!

很快天音便“肯定”了李世民的办法,只是却不是他想要看到的场景。

[因为有着威力巨大的火器,再结合航海技术的进步,欧洲人便开啓了他们全世界的扩张。]

[华夏的火器其实相较欧洲而言只是落後,虽然也不敌欧洲的军队,但也不至于被长驱直入。但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都处在原始社会中,譬如美洲丶譬如非洲,他们完全不知道什麽事火器,面对欧洲的军队完全无法反抗。]

[这些地方通通成了欧洲人的殖民地,欧洲人在那些地方赚取了无数财富,而且因为欧洲不是统一的国家,他们之间还涉及到互相争夺地盘,自然也会想着继续扩大武器优势,发展火器。]

李世民只觉得十分心痛,差点捏碎桌上的酒杯。

这狡诈丶可恶的欧洲人,怎麽也能想到这个办法?!

当然他深呼吸了几口气,冷静了下来,没关系,现在是他们大唐占据了先机。

有他在,必不让历史重演。

不过这非洲丶美洲又是什麽地方?看起来那些地方的人不仅弱,土地还很肥沃,不然欧洲人不会还能赚钱。

很好,这些地盘之後定然要成为他们的大唐的领土!

[火药对欧洲的影响也不只是局限于军事,火药丶火器的生産还催生了冶金丶机械丶化学等工业的进步,还能用在民用的挖矿丶修路等等。甚至火药还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颠覆了社会阶层……]

[于是在这样方方面面的影响下,欧洲人自然会觉得火药影响重大。]

[而华夏的火药没那麽受重视,生産火器的工匠们也因为儒生把控了社会得不到重视,生産出来的火药自然便被用来制造成了让人欣赏丶亵玩的烟花。]

[直到国门被欧洲人的坚船利炮叩开时,大衆才恍然发现,原来华夏已经落後了西方那般的多。]

李世民才刚平静的心又剧烈波动起来,大脑可谓是一股股地痛。

後世华夏的皇帝是傻的吗?难道他们之前没看到欧洲人的武器那般先进,在全世界攻城略地,获取利益吗?向各国派探子难道不是基本的吗?

怎麽能等人打上门了,才发现华夏落後了?

而孔颖达等儒生只觉得膝盖又中了一枪,欲哭无泪。

被天音骂了後,他们可谓是老实了好一阵子,生怕帝王将他们儒家彻底抛弃。

他们刚还在心中感叹今天天音没怎麽提到他们,真是太好了,怎麽都快结束了又提到了他们?!

华夏所有的问题怎麽都成了他们儒家的锅,这真的至于吗?

-----------------------

作者有话说:卡文了,今天少了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