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老师们出了火车站,她说不用送,但老师们坚持要送她上车。
于是,等到了公交车来,关月荷扛着自行车上去。
售票员收了她两个人的票,因为她行李太多了很占地。
脑袋从车窗探出去,关月荷和老师们道了再见。
车子开远了,关月荷没忍住,又扁起了嘴巴。
怪难受的。
自己重重地叹了声气,又叹一声气。。。。。。
“你小闺女叹两天气了,我明天去给她弄块五花肉回来。”江桂英把这个月攒下的肉票拿出来点了点,够用了。
关沧海也想叹气,好不容易小闺女毕业回来了,也把关系转回了卓越服装厂,但完全没有给她提干的风声。还有大闺女,都考试结束了,通知书怎麽还没到?
关月荷回到家的第三天,终于开始忙活起自己的事情,先是把家里搞了次大清洁,趁着日头好,屋里的窗帘丶桌布都拆下来洗晒。
曹丽丽帮她搭晾衣架,“你什麽时候回厂里上班?”
“过两天就回。”
她昨天回了厂里一趟,人事科的领导还是肖科长,说厂里讨论过了,她们三个毕业回来後,先回原岗位工作一段时间,之後再看情况做调整。
调整工作岗位暂时算是小事,毕竟在哪个岗位就在哪个岗位发光发热,她还是有点觉悟的。
重要的是,她和肖科长确认过了回来後的工资。
她66年8月进卓越服装厂,67年2月转成正式工,到现在73年7月,工龄六年半,每个月工资是三十九块钱。要是之後岗位调整,升了级别,工资也会相应地跟着上涨。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上了两年半的学,她的存款现在就剩十几块钱了。
本来有四十多的,但舍友们回各自的部队都要坐起码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她买了不少不要票的饼干和糕点。她剩的钱就少了。
她一点不慌,很快又能攒回来了。
关月荷其实也想问曹丽丽,她工作的事是不是也落实了。
但常家给曹丽丽买工作的事还没宣扬出去,她不好开口。就怕事有万一。
这个消息不是曹丽丽和常家其他人说的,而是她回厂里办手续,她姐夫谷满年说的。他整天跑各个单位,正巧知道了也不奇怪。
她的好奇心在第二天得到了满足。
曹丽丽的儿子顺顺托付给白大妈帮忙照看。白大妈家里现在就金花一个孙女,要明年才上小学,她带俩孩子绰绰有馀。
只是胡同里的人看了觉得奇怪,“曹丽丽不在家?”
“丽丽上班去了。”白大妈就这麽给邻居们抛出个大炸弹。
“曹丽丽?上班了?她哪来的工作?”震惊丶好奇丶羡慕丶嫉妒的语气全聚到了一块儿。
白大妈按着赵大妈给的话道:“接了她家亲戚的班,在百货商店当售货员。”
衆人纷纷惊讶得张大了嘴巴:有工作就罢了,居然还是这麽好的工作?
说是接亲戚的班,但大家谁不知道这是对外的说法?工作肯定是买来的。
要是能买到工作,那是借钱都要买下来的,但关键是没有买的渠道,很多消息都是不往外流通的,等知道有人要卖工作了,那工作早就有人买下了。
当天晚上,不少人聚到了赵大妈家里,全是找她打听还有没有亲戚要卖工作的。
赵大妈一律回:“要是有,我一定给大家通消息。”
关月荷捧着大海碗,白米饭上面铺着一层喷香的红烧肉,一边大口吃饭一边跟着过去凑热闹。
二号院又多了位有工作的邻居,这下後院白天没大人在家了。
有了工作之後的曹丽丽气色红润,说话的声音也更响亮了。
“月荷,早啊!”
关月荷推自行车出门,正好和常正义丶曹丽丽两口子碰上面。
曹丽丽凑到她旁边,兴奋道:“我今天算是第一天正式上班!”
关月荷笑了,“我是毕业後第一天上班!”
三人在卓越服装厂门口兵分两路。
关月荷拨着车铃叮铃叮铃拐过门卫室,门卫大爷提醒她道:“小关同志,自行车棚换地了,在小礼堂後面,别跑错喽!”