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走啊,都是邻居,得去看看是个什麽事儿啊!”不少人跟着附和。
于是,周大婶後头,跟了一帮银杏胡同的邻居。
关月荷匆匆和家里说了一声,喊上林思甜出门了。
他们一大帮人走路上,难免吸引路人的目光。
“去哪儿啊?”这也是银杏胡同的人,对他们除夕不在家待着还成群出门很是不理解。
有人一解释,问话的人惊呼了一声“我去!”赶忙跑回家去给自家院里的邻居传消息:“知道那对双胞胎怎麽丢的不?她们邻居给拐走的!真的!公安都上门抓人了!二号院的人都去派出所了!”
“哪个派出所?长湖派出所?走走走,我们也看热闹去!这种拐子啊,千刀万剐不为过!”
“就是啊!这种人可不能留在咱们胡同里住了,得和厂领导反馈,万一哪天又拐孩子咋整?”
“嗐!孙大山进去了,他爹妈不还在?我不信他爹妈什麽都不知道!”
孙大山还没迈进派出所大门呢,银杏胡同里已经把他是拐子的消息传遍了。
自家厂的工人被抓进了派出所,五星汽车厂保卫科的科长及孙大山所在车间的主任也被叫到了派出所询问情况。
关月荷和林思甜站在大爷大妈们後面,一边能挡点风,一边听大爷大妈们分析道:
“孙家肯定要完了,除非其他人登报和孙大山断绝关系。”
“工作?工作肯定是要收回去的啊。连房子都没法住。那是汽车厂分给工人的房子,都不是工人了,他们凭啥还住银杏胡同?”
一时间,反应快的人已经打起了孙家的房子的主意。要是房子被厂里收回去了,可不就能进行分配了?
也有人琢磨起孙大山的工作,车间少了一个工人,是要补上一个缺吧?家里还有孩子没工t作呢。。。。。。
只有常大爷和二大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他们二号院今年无缘文明集体了!
银杏胡同的人把派出所大门前的空地都站满了,路过的人好奇,凑过来问是什麽事。没多久,来的人越来越多。
但很快被公安给劝走了,说他们在这儿是妨碍公务,不如早点回家过年去。
大家拖了好一会儿才舍得走,一回去,又聚在了一块儿讨论。
关月荷回二号院时,发现孙家的门已经上了锁,估计是家里的其他人都去派出所了。
她回家拿了些吃的,准备带去隔壁三号院。
她过来时,正好遇上住门房的李大爷拎着个小包裹出门。
她也没多想,就打招呼随口问:“李大爷,去走亲戚啊?”
李大爷不好意思地摸摸脸,摇了下头又点点头,手指了指胡同口,朝她扯了扯嘴角笑,大步朝外走去。
三号院的人比二号院多得多,几乎都挤在前院的院子里唠嗑,全是在讨论孙大山怎麽就做了人贩子。
大人说几句,就要叮嘱一遍自家的孩子:“离孙家的人远点,听到没有?被拐去卖了你就等着吃苦吧!”
小孩子被吓得忙不叠点头。
张德胜一见到关月荷,就问:“月荷过来了啊,你三月份开学是吧?咱们这儿到京大,骑车都得一个多小时了,得住学校呢吧?”
关月荷瞬间警惕起来。
自从她拿到通知书之後,张德胜一见到她就笑呵呵地打招呼,都是问她上大学的事。
她之前没多想,毕竟张德胜话里的羡慕之情十分明显,平时张德胜也常照着谢振华学做文化人。三号院里的邻居都知道,张德胜心里也有个大学梦。
但现在提到她的房子,关月荷就不得不多想了。
羡慕是真的,惦记她的房子也可能是真的。
“我没上过大学我不知道啊。”
谢大妈得意地擡头,“我们家振华读过大学,月荷,你有什麽不懂的,尽管来问。不过,我们家振华上的大学和你上的不一样,以前啊,那都是要考试的。我们那一个县城,就振华一个考上了。。。。。。”
谢大妈说起谢振华当年考上大学的事就停不下来,被心急的丁大妈打断:“都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现在高考都没了!”
丁大妈试探着问关月荷:“你平时住学校,那房子不就浪费了?不如租给别人。。。。。。”
“我又不是天天在学校,放假还回家住啊。”关月荷不想还被人找上门,直接道:“房子不租也不借,谁来问都一样。谁敢趁我上学动我的房子,那我肯定要报公安的,丑话说前头,省得伤了邻居情分。丁大妈您别介,我可不是针对您一个。”
丁大妈脸上的笑立刻淡了下来。
其他人也打消了心思。
只有张德胜面不改色,跳开了房子这个问题,继续问她上大学还得准备什麽。
“哦对了,月荷,你那张自行车票还用不用了?不用就先借我们用,我们按外头的价换你的票。”许老大问。
“用啊,我快凑够钱了,开学前就去把车买回来。”关月荷又是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