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妈最开始想的是,借方大妈的缝纫机,再找许成才来教俩孙子。
但她找不到许成才,去问了关月荷,得知许成才最近上夜班,没空回银杏胡同。于是只能找方大妈来教。
她想得倒是好,方大妈说不会教,但可以借缝纫机,只能在家里用。
丁大妈只能去找别人,最後居然找了刘媒婆。
一个为了俩孙子能学会用缝纫机,一个为了拿点教学费,俨然已经忘记前些天互相谩骂的不愉快了。
白大妈这几天低调得很,别人也忙着准备招工的事,没顾得上注意她家,还以为她家白跃进和白向红都躲家里复习呢。
眼看着招工考试的日期越来越近,有人坐不住了,开始按照自己的老经验去服装厂找关系。
听说人事科的科长被人堵在了家里,找了保卫科才把人给赶出了家属院。怕後面还有人找,人事科的科长干脆在办公室打起地铺,暂时不回家了。
关月荷被调去人事科协助招工工作的事没传出去,所以没人想着来堵她,依然每天准时准点地上下班。
星期天这天,她没在家开火,专门去外面买早餐。
刚好遇上她妈早起出门买菜,她就也挎个篮子出门。
独自住了近两个月,她总算把过日子这事给捋顺了。
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得打算。
连去菜站买菜都有大学问。
菜站里的菜不准挑挑拣拣,好坏全看运气。但她妈和菜站的售货员熟,一过来就热络地打招呼,人家还帮她挑好的。
关月荷跟在她妈後面占便宜。
夏天的菜放不住,她就买得少。
转去国营饭店买早餐时多买了两份,这是她孝敬爹妈的。
白天去上班,她妈没少帮她打水放院子里晒,有时候还帮她买菜。
闺女孝顺,江桂英也不推辞。只习惯性提醒她不要大手大脚花钱。
关月荷就猜,大姐又买什麽“大件”了?
“你姐对象下星期天来家里做客,下星期天你就别和朋友出去了,到家t里吃饭。”
关月荷好奇,“我姐对象是谁啊?”
“说是她高中同学哥哥,在铁路局上班,家里也是铁路局职工。”江桂英道:“听着条件还不错,比咱们家条件好点,但没好太多。”
好太多了,他们担心大闺女嫁过去会被婆家看不起,大闺女还是个一点就炸的性子,到时候不得天天和婆家人吵架?
当然了,条件太差的也不成。要是结婚後日子过得还比不上没结婚前,那还嫁去干啥?
现在这个条件正好。
关月荷想多问,但江桂英其实也没了解多少,只能等下个星期天见到人了再了解。
吃过早餐,关月荷去三号院找林思甜,俩人一块儿去市里的百货大楼看手表。
换房丶买家具和请客後剩的存款,加上六丶七月攒下的工资,现在关月荷手里足足有一百四十块的存款。
有了钱,她就想着赶紧去把手表给买了。
钱票一给出去,关月荷存钱的小铁盒又空了,换来了手腕上的一块上海牌手表。
关月荷擡起手,左看右看,十分满意,“戴上更好看。”
林思甜赞同,想换手表的心蠢蠢欲动。
她的手表是她妈以前戴的,这块表已经使用了七年,隔一段时间就得调一调,不然不准。
她天天跟她爸上下班,医务室里也有挂钟,手表其实可有可无。但见到关月荷戴了新手表,自己也想买一块新的。
天天在家吃住,她每个月的工资大半都交了上去,但她爸妈说了,这钱帮她保管起来,以後她结婚了再给她。
结婚的事还早,手表倒是可以先买。
关月荷强烈推荐她戴的这款手表,怂恿林思甜买一样的。
但林思甜有别的想法,她觉得另一款更好看,任凭关月荷说破嘴,她都没动摇半分。
“票怎麽办?”这东西可不好整。
林思甜毫不犹豫道:“上次你说想买手表,我给我哥写信让他帮着找。等他下次回信可能就有消息了。”
反正她不着急,慢慢找,总能找来一张手表票。
俩人从百货大楼离开,就在附近的公园转,到了中午吃饭的点,才去和许成才约好的国营饭店。
三人凑了钱和票,点了两个肉菜丶三碗面丶九个白面馒头,磨拳擦掌地准备大吃一顿。
他们三都有了工作後,一年里的年中和年尾总要凑一块儿在外头搓一顿好的。
刚开始只有关月荷和林思甜有工作,丁学文和许成才不好意思占她们便宜,这样的聚会就没能搞得起来。
“知道你新手表美了,一秒钟看十次。”林思甜笑她嘚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