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大唐贞观李世民 > 第39章(第1页)

第39章(第1页)

第39章

诚然,女子参军对于贞观君臣来讲并不算是什麽天方夜谭丶闻所未闻之事。

毕竟远的有南北朝时的花木兰替父从军,近年来还有大唐刚起兵时,平阳昭公主男扮女装号称“李公子”收拢了七万人的军队。

在李渊主力度过黄河之後,她还带着军队和如今的陛下一起打下了长安,并且镇守娘子关,保卫大唐大本营的安全。

等到天下大定之後,公主也就被收回了兵权,回家相夫教子。

而在战场上无往不利的公主没有死在战场上,而反倒死在了女子生産上,不得不说让人十分唏嘘。

好在作为父亲的李渊到底没有彻底忘记女儿在建国时的贡献,力排衆议以军礼让公主下葬。

衆臣对平阳昭公主自然是佩服的,甚至很可惜她不是男子,不然也会是大唐的一员猛将。

当然还有更极端的情况,那便是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皇子又要加上一位了。

不过哪怕衆人对平阳昭公主的军事能力再怎麽认可,他们也只认为这是特殊现象。

毕竟不是哪个女子都像平阳昭公主那般流着曾经六镇最强军人的鲜血。

大量女子参军那简直是痴人说梦!别的读书也就罢了,战场上那可是需要实打实地拼力气,女子怎麽跟男子拼?

这後世真让女子如男子那般一样参军的话,那简直是将女子的生命不当回事了!

所以,後世应当不会这般荒唐吧?

有以上想法的人其实已经算得上是“开明”,还有部分朝臣已经在心中不管三七二十一地骂了起来。

在他们看来女子参军那就是倒反天罡,违背规矩,这样的事就该被定在耻辱柱上。

而原本兴奋的长孙皇後此时也冷静了下来,开始思考起来。

那些因为儒家学说在道德上对女子参军的打压已经不在她的考虑中,毕竟儒学在五郎的多次攻击下,早已经不是牢不可破的金身。

这之後,陛下定然会好好考虑是否依旧以儒家学说为尊。

只是她也无比清晰地意识到女子与男子之间在力气上和身体上的客观差距,比如她有自信在读书上一点不输自己的丈夫,但是却难以在丈夫手下过上几招。

要知道她也算是出身将门,小时候就学习骑射,跟男子相比依旧有不小差距,更何况是中原世家中那种只学习琴棋书画的娇小姐们?

想到这长孙皇後叹了口气,她怎麽觉得越想越觉得是她误会什麽了呢

就在这时少年的声音响起。

【果然任何一场阅兵典礼女兵小姐姐们都是最靓的方队,说起来我有几个高中女同学大学毕业後也去参军了耶,不知道是什麽兵种。】

长孙皇後瞬间转悲为喜,难道後世真的有办法帮女子克服体力上的劣势跟男子一道参军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女子可就不只在参军上能够有突破了!

朝臣们则是脸色一沉,不是,後世真的发疯啦!

李世民对此也并不怎麽乐见,不过他显然想得够多。

後世发明的那些战争武器使得战争不再依靠士兵的勇武,士兵的个人素质已经不像如今那般重要。

看来这不仅是不那麽依靠士兵的个人素质,甚至可以直接扩大士兵的选材范围了。

不过他又以己度人思考了一番,哪怕没那麽依靠士兵本身的素质,但在有选择的条件下定然还是会倾向于招身强力壮的士兵。

哪怕有女兵队伍,自然也少数。

很快少年证实了李世民的想法,只是却不是完全如他所想的那般。

【说起来那几个女同学都去参军也是不容易,毕竟女兵在整个兵种里还是少数,我记得上次看数据好像是占到了整个士兵总数的5%到7%。】

李世民心道果真如此,不过转念一想,要是全国军队的5%到7%,这还真不算少了了。

长孙皇後听到“少数”二字後心中难免失望,然而在听到“5%到7%”两个数字後又是一喜。

虽然女兵数量远不如男兵,但是如果能常态化维持这样数量的女兵队伍吗,那麽便意味着後世女性参军有着一套长期推行且行之有效的选拔制度,也意味着女子参军在未来不是什麽特殊事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